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情注文化遗产的“背包客”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6-27 11:24:4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6月14日是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邓悦君和她的伙伴们几天前就从兰州出发去了江西景德镇,准备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暑期深入民间调研。受访者提供

暑期深入民间调研。受访者提供

寻找安妮—肃南裕固族儿童语言恢复及民族文化教育计划。

寻找安妮—肃南裕固族儿童语言恢复及民族文化教育计划。

一个以“文化行者”命名的学生社团,试图用青年的视角触及文化多样性的神经。

它怀揣“鼓励并支持更多中国青年关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期许,渴望成为制度完善、信息透明、创意独立和品质个性的综合型学生社团。

如今,这个学生社团已经走出兰州大学的校园,将它的精神融入进更多的高校。

定位与抉择

6月14日是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邓悦君和她的伙伴们几天前就从兰州出发去了江西景德镇,准备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很显然,蕴含在景德镇这座古老城市深处的文化气质让这3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着了迷。比赛一结束,他们就快速组建起一支崭新的“田野组”,开始调查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

作为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社团最高执行决策形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田野组”虽历经改革,却依然担当着文化传承的调研使命。身为第一个主动走出去的社团,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的创立非常偶然。

2007年暑假,经济学院读大二的王龙魁和几个老乡一起回山西老家。闲聊中他们发现,家乡的河曲小调引人入胜,但只比自己小3岁的妹妹竟对此非常陌生,这激起了王龙魁心里不小的涟漪。

回兰州后,王龙魁和几个志同道合者有了成立一个保护文化遗产组织的想法。他的出发点就是—“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消失在青年的视线中”。

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使得王龙魁的使命感急剧增强。而此时,外围出现了新的情况。学校要求,如果保护中心想要正规存在,就必须要注册,而注册就得有相关院系接手管理。

很快,历史文化学院看中了这支充满爆发力的学生军团。于是,王龙魁和他的社团开始在这片对“历史”保驾护航的沃土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

作为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的创始人,王龙魁并非只是创立了一个新的社团,他所做的更大的意义是打破了学校社团原有的模式,以及用个人的实践能力感召到更多的青年。

2009年,在一篇名为《兰州大学文化行者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的报道问世后,文化行者—这个青涩的校园丑小鸭,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当时媒体赋予我们‘文化行者’的称号,其实刚好也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顽疾,一直以来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都觉得‘保护中心’更像是一个官方的研究机构。”

王龙魁和团队欣然更换了社团的名称,恰好又有人提出了像打造基金会那样去运作这个团队的想法,于是“项目管理”的概念就被自然而然引入进来。就这样,令众多社团最为头痛的财务管理,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个社团最出色的工作。直至现在,身为现任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秘书长的大二女生邓悦君在精细的财务制度指导下,对全社团一年中各类的支出处理得得心应手。

但光鲜的背后,谁都不会忘记“第一桶金”的到来是多么艰难。在王龙魁的记忆中,这更像是一段早已注定却迟迟不能遇到的姻缘。社团成立后,王龙魁和团队决定把《兰州鼓子传承艺人保护计划》项目作为该社团第一个申请基金的服务项目,可是无从下手。他们只好用了最笨的办法—上网搜索到36家相关的基金会,并分别投去申请书,之后的漫长等待让这群年轻人几近绝望。

但2009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向文化行者投来橄榄枝,同样刚刚起步的基金会,给了兰州大学文化行者这个社团惺惺相惜的赞助。

梦想与绽放

“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会产生奇异的效果。”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社团前任指导教师邢耀荣认为,“在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也许这支学生队伍并不专业,但是他们带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深入到具体的文化项目,了解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状态,用自己的躯体和心灵真诚投入,就是对‘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宣传和践行。”

基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研究生毕业后的王龙魁并没有选择马上就业,而是将文化行者的事业做了拓展。他注册了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河曲文化行者青年中心。之后,王龙魁与核化工与核燃料专业毕业的赵白又一路南下,到公益氛围浓厚的四川,在那里开始了他们更深层的文化行者之旅。

“文化行者不是公益组织,它是一个致力于宣传、保护文化项目的青年组织,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达到自我反省。”这是王龙魁对文化行者更准确的定位。

四川大学“文化行者”的建立,倾注了王龙魁和赵白无尽的心血。后来,云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甚至还有台湾的大学生都参与到“文化行者”的行动中来了。

目前,作为文化行者灵魂人物的王龙魁,依旧活跃在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之间,从事着文化行者的顾问工作。

而经常用笔名发布评论和文章的合作伙伴赵白,去了一家大型的民间公益组织,这个放弃了极易就业且报酬很高机会的“文化行者”,用他所在的平台延续着文化传承保护的梦想。

2014年的暑假就在眼前,邓悦君说,他们将会跟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以及台湾的6所大学联合举办2014年的大学生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这是他们更为期待的暑假生活。

“妈妈黑板报”—协助社区留守妇女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示范项目,这是2011年王龙魁和团队在陇南文县草河坝参加的社区参与及公众教育项目,虽然时过境迁,但带给他的那份坚韧,已注入心灵。

就在同一年,作为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品牌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由7名同学组成的河西调研队,利用暑假完成了河西贤孝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调研活动。两周时间,队员们相继走访了武威文化广场、四坝、永昌镇、金昌市永昌县等地,采访了以王月、张天茂、冯兰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贤孝盲艺人,对他们的生活现状做了了解。

带着这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遗产项目的人文关怀,五年间,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相继完成了包括甘肃省文化遗产留存状况调查项目、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调查项目、晋陕峡谷地区民歌二人台演出方式研究等多项遗产调查研究项目。

同时,兰州大学文化行者还参加了以河西孝贤、兰州鼓子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曲艺传承艺人关怀计划”、 “协助社区留守妇女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示范项目” 妈妈黑板报、 “推进甘肃白马藏族灾后文化重建与妇女培训项目” 、“肃南裕固族儿童语言恢复及民族文化教育计划” 寻找安妮等多项社区参与及公众教育项目。

每到一个调研的地方,队员们居住在学校的教室或者仓库,向当地民政部门或者老乡借用被褥,彼此用“陌生”的语言开始问候,又一起借助手势达到温暖的沟通。

使命与收获

谈及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王龙魁心怀感恩。

2009年春天,王龙魁和他的伙伴们听说皋兰县什川镇有一位会唱兰州鼓子的女艺人,这让他们兴奋不已,然而到了暑假去做调查时,这位女艺人已经离世。队员们遂产生了给艺人建立档案的想法。“尽最大努力抢救艺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像绘制地图一样精确地记录,让后人们对此有迹可循。”

之后,在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王正强的指导下,兰州大学文化行者为兰州鼓子艺人逐一制作了档案,保留了大量宝贵的曲谱、曲词。

这也是兰州大学文化行者社团的首个文化遗产保护服务项目。

学校之所以会关注这个社团的成长,并根据其发展的特点,将“文化多样性保护”作为核心,其实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据现任指导老师郁刚介绍,“大学生大多有去了解历史传承、反观社会文化现状的心理需求。当少数民族语言、古镇等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的信息进入到他们的大脑,他们势必会有所触动,产生思考,并找到兴趣点,从而开展科学研究。”

文化多样性保护是对学生的一个教育过程,通过观察、行动、思考、探究,给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兰大文化行者社团一路走来,全程诠释着这个理念。2012年,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凭借《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教育系列项目》荣获首届“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全场唯一大奖MCA特别奖,这令全国高校对中国西部学子拥有的公益爱心和实践能力刮目相看。

“从大学教育的本质来说,文化行者社团发展到现在是成功的,有教育的内容‘保护文化多样性’,有教育的手段‘实践’教育,每年参与学生超过100人,并得到了基金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但兰州大学文化行者所做的事情,仍需要社会的支持,让保护工作落地生根。”郁刚老师如是说。

虽然,文化行者还有许多的不足和缺憾,但这个学生社团在调查研究、社会服务过程中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都令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程金城感动不已。他说,“当文化行者们真正深入到农村田野,进入老艺人的生活情境时,他们才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社会人生,什么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什么是人生境遇与艺术追求的反差,这种体验的真切已经包含了某些对人生况味的哲理思考。这些感受不是书本中学到的,而是亲身体验到的。这是大学生参与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最意外的收获,或许是最为重要的收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