投稿

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钉匠工艺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6-12 21:37:1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而驰名西北各地。东乡县南北二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最有名,家住东乡县龙泉乡苏黑村的杨得明老人,是东乡族擀毡艺人中的代表。

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而驰名西北各地。东乡县南北二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最有名,家住东乡县龙泉乡苏黑村的杨得明老人,是东乡族擀毡艺人中的代表。

三月的春风温暖着东乡大地,杨得明老人种过洋芋后,也收拾好他的擀毡家当,开始了一年里擀毡的新的一天。

杨得明老人一边给我们讲擀毡的工序和他年轻时擀毡的事,一边忙活着。他说他老了,擀毡费力,就购买了擀毡的机器,用了很多年的弹羊毛大弓和拨子由年轻人使用,他主要做既耍手艺又不怎么费力的铺毛、喷水、卷毡、捆毡连等活。

老人说年轻时有劲,活也多,一出门就是几个月,一天能擀出3条毡。

东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较少民族之一,在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擀毡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边疆的少数民族因为生活需要,毛毡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用品,制毡因而也就成为这些少数民族一项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

元代至元年间,东乡境内已有擀毡工艺,是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传入。历史上全县境内均有分布,重点集中在北岭、龙泉、董岭、大树等乡。东乡地区由于山大沟深,属高寒地带,所以毛毡成为高寒地带所需之物,而东乡族群众擅长养羊,毛毡的使用又极为普遍,所以擀毡在东乡族中十分盛行。不少东乡族毡匠还远赴苏北,甚至青海、新疆等地以擀毡为业。

擀毡是件辛苦事,一般来说,要经过弹毛、铺毛、喷水、卷毡、捆毡连、擀连子、解连子压边、洗毡、整形、擀毡、晒毡,工序缺一不可,每个工序只用简单的工具,用手工操作完成。先要选择羊毛,择出黑羊毛及不干净的杂羊毛,然后用绳子绕过屋椽把弓悬起,弓下放上备好的生羊毛,擀毡人胳膊上套上拨子拉动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地用柳条弹打直到柔软。等到满屋子的尘土和毛絮落定,羊毛里的脏东西也就差不多干净了,弹干净晒干之后,放在木制的案子上过秤计划做毡的尺寸。然后擀毡进入铺毛的工序,此时竹帘和打毛用的工具就派上了用场。先将弹好的羊毛均匀地铺在竹帘上,铺毛时要不停的洒水,水不能洒的太湿,也不能太干,要掌握好干湿度,用工具把羊毛打理平整,然后卷起竹帘,用绳子捆紧浇上热水,踩于脚下两头来回滚动。大概来回滚动40分钟,直到羊毛充分粘合后拉展四角,再压边子,由于边子比较薄,薄厚不均的地方要精心再加工,然后将初成的毡第二次放入竹帘中,在来回滚动40分钟左右,同时要洒开水,再拉开放在木板上用脚反复清洗,大概需要洗3个小时,每一小时放一次水,要清洗很多次,目的是彻底将羊毛里的杂质洗干净。毛毡也就结实了。再铺开用尺子将边子弄齐,这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薄厚不一的毡边不能用剪刀剪,只能用手揉齐,最后用钩子按尺寸拉平死角,再用水冲一下,挂在椽子上晒干,一条毛毡就做成了。

老人说,擀毡时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进行,必须环环相接,不能中途停止,停了质量就不好了。

杨得明老人也无限感慨地说龙泉集上就有两家专门擀毡的铺子。

由于毡质地坚实,美观实用,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擀毡收费也是按照所需羊毛的重量来计算的,也按照毡的尺寸大小收工钱。杨得明16岁时跟从他父亲学艺,一年后已熟练掌握擀毡技艺成为把式,平时在家主要种庄稼,每年农闲时节,带上自己的儿子和两三个帮手和徒弟,走村串户,从事擀毡技艺。直到1998年,他的大儿子在龙泉集市建立了擀毡手工作坊,专营毛毡加工,直到现在,儿子们跑远了,他和几个雇佣的人一起擀毡。

据介绍,东乡族的毛毡种类很多,按羊毛的种类分为春毛毡、沙毛毡、绵毛毡等;按规格分为四六毡(即宽4尺,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和穆斯林作礼拜用的拜毡等;按花色分为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等。擀毡工具主要三件,即所谓的“毡匠3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工具虽然简单,但制毡工序复杂,其中弹、洗、揉边技术性很强,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弄。没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手艺的人,是做不出笔直带棱毡边的。因此,东乡族谚语说:“擀毡把式高不高,就看最后一道道”。

太阳照得杨得明老人的手工作坊暖暖得,因为有他的小儿子在,老人显得很高兴。老人给我们讲述擀毡时,他的儿子杨社二布已经在弹羊毛,“嘭嘭嘭”的声音有节奏地回响在作坊里,尘土飞扬着,夹杂着羊毛。

羊毛弹好了,歇了口气之后,他们父子开始铺羊毛、擀压。老人说他的手艺是他父亲教给他的,从他父亲,再到他和他的三个儿子,都会擀毡。毡隔潮保暖,铺在炕上最好。曾经,杨得明老人很风光,弹毛、擀毡样样在行,是擀毡的高手。谁家要毡子,只要把大小尺寸告诉他,不到一天时间他就能擀好。生意红火时,一天能卖出三四十条。老人说擀毡挣的是辛苦钱,工序多而利薄,年轻人根本看不上;现在两个儿子在兰州打工,小儿子也对擀毡没有多大兴趣,说挣不了大钱,不愿意做了。

老人边说边干,细密的汗珠一次次渗出,老人一次次脱帽擦汗。一堆羊毛在他们父子手下变成了床上铺的毛毡。

杨得明已经67岁了,擀了50多年羊毛毡,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实诚人。上世纪70年代,正值壮年的杨得明独自一人携一张弹毛大弓,行走于青海、张掖、酒泉、武威及东乡地区的山乡间,靠着娴熟、精湛的擀毡技艺,赢得了好的口碑。

50多年里,经他的手擀制的毛毡数不清了,东乡境内许多农户家中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毛毡,这让杨得明毡匠颇为自豪。他说,他擀的毡很耐用,铺在炕上能用几十年。而更令他自豪的是他带出的徒弟,很多都是擀毡能手,有的从事擀毡而使家境富裕起来了。

老人很高兴谈他的擀毡,所以拿出了他用羊毛擀成的毡衣、毡靴,还有他小儿子擀的毡帽,从他的脸上和目光中,我们看出了他对擀毡的喜爱,也读出了他对儿子们放弃擀毡的遗憾和无奈。

阳春三月里,擀毡又为杨得明老人一家托起了一个温和的、丰满的、恬静的、宽厚的东乡族家庭。

阳春三月里,东乡族的传统工艺——擀毡,又展开了一个绚丽的世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