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数字莫高窟”莫高窟进入“飞天”数字时代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董碧娟 潘笑天 时间/2014-07-21 10:51:3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我从来不爱赶时髦”,樊锦诗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然而,她却正在指挥打造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时尚创举—数字莫高窟。这位76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带领她的团队,历经20多年探索实践的“数字敦煌”工程,也让“敦煌的女儿”再次创造了奇迹。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位于莫高窟西北部15公里的戈壁边上,外形呈沙丘状,每天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本报记者 摄

“我从来不爱赶时髦”,樊锦诗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然而,她却正在指挥打造一个令世界瞩目的时尚创举—数字莫高窟。这位76岁的敦煌研究院院长带领她的团队,历经20多年探索实践的“数字敦煌”工程,也让“敦煌的女儿”再次创造了奇迹。今天,这个奇迹正在互联网上传播。

7月16日,莫高窟西北部15公里的戈壁边上,游客在流动沙丘状的数字展示中心内早早排起了长队,等着看一部上演在直径18米球幕上的“大片”。灯光暗下,观众缓缓“步入”明亮的石窟,在精美绝伦的佛像和“飞天”壁画前驻足观赏。观影结束后,一张张画上“非常满意”的调查问卷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中。

从今年8月1日起,莫高窟旅游将有新游法,那就是通过预约,先在数字展示中心欣赏两部介绍敦煌历史文化背景和文物的“大片”,再进行实体参观。新游法一举多得:既通过提前“充电”改善游客参观体验,又通过减少游客实景参观时间保护文物,让几千年的壁画雕塑有了更“宽松”的空间。

新时尚背后是深思考。百科全书般的世界文化遗产千年莫高窟,陈列在风吹日晒雨淋的“自然博物馆”中,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们前来翻阅。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叠加,让莫高窟日趋脆弱。有专家曾拿一张1908年的莫高窟壁画照片去跟实物对比,竟发现眼前的壁画底部足足缺了半米高的画面。

“怎能眼睁睁看着她消失?”樊锦诗心急如焚。如何才能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让后人还能看到莫高窟?如何才能在保护和开放中寻求一个黄金平衡点?“建一座数字莫高窟!”上世纪90年代,樊锦诗定下目标。

“数字莫高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照相机就能完成的。”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吴健说。在莫高窟的影像采集现场,有专业人员在一个洞窟内调整脚手架上的照相机,还有人在洞窟外的电脑前检测照片。乍一看,不就是计算机加照相机吗?一问才知,这里头需要高分辨率数字图像采集、智能拼接、定位与测量、三维数字化等大量复杂的先进技术,很多工作需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才能完成。

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工作人员乔兆福以他们小组为例:“5个人完成1个40平方米洞窟的数字化工作,需要拍4000多张照片,前后期总共得耗时半年。”十几年里,他们既要逐个攻克技术难关,还要承受阴冷潮湿的洞窟带来的风湿病痛。

莫高窟有洞窟735个,2006年至今,已有90个洞窟实现数字化。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也形成了从采集、处理到应用的石窟文物数字化标准流程,现在一年能够完成20个洞窟的数字化。

“数字莫高窟”不是“孤岛”工程。在莫高窟预警监测中心一个大屏幕上,二氧化碳、相对湿度等实时信息一览无余。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指着屏幕上莫高窟图片上的小绿灯说,如果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正常值,这些灯就会变色,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这一监测系统让前来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赞不绝口。苏伯民说,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应用在莫高窟所有向游客开放的洞窟上,今后将逐步覆盖所有洞窟。

构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三大战略平台之一。“数字莫高窟”当之无愧地成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中最先闪亮的一笔。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