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手艺传承遭遇尴尬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7-08 11:00:3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民间技艺,因为它是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但在传的时候,市场很重要,如果这些民间艺术产品能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创造价值,那它的传播就了不得。在这个层面,如何保护它特有的文化品质和特点,这是生产性保护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没有生产性保护

 

 

岳云生泥塑作品《打柴归来》

 

日前,为期三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我省平凉落幕,20多个传统记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悉数亮相,近30位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登台亮相,展示了我省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提高了全社会对非遗产品的保护意识和理念。提起兰州的老手艺,相信好多人都不会陌生,如泥塑、刻葫芦以及剪纸等等,都是民间手艺人在劳动、生活中自主创造的产物,它伴随着农耕文化和自然经济的发展延续了许多年。那么,兰州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又怎样呢?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七旬老人坚守泥塑展馆

传说女娲就是用泥土捏出了最初的人类,可见泥塑历史之悠久。民间艺人用天然、廉价的泥土,制作出精美小巧的泥塑工艺品,它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赢得老百姓喜爱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而兰州民间艺人岳云生老师的泥塑作品,更是突破了传统的艺术手法和形象,以“丑”见长,其形夸张,别具一格。

据岳云生讲,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民国初期兰州“浴池子”泥人的历史资料,使他为之一震,资料上那种对人物表情神态细微传神的刻画,流畅优美的衣纹处理,使他爱不释手。于是,他到红山根背来黄泥开始泥塑创作。当他看到记者对他的泥塑有点惊讶和不解时,岳老师拿过捂在瓷盆里的黄泥,他说这些泥是前几天搅拌好的,泥的筋度能拉牛肉面。黄泥在他的手里旋转,不大一会儿,泥团在他的手里已经长出了耳朵和鼻子,等头像的大部分捏成后,他从茶几下面取出一个薄薄的小木板,掏眼睛挖鼻子,钻耳朵撬嘴巴,就这样,一个“丑人”的头像就呈现在了记者的面前。

从岳云生老师几千件泥塑作品中,记者发现其所有作品的艺术形象,均反映的是西部人物的画面。谈及原因时他说:“西部的历史是沉重的,千百年来,西部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存,经历了无数的干旱、饥饿、兵匪,他们一代又一代为生存拼搏着,和命运抗争着,我崇敬西部的人,我要用黄泥来表现他们的纯朴、直率、善良、刚强的内心世界。”

已经70多岁的老岳每天一大早就来到他的工作室,30多个平方米的传习所,有人进来他就讲泥塑的技艺,没人进来时他就专心做自己的泥塑作品,很悠然。“这地方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每年政府还给我5000元的津贴补助,我不创作出几件像样的作品,对不住政府。”老岳说。说起传承,老岳说现在来馆观看的人多,可是学的人少,因为泥塑技艺学时容易赚钱难,目前自己只带了六个徒弟。

刻葫芦手艺传承遭遇尴尬

说起兰州的民间艺术大师,人们会不约而同的说到阮文辉的名字。记者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一书中看到,他是甘肃泥塑和兰州刻葫芦的代表人物。当记者来到与老岳只有两步之遥的“阮氏葫芦艺术馆”时,阮文辉大师不在馆里,他的女儿阮琳和孙女阮熙月在,阮琳说,她父亲目前身体不太好,在南京疗养。她在得知记者的意图后,这位阮氏刻葫芦的第三代传人,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起了阮氏的刻葫芦。

阮琳说,人类使用的各种器皿,至今仍保持着对葫芦形象整体和局部的借鉴模仿,这和8000年前陶器依附葫芦产生是一脉相承的。爷爷阮光宇是阮氏微雕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书画家、民间工艺美术家。父亲阮文辉全方位地继承了爷爷的艺术风格,成了阮氏微雕的第二代传人。作为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父亲,是他把中国微雕刻葫芦艺术推上了时代的高峰,父亲的微雕作品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珍品,收藏于珍宝馆,他的微雕和手捏泥人,都被称为“中国一绝”。

记者注意到,阮琳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她的眼中有一种异样的光芒。她说,自己是在父亲的葫芦里长大的,从小与葫芦打交道,对刻葫芦有深刻的感情。“我自幼一边读书,一边学艺。12岁学习微雕,18岁时微雕作品已在社会上显露头角,创作的‘红楼人物’‘寿星’等被争相收藏。”在谈到葫芦微雕艺术方面时,她说,做得更多的是开发研究和创作实验工作,尽量使传统技艺跟上时代的精神。

据了解,在2005年,阮琳被授予省一级美术大师。她从艺30多年,创作出了大量的葫芦雕刻作品。谈起传承,阮琳说:“民间手艺往往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其他人虽也想学,却往往只是学点“皮毛”就耐不下心了。”目前阮氏微雕刻葫芦的第四代传承人就只有她的女儿阮熙月了。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向社会传承前景不是很好,这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当然,对于传承,被誉为“葫芦王”的陈唯一,其技艺也是由其子女来传承,陈老先生的女儿陈兵说:“父亲在2008年去世了,但他的技艺主要由我姐陈红和我继承,陈家培养的第三代传人是我们姊妹的孩子陈尚、陈强。”据陈兵介绍,她的父亲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民间刻葫芦艺术家,对兰州刻葫芦的贡献第一是把篆刻引进了刻葫芦,拓宽了刻葫芦的表现题材;第二是他对刻葫芦刀具的改进,他用自制的三角刀进行刻画,刻出来的书法立体感特别强;第三是他为兰州刻葫芦创造出了多种上下口图案;第四是开创了彩刻葫芦的艺术形式。“其实不论是刻葫芦还是泥塑等技艺,不论是一脉相传还是社会相传,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推广。”陈兵说。

兰州有个叶长友剪纸艺术馆

看完刻葫芦,记者来到叶长友剪纸艺术馆。以往说起剪纸,人们往往会想起庆阳剪纸,其实兰州也有剪纸大师,兰州的叶长友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在叶长友剪纸艺术馆,好多人在馆内欣赏着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老叶的妻子田艳芬正热情地给来客讲解剪纸。

田艳芬说,老叶去了外地不在家,这个馆就成了她的“工作岗位”。“老叶是扬州人,1968年从部队转业到兰州市当美术老师。2007年2月18日,这是我们家老叶最难忘的一件事,在小西湖公园给国家领导人作剪纸演示。2007年7月,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传习所专设‘叶长友剪纸工作室’。自开馆以来,接待各方来客,现场传授技艺,我们家老叶更加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激情,废寝忘食地在工作。”田艳芬高兴地说。

在记者问及能否传承下去时,她说:“能,目前来学的人很多,但有一个问题还是很让人困惑,那就是现在的人很浮躁,技艺还没学到手呢就想着去赚钱,这可能与目前的市场经济有关吧。”

技艺传承更需生产性保护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北辰告诉记者,对于非遗产品的技艺保护工作,兰州市政府十分重视,每年要给“非遗”项目拨100多万元的经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具体地说就是“保存”和“保护”。关于“保存”就是采取文字记录、拍照、视频录像的办法,把它们完整地记录下来。关于“保护”首先就是利用大型活动进行作品展示;其次是对有代表性的26个非遗项目兴建传习所,每个项目都有传承人,使人、项目、基地“三位一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政府还给每个传习所的传承人每人每年5000元的经济补助;最后就是要求传承人要招收徒弟,并对徒弟的作品进行详细记录,每隔一到两年,政府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一次展览。

“民间技艺,因为它是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但在传的时候,市场很重要,如果这些民间艺术产品能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创造价值,那它的传播就了不得。在这个层面,如何保护它特有的文化品质和特点,这是生产性保护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没有生产性保护,我们老祖宗的这些手艺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博物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真正成了人亡技绝了,所以说,生产性保护很重要。”我省青年书法家、北大访问学者李波辉说。对于这一点,岳云生、阮琳、田艳芬以及陈兵都持相同观点,大家一致认为,老手艺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的时候商品性生产很重要。而现在市场跟以前不一样,如果它能够开创自己的市场,一是便于文化的传播,另外也便于传承。可以说老手艺今后发展的路径,就是要通过创新跟时尚生活结合起来,只有走进人们的生活,它才更具生命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