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
甩
敲
古老戏台
流行于我省榆中一带民间的“七月官神”仪式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的承载物,把人们关于生死的宇宙观,伦理的禁忌的思考都汇集于其中,而揭示这种观念便是揭示某一时代里某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仪式通过提供一种无法实现的具有理想化的和谐的秩序,用来稳定、寄托、承载人们的社会情感,并通过周而复始的仪式来维持这一共同情感的延续,巩固那些共同的价值和目标,来达到一种社会成员的认同和社会的互动、置换和整合。
地域广泛的民间民俗活动
“七月官神”是甘肃榆中地区参与群众最多、涉及地域最广的一项民间民俗活动。榆中县文化馆丁馆长告诉记者,“七月官神”的活动范围横贯榆中境内、由东向西的“倒流河”苑川河两岸的夏官营镇、金崖镇、来紫堡镇、清水乡以及苑川河南岸的连搭乡、定远镇、城关镇七乡镇的36个村社。从七月初十至八月中旬,由“师公子”穿百家衣、执扇鼓(形如圆扇的羊皮鼓)、钺斧在神庙间来往表演、舞蹈念经,有曳神、鞑靼神等多种形式,夜间向神像祟祝(祷告)。其间,唱兰州鼓子、榆中小曲子,表演杂耍“流星水锤”、“流星火锤”、“小洪拳”及皮影戏。现代表演有秧歌、秦腔、彩旗队、仪仗队。八抬大轿抬着“白马爷”、“八蜡爷”从东到西、由南向北。有接有送,规模盛大。
“这种仪式往往决定了一种文化中的生活态势,如节日庆典,农时节令;决定着人们的生命秩序,如生老病死的人生礼俗;决定内部的交往秩序,如商务的,婚姻的及各个阶层,年龄群,身份角色等;然而要弄明白一个仪式的符号和社会学的意义,只有将这种仪式的参与、观察、研究和对他的历史形成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多年来致力于“七月官神”研究的榆中县文化馆副馆长彭巨彦先生告诉记者,甘肃兰州榆中金崖镇等地的民间“神会”,拥有大量的关于“白马爷”和“八蜡爷”的地方传说,以及寓于当地百姓其他相关的象征意义的表达和形成的历史过程,拥有汉族、蒙古族、满族、藏族等多民族民间文化的表象特征,这样,就会有助于对这一民间民俗仪式所蕴涵的意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银顶大轿抬“官神”
在我们采访“七月官神”这一古老民俗的时候,很多史料往往和传说交织在一起。榆中县文化馆副馆长彭巨彦先生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与白马爷有关的美丽传说故事:
传说民国十七年,久旱不雨,赤日灼照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农民心焦如焚,榆中苑川流域的八大社人,齐心协力,戒斋沐浴,一个个身穿长衫头戴柳圈帽,手执香烛,顶着烈日,高举龙凤大旗,敲锣打鼓,抬着两神轿,徒步六十华里,直赴兰州城,向玉皇大帝求雨。
居住在兰州横街子的东乡(榆中金崖镇一带)商户同病相怜,心心相印,以迎神驾,大街小巷布满水缸,盛插杨柳,默祈玉皇大帝早日恩赐甘霖,以解民忧。
当求雨的队伍经过辕门时,惊动了当时兰州总督张光监,张光监目睹了列队整齐虔诚祷告的近千人的求雨队伍,却也理解老百姓久旱求雨的心情,也就听之任之。当看见轿子里坐着一个红脸一个绿脸的雕塑偶像,却一时怒气上升,指着两个偶像说:“你若真有灵感,限你在三日内求下神雨,否则我将你这两个偶像连同轿子一同化为灰烬。”此时烈日炎炎,天上连一丝云也没有。第一天骄阳似火,第二天依然赤日灼照,求雨的人似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大辕门前已经堆起了柴火和油缸,前来看热闹的人无不为此感到惊惶。但也奇怪,到了第三天正午时分,天上出现了一朵白云,顷刻间,响雷震地,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足足下了三天三夜。求雨的人,放下了久悬的心,感叹地说:“老天有眼,果真下雨了。”当时有童谣唱道:“白马爷上城,老天爷下个不晴……”
兰州总督张光监,为这一场喜雨安定了老百姓的焦急心情,为丰收有望,又惊又喜,便收回原令,撤除柴火。并为二位官神赠送了绿绒包裹的银顶大轿,由原来四人抬的木制柴轿改为八人抬的绿绒大轿,并配有全副鸾驾。这样以来,人们更为信奉。在以后的年代里,如遇天旱不雨,便抬上白马八蜡进城求雨。兰州总督赠了“官轿”的缘故,百姓认为官方认可,就有了“官神”的传说。
官神与“久池”
有关官神的来历,榆中当地也有不同的说法。
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由于“白马爷”、“八蜡爷”二神灵为民赐福降祥,消灾免难,于是敬神的缕缕香烟,冲进了南天门,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派天王下凡查访,始知白马、八蜡施展神恩,感动了黎民百姓,故有此盛大香烟,玉皇传旨赐封白马为天子,八蜡为田祖,二神为地方官神。两位尊神后来便出山走川,巡查四方,一次出山时,曾在巴石沟歇驾休息过,故在清光绪年间,有人又在巴石沟东山麓增修“歇马殿”一座。庙右侧山沟处有一天然石泉,名曰:“久池”,久旱不涸,传说是白马饮水之处,也是降香求雨之所。
到了光绪后期,当地百姓又在寺龙沟沟口修起了一座气宇轩昂、飞檐卧阁、宽敞高大的白马庙,庙内莲花台上供着的不是泥塑的白马、八蜡,而是用檀香木雕刻串连成的骨架,外着龙袍,饰以头面,端坐轿内、活灵活现,其容貌造型和庙沟鼠头山神像无大差异。
由于二位官神感应,百姓顶戴诚心,故在相当长的岁月里,苑川一带没有遭受过天晒雨打,真可谓“风调雨顺,物庶民康”。
“秋报神会”的缘起
很久以来,苑川河南北两岸,每年农历七月有玩“官神”之习俗,又称为“秋报神会”,俗称“玩神”。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实际上是一种纯粹的民间祭祀、庆典、娱乐的群众性活动。苑川七月玩“官神”起于何时,是什么缘由?都未见过任何文字记载。但据民间传说与明初“靖难之变”有关,是由最迟的肃王府护卫军操戈练武发展演变而来,至今已经历了600多年。这事追溯到远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明王朝,为巩固其封建统治,即封其年龄较长的诸王子到北边为藩王,以防守蒙古族的威胁与侵犯,如西安德亲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阎王、大同的代王、宁夏的庆王、平凉的韩王、大宁的宁王等。大约过了10年,到了公元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又封其数十子为各地藩王,其中第十四子朱英改封为肃王,连前所封的9王共封24子。公元1398年即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遗命其长孙朱允继承皇位,称谓建文皇帝,1399年为建文元年。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四子燕王朱棣对遗命心怀不满,依据权势,起兵抗旨,屡次失败。后来又经过周密策划和备战,于建文三年又出师南下,攻城占地,渡过长江,直逼镇江,随即又围攻京城应天。公元1402年即建文四年朱棣终于率将士攻下城堡,打进应天夺了权,于公元1403年称帝谓明成祖,改建文为永乐元年。随之在国内各地明察暗访建文皇帝的下落,却毫无踪影。据说建文皇帝事急,命手下纵火焚宫,率9个亲信化装为僧,从宫内太平门一地下暗道逃出京城应天,至外“神乐观”落脚藏身,后又经过周折逃至云南。此后明成祖朱棣未查清建文下落,心中一直不实,乃命镇远侯颜成、都督韩观及刘真、何福等,出征贵州、广西、辽东诸边地,加强防范,既而又命多名宦官到云南、大同、甘肃、宣府、永平、宁浪等处侦查外情。据传建文帝出逃云南,驻在锡水嘉寺,埋名改姓,无人得知。明成祖朱棣疑他出逃在外,因命太监郑和游历外洋,名为宣示威德,实为踪迹建文,遂成三保太监七下西洋之说(参考《明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