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西和县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曾玉梅 时间/2014-07-21 10:20:0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主峰如今还存有伏羲崖,伏羲洞遗址,传说西和就是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县城建有伏羲大道,伏羲广场,广场上有一尊高大雄伟的伏羲塑像。起源于秦汉时期的“七夕乞巧”活动,在西和大地上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这一切,都为西和这块地域打上了神秘的烙印。

早就听说西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交相辉映。魏晋时氐族人杨氏曾在距县城南约50多公里的仇池山建立了仇池古国,历时400余载。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主峰如今还存有伏羲崖,伏羲洞遗址,传说西和就是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县城建有伏羲大道,伏羲广场,广场上有一尊高大雄伟的伏羲塑像。起源于秦汉时期的“七夕乞巧”活动,在西和大地上流传至今,经久不衰。这一切,都为西和这块地域打上了神秘的烙印。

西和县离我的家乡成县不远,仅仅约百十公里路程,它位于甘肃东南部,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天水接壤。但我却从来没有去过西和,对西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是知之甚少。巧逢几位文友组织西和、礼县之旅,让我踏上西和这块神秘的土地,亲眼目睹了一些在别的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民俗和小吃。

婚俗

由于适逢周末,沿途我们看到好几家农村人热热闹闹地置办婚礼。家家门前搭着帐篷,张灯结彩,一片喜庆。这样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一行人的眼球。

但见一座漂亮的二层楼,一楼门前上面、左面、右面三面被彩条布围成一座严严实实的帐篷。前面中间留有一道供“新媳妇”进男方家的大门,大门两边用大红布装饰一新。红布上张贴一副对联:“万年佳偶共天长,一世良缘同地久。”横额:“天长地久”。对联橘红底色,金黄色大字,异常醒目。彩门两边空出的部分彩带飘逸,百花绽放,姹紫嫣红。整个帐篷好似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房。帐篷檐下悬挂无数灯笼,“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几个大字彰显着左邻右舍对“接媳妇”这家人的深深祝福。红红的喜字是那些巧妇亲手剪成的,足足有一个平方那么大,张贴在堂屋窗户两边。帐篷内高朋满座,猜拳行令,热闹非凡。

我们饶有兴致地在彩门前左看看,右瞅瞅。劳客(酒席上帮忙的人)双手端着瓷盘走了出来。笑盈盈地招呼我们:“稀客稀客啊,进来坐,进来看。”朋友们笑着说,看着你们“接媳妇”的彩门别具一格,喜庆非凡,只是过来看看,便笑着逃上了车。

同车的西和妹妹说:“男方家接媳妇时除了扎彩门外,还有更热闹的呢。”新娘子送入洞房后,我们把闹洞房叫“掐媳妇”。女方要请一两个精干强悍的年轻中年女人作“护驾”,掩护新娘子。而村子里那些小伙子早在酒席后秘密集合、摩拳擦掌。要是捉到新郎的长辈或同辈亲友,大家在一阵阵嬉笑声中七手八脚抬上新娘的炕。炕的四周早已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喊着让新娘给抬上炕的男人点燃香烟。新娘刚要点燃,被那些调皮小伙子一口气吹灭。“没点着,掐。”领头的一声高喊,小伙子们一齐涌上炕叫喊着伸手去掐新媳妇。有的小伙子早已准备好了一些“打”新媳妇的东西:核桃、大枣、蓖麻壳……像密集的子弹一样嗖嗖地向新媳妇飞来。新房里传来一阵高过一阵的喊声、笑声。新媳妇只好敬烟、酌酒求饶,方才罢休。

关于掐媳妇的一席话,说的大家心里痒痒的。很遗憾我们没看到新媳妇,更不可能去掐新媳妇,因为我们只是一群匆匆而过的客人。

杠子面

坐在车上,就有人说,不吃一碗杠子面,等于你没到过西和。一听这话,好像大家都饥肠辘辘、馋涎欲滴。

那是一个狭长、低矮的小饭馆。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年强力壮的男人面朝一面墙壁用擀面杖擀面。另一面墙的门口摆着几个不锈钢方盘子,盘子里盛放着一束束切成细丝的面条,如摆在那儿的几把灰白色毛线,透着诱人的光泽。顺着一面墙一溜摆支着窄窄的几张长条桌,桌边挤满了正在吃杠子面的食客。有人低着头吃得津津有味,有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灶房在饭馆的最深处,大家的目光一齐朝那儿张望,企盼着服务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端上自己的那碗面。

乘着人多,我好奇地站在擀面人身旁看他擀面。只见他从一个裹着白色塑料薄膜的大盆子里拿出早已和好的面团,擀面杖在他的手心里左右开弓,“砰砰砰”几十下,一张如白纸一样均匀的面就擀好了。三折叠两折叠,折叠成几层长条,拿出尺把长的切面刀,左手平放在折好的面饼上,右手飞刀,一两分钟时间一平米大的面饼就在师傅的切面刀下变成了一束束细丝搁在盘子中,被服务员端进了灶房。我问:你擀的面吃起来咋那么地道?她说,杠子面与平常手工擀面不同。杠子面,顾名思义,就是用一根杠子压出来的面。我被擀面师傅的话泼了一头雾水,越发不明白了,刚才我明明看见面条是你亲手擀出来的,怎么又是压出来的?他指着面盆说:“你看,这些和好的面团就是用杠子压好后搁置在盆子里的。”说着,他顺手拿出立在案板边上的一根长约两米,直径约三公分的木棒,指着案板上方墙壁上一个大圆洞说,做杠子面首先要选优质面粉,加水和匀面粉后,就把这根木棒一头穿进那个圆洞,固定好,人骑在木棒的另一头一点一点轧出面性,使面团柔韧细滑。折叠,碾压……如此反复。

杠子面端上来了,一个碗口大的青花瓷盘里盛着细如发丝的干面条,薄如蝉翼。面条上面散落着几根切成寸把长的鲜韭菜,浇着红红的油泼辣椒。面条亮晶晶的,韭菜翠绿翠绿的,辣椒油鲜红鲜红的,不用吃,光看那颜色,就流口水了。连忙拿来醋壶浇点香醋,搅拌均匀,挑起一筷子喂进嘴里,柔长、细滑、喷香顺着舌尖迅速弥漫口腔,穿透肠胃,进入人体。砸吧一下嘴,不由得说,真香啊!

锅盔馍馍

离开西和县城的时候,看见街边木架、推车上层层叠叠、堆积如山的锅盔馍馍,犹如盛开在街边的白花,那是我在别的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大而圆润、厚实的锅盔。

那些锅盔草帽那么大,砖块那么厚,形似银盘,又像焦黄油亮的月亮。外面裹着一层硬壳,白里透着微黄,看得人眼花缭乱。透过车窗,远远就飘来一股和着淡淡的酵子发面的味儿,面粉烤熟之后的味儿,麦草的味儿,食物特殊的清香味儿……馋得所有人直流口水,忍不住买了尝鲜。

看着那圆润、厚实、焦黄的色泽,闻着面粉凝结成食物之后的香味,切开一小块,但见黄灿灿、脆生生的皮,面包一样膨胀、柔软的瓤,迫不及待地喂进嘴里,一股纯天然的麦香味儿伴着口水在舌尖上升腾,在口腔里弥漫。

锅盔馍馍烘烤时间长,水分少,便于携带和存放。而关于西和锅盔馍馍,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常年征战,粮草常常间断,成千上万的士卒饭不能食,力不能足。无奈,一军士无意间将面粉加水搅拌压入头盔,置于火上,烤之少许,烙成了一饼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饼边薄,心厚,表面鼓,能应当务之饥饿,亦能久存不坏,众人青睐受赞不已。因像头盔,故名曰:“锅盔”。锅盔一名便延续至今!

诸葛亮凯旋博望,归回新野,命云长驻扎把守营地。适逢气候干燥,田地久旱,马困兵乏。军中没有粮草,怎么办呢?为稳定军心,诸葛亮手锊胡须,低头片刻,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书信一封:“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和成硬块,大锅炕干,得食为盔,以响军士。”关羽接到信函,照之去做,果然非常好吃。军士渡过难关,立下了大功。从此,“锅盔”便成为军粮的必备之本,成为一段流传的佳话。

听说西和锅盔的制作技术极其复杂和精湛,但我们这次西和之行只看到锅盔的外形,吃到它的美味,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西和锅盔的烘烤过程,真有点儿遗憾!

而从我亲眼看到的婚俗、小吃来推断,西和这块丰腴的土地上,不知还留存着多少文化秘密,真期待有机会再次走进西和,了解西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