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纪录片《丝路花雨》幕后:传奇舞剧的前世今生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6-25 10:18:5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前不久,四集高清纪录片《丝路花雨》在央视纪录频道《时代》栏目播出,这是全国首部以国内经典舞台艺术作品为表现主体,并登陆央视平台播出的纪录影片。该片从一部舞剧的独特视角展现、见证、感悟了我国走向开放和繁荣的时代画卷。

 

从纽约到兰州,再到敦煌;从恢弘的演出,到剧目诞生地,再到昏暗的洞窟……镜头,如同连环画,浸染着泛黄的时光记忆,叙述着我省创排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传奇身世。

前不久,四集高清纪录片《丝路花雨》在央视纪录频道《时代》栏目播出,这是全国首部以国内经典舞台艺术作品为表现主体,并登陆央视平台播出的纪录影片。该片从一部舞剧的独特视角展现、见证、感悟了我国走向开放和繁荣的时代画卷。

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观众

舞剧《丝路花雨》诞生35年来,演出2300多场、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观众超过400万人次,已成为我国最持久的文化输出品牌之一。纪录片《丝路花雨》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甘肃省广电总台编导胡源执导。全片分《七进敦煌》《复活壁画》《花雨缤纷》《传承创新》四集,每集24分钟,以故事化的表述手法和当下流行的影视语言,讲述了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如何在甘肃诞生,以及它的成名、传承与创新之路。

为了适应央视纪录频道国际化的选材视野和叙事模式,创作之初,胡源在影片的结构、画面、情节设计和风格定位方面做足了功课,我们看到的纪录片《丝路花雨》在表现手法和有效信息表达上,几乎颠覆了以往大部分纪录片的操作理念。创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和感情色彩隐藏在一个个的事件和故事当中,以视觉影像来完成叙事,以亲历者的真情回忆来增加影片的真实性和历史感,一改以往片子中对表现主体一味地赞誉与溢美,相反,把它的辉煌礼赞都淡化成了纪录片的背景,着力用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真实的人物访谈、精致的三维动画和自然的情景再现,靠视觉化的表达来讲故事,从而给观众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判断这样一部引起国内外轰动、历久不衰经典究竟是怎样诞生在甘肃的。

胡源说,为了收集资料、采访素材,剧组从2012年10月开始进入前期拍摄,近一年时间几乎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几代编创演职人员、曾给予这部舞剧大力支持的十多位国内文艺界大家、追捧《丝》剧30年的铁杆粉丝都是受访对象,甚至还完成了远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的“英娘”的采访拍摄。他觉得采访的过程,也是贴近《丝路花雨》精神内涵的一次漫长旅程。97岁高龄的中国舞蹈理论家叶宁与丈夫彭松,在接受采访时多次问及兰州的变化、剧团的情况。原中国舞协副主席、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夫人盛婕已95岁高龄,她反复说一定要把《丝路花雨》一直演下去。东方歌舞团导演邢德辉认为,在荧屏充斥娱乐节目的现实语境下,这样的访问和选题制作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的态度,这是在做一件极具文献价值的有意义的事情。遗憾的是,65位受访者中,最终只有40多人的访谈片段被剪辑进了片中。影片中很多资料都是现在仅存的珍贵影像档案,剧组为购买这些资料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不菲的代价。上世纪70年代末敦煌莫高窟和兰州城的历史影像、省歌舞团创排《丝路花雨》的老照片、上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纪录电影《丝路花雨在西欧》的拷贝、多位“英娘”的演出片段等,都是摄制组多方探索才一件件搜集到手的。

重新回味一段历史

影片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州军区战斗歌舞团编导、1979版《丝路花雨》助理编导、新版《丝路花雨》总编导徐成华评价道:“影片真实、朴素、真诚地记录了舞剧《丝路花雨》面世35年的故事。少了浮夸和虚假,也让多年不曾再谋面的剧组几代人在屏幕重逢,很喜欢这个感觉!”

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戏剧影视专业博士后冯欣看完影片后意犹未尽。她认为:纪录片《丝路花雨》影片的选题好,从人文艺术角度对甘肃的文化艺术进行宣传,具有突破性意义;片中体现出来的不畏艰辛、执著、勤奋、开拓、创新的价值观,与时代精神吻合,是当下需要的人文精神;剪辑也很有特点,创作者从不同人物的主观讲述里找到了客观性,归纳出了历史真实,不但遵循了纪录片的本质要求,还给观众呈现出了一部口述史;通篇通过对故事的挖掘和资料的运用,让我们重新回味了一段历史,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在结尾处还有意借专家之口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新命题:舞剧《丝路花雨》如何进一步创新才能使其承载更多的敦煌文化的含量,从而成为一部百年经典世代流芳?无疑,这是在秉持纪录片客观真实的原则之上,又给观众以思考,也给所有的《丝路花雨》人以思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