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最近广电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新闻,莫过于浙江华数与甘肃广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资本与业务上将形成更大支撑。这个其中却各有算盘和博弈,出自杭州的华数从来就未满足一家地方有线的身份,其全国野心也在中国各地方割裂的广电体系下颇有代表性。钛媒体也一直关注这种地方广电进军全国的博弈过程,而“华数西北”这种合作模式,又会对还在踯躅难行中的广电国网公司带来什么影响?看钛媒体作者常伟的更深度独家分析:
合作什么?
7月5日,华数和甘肃广电网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主要条款如下:
1)华数传媒与甘肃广电网络经充分沟通,在理解各自战略和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产业”和“资本”相互支撑、相互推动,共同打造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在资本层面,双方共同推动组建西北华数,作为拓展西北区域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网络服务及新媒体、智慧城市等业务的建设运营主体,双方同意西北华数的总部设在兰州;华数传媒拟投入 10 亿元资金用于设立西北华数的资本投入或受让原股东股权转让出资、后续网络改造、业务发展等方向;未来双方选择合适时机、采用合适方式,共同推进西北华数对接资本市场,促进甘肃广电整体上市。
3)在业务层面,双方打造跨省共同市场,实现技术平台统一、用户共享,形成规模效应;借助华数传媒在新媒体牌照、内容、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实现甘肃广电网络的全业务运营;在甘肃构建统一、开放的智慧城市平台;基于双方的合作与业务拓展,加速实现甘肃“一省一网”整合。
4)双方持续并进一步探讨在战略、资本、业务、技术、平台等层面上的合作可能性。
5)双方共同签署本协议后,由各方分别指定关联业务公司或旗下控股公司就本协议中的合作事项,分别签订分项协议。
啰里啰唆了这么多,其实可以简而化之成双方的攻守同盟:
一、华数支持甘肃广电网络成为甘肃的土皇帝和西北的山大王,给钱给人给物以支持,将来大家一起通过西北华数这个事情让甘肃广电网络实现上市,至于是西部华数上市,还是甘肃广电网络上市,到时候再看。
二、甘肃广电网络的代价是需要将自己绑到华数一辆战车上,从武器装备的生产标准到火力配置都得让华数当军师,这就意味着甘肃广电网络从网络、技术平台标准,到业务运营都要参照按照华数的思路来。
甘肃的算盘
甘肃广电网络近来可谓动作不断,DVB+OTT、智慧城市等热点那是一个不少。
2014年5月,甘肃广电视网络与亿阳信通签署协议,双方将就甘肃省“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全面合作,合同总金额3.1亿元。合作涉及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安防、智慧服务应用、智慧政务信息化、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安居服务领域。
2013年11月,甘肃广电视网络与同洲签署《单向DVB+OTT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甘肃省网为“单向 DVB+OTT”业务的收视终端提供直播频道;甘肃省网以“飞看——电视互联网户户通”的名义,以整转方式进入小区向最终用户推广“单向DVB+OTT”业务,并提供安装、维护等服务。每年整转用户目标50万户。
而在更早之前的2012年,甘肃广电网络子公司甘肃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园与数码视讯合资成立甘肃鼎点广视科技公司,用于从事广播电视网络改造设备(超光网)的生产及销售。而文化产业园是甘肃广电网络投资兴建,主要用于招商引资。
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甘肃广电网络是存在与外部力量合作,来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诉求的,也就是说开放的心态是有的。
目前甘肃全省约有200余万有线电视用户,在省网规模里面算偏小的。虽然甘肃广电网络名义上完成了全省的一省一网整合,但是整合工作还有待深入,同时在网络初步整合和整转之后,甘肃广电网络也面临业务层面的发展问题。
因此本次与华数合作,一方面的考虑是通过引入华数的内容和业务,充实自身的业务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的考虑是,借助华数在业务层面的隐形力量最终推动从技术平台到业务的全省统一,真正形成全省一张网的格局。
此外,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阿里巴巴在去年12月份造访甘肃广电网络的过程中,一个议题就是建设服务甘肃,辐射丝绸之路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而且甘肃广电网络亦是积极加入了华数主导的广电云服务产业联盟。考虑到阿里巴巴与华数的紧密合作乃至股权关系,恐怕甘肃广电网络本次与华数合作(包括在智慧城市发力)更大的算盘还在战略层面,寄希望至少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云产业参与者之一,从而实现公司业务的战略转型。
现在的疑问是,甘肃广电网络本次与华数的合作会达到多深的地步,毕竟这涉及到地方文化资产的控管权问题,更是涉及到成千上万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而可以参照的是,更早之前的2010年,华数也是与云南广电网络签署了一揽子的战略合作协议,只是后来却不了了之。
相信双方的博弈其实才刚刚开始。
华数的野心
华数从来不缺扩张的雄心壮志,尤如其那“中华数字”谐音的名称和辐射全国的Logo一样,从来就不安于做一个“小小”的杭州市网,而是逐渐想发展成为省网、乃至全国性网络运营商。
在业务层面,华数从数字化之初就默默耕耘有线互动电视,并占据了差不多全国80%的市场份额,算是以业务辐射全国的第一步。
2010年,华数纠集了10余家地网在黄山高调筹备成立“广电联合发展公司”(其实为联盟),希望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模式、互联互通、协同运营来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只不过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个联盟被另以强人吕总带领的“广电友好网联盟”盖过了风头,而渐渐失去了声音,据传双方当时明争暗斗了多个轮回。不过,这件事也算是华数欲成为全国网络运营商的野心初显。
2013年10月,华数借着ICTC主场之利,再次联合19家省级和3家市级网络运营商,成立了“中国广电云服务产业联盟”,提出要完善广电网络多业务产业链,建设面向三网融合的跨网跨屏云媒体,运用服务体系。华数寄希望于成为江湖盟主的野心再显,只不过是这次的业务纽带从互动电视变成了云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华数的云服务是与阿里巴巴这个资本大鳄联手,就在7月初,华数与阿里巴巴的老大还跑去河南,与河北省委省政府签订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外,更是与官方机构广科院联合成立了广科院南方分院,这可是广电行业官方标准的主要集散地。照这个路子,华数绑着阿里,把广电云服务产业联盟里面的成员一把搂了,也并非不可能。
与华数牵头的联盟又搞的风生水起对照的是,不知道是否由于核心领头人的隐退,或者其它一些原因,“广电友好网联盟“这个曾经的江湖老大却越来越迈不开步伐了,不知道是否会发出“不是我们不明白,是江湖变化太快”的感慨。
但联盟形式的推进效果无疑是既慢又不稳定,通过直接的资本整合无疑是最快的方式。华数于2011年、2013年分别收购新疆广电网络和贵州广电网络7.5%、3.2%的股份,虽然占股不多,但也算是在资本层面的初步尝试。
最直接的对外扩张还是2012年对中广有线具有控股权的收购,其地盘一下子就从浙江扩充到江苏、安徽、山东、黑龙江、河北等省份。
而2014年阿里巴巴战略入股华数无疑是一针兴奋剂,它既为华数带来了资本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又为其带来了云产业的概念支撑。
成立“西北华数“,意味着华数要运用资本手段在有线网络行业动真格了。从与甘肃合作消息公布后的微信、微博评论来看,似乎为数不少的西部省份都在进行类似的谈判。
华数在西北确实有着很深的根基,新疆、贵州不用说了,直接入股。四川、重庆、宁夏这些地方都有着很密切的业务合作。云南虽然3年前的事情不了了之,但买卖不在人情在。加上本次的甘肃,除了上市的陕西广电网络和规模太小的青海有线,差不多都有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从政策层面来看,最近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而构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省份差不多都跟这个“西北华数”关联着,同时扯着文化产业的大旗,这无疑在政策层面占据了先导优势。
此外,这里也不得不说一下西部有线网络公司所面临的产业环境。一方面,IPTV、OTT在东部省份耕耘多年后,西部成为其发展的重心,现在很多IPTV重灾区都在西部,当地有线网络公司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西部省份的网络公司缺少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业务支撑,但又恰恰因为是当地的文化明星企业而要跨越式发展。
这些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以华数为中心的网络整合、或者说联合是有机会的,起码不会遇到华东、华南那么大的阻力。甚至搞不好,这些省份的有线网能够通过华数这个平台上市了。
因此,更具想象空间的是,如果华数借助于“西北华数“这种形式,将众多地网公司圈入旗下,加上根据地的浙江省网,华数有可能成为用户规模达数千万的全国性有线网络运营商。更为关键的是,这部分网络还是在华数为主导的网络互联互通、技术平台统一、业务运营统一基础之下。加上华数全国性的新媒体牌照,从而形成传统电视和新媒体电视“双网齐驱“的局面。
全国性的运营主体,资本化运作的平台,这不就是华数对资本市场所能讲的最好故事吗?
国网的悲歌
近几年,有线网的用户流失率越来越高。甚至有消息称,从2016年起,整个有线电视行业可能面临用户负增长的局面。在压力面前,各地的有线网络公司纷纷开始了各种方式寻求突破与发展。
一些网络公司寻求区域性拓展机会,除了华数之外,电广传媒入股天津广电网络、云南广电网络,歌华有线入股贵州广电网络广电,算是这方面的代表。
一些网络公司寻求强强联合的机会,江苏广电网络与山东广电网络的战略合作,湖北广电网络与广东广电网络的战略合作等,算是这方面的代表。
还有一些网络公司寻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除了电广传媒早就实现业务多元化之外,吉视传媒向金融、院线、投资领域的拓展,湖北广电网络向云计算领域的拓展,算是这方面的代表。
但地方诸侯的种种谋动,如果说在国网迟迟未能成立背景下的动作频频尚能理解。但前不久刚成立国网后还这么干,就让后者公司陷入非常尴尬的地位了。要知道这些地网公司干的事情其实都在国网的范畴之内,而那些业务多元化的地网更是让国网的全国性网络整合难上加难。
假如“西北华数”这种模式能够成功突破的话,保不准会出现“XX歌华“、”XX电广“、”XX文广“的模式复制,到那个时候局面就更加复杂。从这个层面来看,在地方市场化加上资本化力量的推动下,留给国网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果国网能够充分借鉴行业内这些先发者的经验(甚至与之协调配合),能够通过资本或者市场化的手段在行业的顶层设计、政策与牌照的申请、网络的互联互通,乃至标准与业务层面的协调与规划,本着服务行业、服务产业的态度,也许是另一条出路。毕竟,行业服务是大家都需要的,也是能够接受的。
否则,国网真的可能就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