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兰州电视台新成立的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相继创作并推出以反映黄土高原风土人情的中长篇电视剧《云雾》、《牵骆驼的人》、《艰难的扶择》获得巨大成功并连获全国“五个一工程”电视大奖之后,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年轻电视人,又把锐利目光和创作激情盯在最能代表兰州形象的有兰州本土风味风情的牛肉面,白兰瓜、太平鼓三大创作题材上。说他们有鹰一样的锐利目光,是说他们敏锐地认识到兰州这座黄土高原上的新型城市的城市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创作资源非常雄厚,以黄河母亲孕育的千年文化像一座丰盛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时至今日,仍不失它独有的宝贵价值和彩虹般的绚丽色彩。在滔滔流淌的黄河金色浪花里,有诉不完道不尽的精彩故事,在巍巍高耸的南北两山的葱绿光影里,有演不尽淘不完的创作资源。在这座城市的各色人等,不论是外来的还是原住民,也不论是生活在城市中心的工薪阶层和乡村郊区田野上劳作的农户人家,都有着流芳千古的淳厚美德又有根深蒂固的生存羁绊,有超越地域凡人的睿智才气又有落伍时代步伐的愚味迟顿,有背负着历史包袱的沉重负担又有奋起抗争百折不回的精神追求,有挣扎与彷徨之后的溶岩喷发,又有拨云雾迎春光的执著理念……总之,这座城市的文化宝库最缺的不是创作资源而是满怀激情的创作冲动。说他们有理智的创作激情,是说他们有一大半人虽然没有兰州原住民的基因遗传和血脉传承,但谁又能不承认自己就是喝黄河水吃牛肉面尝白兰瓜品太平鼓声吸溜洋芋糊糊疙瘩汤长大成人的呢。视兰州为第二故乡的心结和情怀,使他们信心倍增勇气倍增地决心将兰州三大名片牛肉面、白兰瓜,太平鼓搬上电视荧屏,让三大名片走出甘肃冲向全国,纵有千难和万险,也难以阻挡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年轻电视人满怀激情和坚定的步伐。
三部本土题材的连续电视剧拍摄完成后,很快在西北省市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当年反馈回来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品评,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年轻电视人的心血没有白白流淌,其中尤以《牛肉面的故事》最为叫座最为出彩最为电视观众津津乐道:围绕特色风味的一碗牛肉面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文化意蕴和市井内涵,尽情尽致展示的原汁原味市井阶层普通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生意场上的残酷竞争和成败得失,情感上的悲欢离合和大起大落。正如该剧主题歌曲所吟所唱——粗有粗的意,细有细的念,揉不尽的爱,抻不断的怨,人生就像这长长的面,有人爱圆有人爱扁,平坦坎坷都是路,走不尽来行不完。红有红的艳,绿有绿的鲜,流不尽的汗,解不完的馋,生活就像这碗中的汤,尝不尽来品不完。(孙琳词,康建东曲、邱瑾,朱传昆演唱)。一部连续电视剧的成败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典型环境中展示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就是怎样塑造主次典型人物在典型生活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和所想所为。《牛肉面的故事》主人公名唤白雪峰,是个不安分的回族弄潮儿,通过他学习牛肉面技艺,传承牛肉面技艺,变革牛肉面技艺的艰辛和痛苦以及快乐着幸福着的人生机遇,展示的是城市市井普通人多姿多彩的生活轨迹和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揭示的是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生活图景,反映的是社会生存哲理和竞争意识,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启迪价值,《牛肉面的故事》在全力塑造主要人物的同时,又塑造出性格各异的各色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马成德身上的仗义美德和隐藏在仗义美德后面的虚荣心,张有禄尽管有极强的妒忌心却又时不时流露出来的自责心理,索娘对爱情的一片痴心,得到的却是屡屡误会和不理解,倩茹的懦弱、疑心等,都从一个个侧面解剖着和垫托着主要人物由莽撞稚嫩到成熟悲壮的人生成长过程,共同组成了一幅幅城市市井生活的鲜活图景和灵动飞扬的人物形象。《牛肉面的故事》取材于兰州本土这个特定地域环境,从一碗牛肉面的色香味释放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呼喊,不但要熟悉熟知本土风情风俗,人情社情,而且一定要怀揣深厚的热情投放到创作中去,没有这份深厚的热情是很难把握本土题材命脉的,这就不仅仅是创作激情而是情感投入问题。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创作本土电视题材的连续电视剧,越是土得掉渣的创作资源,越是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不论是过去式还是现在式,不论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也不论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创作题材选准了选对了,才可以拍摄出鲜明风格的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就普通观众来说,并不需要你告诉他该看哪个台的电视节目,而是发生在身边的本土题材电视节日才是最感亲近最感兴趣最容易看完上一集盼着看下一集。《牛肉面的故事》及《白兰瓜的故事》、《太平鼓的故事》正是遵循这一创作主旨的。这三部本土题材的连续电视剧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不也证明着本土题材电视剧值得大大提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