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高端对话:王志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霈霈 时间/2014-07-28 09:58:16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也是甘肃段最后一站,车队在通关文牒上成功盖章,而丝路主持人王志相隔十年再次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听这位把一生都献给敦煌的学者讲述她对敦煌文物保护的期待。

26日,本报记者随“丝绸之路万里行”来到世界文化宝库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也是甘肃段最后一站,车队在通关文牒上成功盖章,而丝路主持人王志相隔十年再次对话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听这位把一生都献给敦煌的学者讲述她对敦煌文物保护的期待。

此次“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由陕西卫视牵头组织,作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国家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该大型人文历史体验全媒体采访团7月19日从西安出发,经过宝鸡、天水、兰州、张掖、嘉峪关,来到了国内段的第7站敦煌。

当天上午,通关活动在敦煌最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莫高窟“九层塔”前举行,活动举办得相当“火热”——敦煌高温39℃,现场众多参观莫高窟的游客们都“全副武装”,用帽子、纱巾、太阳镜将浑身裹得像粽子一般,随队记者们更是包裹严实到了认不出彼此。

现场,中共敦煌市委副书记、市长贾泰斌接过凿空西域第一人、古丝绸之路使者张骞的第67代传人张利军呈上的“通关文牒”,并盖印签名。随后,采访团里年纪最大的记者、行者和学者,创立散文“形散神不散”理论的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肖云儒老师挥毫泼墨,写下了“丝路翔龙敦煌点睛”八个意味深远的大字,并当场赠送给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现场还举行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通关文牒盖章活动,至此,丝绸之路甘肃段行程宣告完成,此后车队将走出甘肃,前往新疆段。

特写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把文物“拿”到洞外展览

十年前,王志是央视著名栏目《面对面》的主持人,他采访了包括樊锦诗在内的许多各行业标杆人物,成为当时国内最炙手可热的访谈类主持人;十年前,樊锦诗从前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那里接过院长一职只有6年光景。

相隔十年再见,王志说:“樊先生(尊称)您一点儿都没变”。樊锦诗说:“没想到节目的影响力那么大,国内国外的许多人都提起过那次采访。”看着王志穿西服打领带,76岁的樊院长关心地询问:“你穿这个很热吧?”

十年之后的丝路“面对面”,两人把对话放在敦煌研究院内的复原洞窟内进行,背景是漂亮的敦煌壁画,樊锦诗面对王志,娓娓谈起了敦煌文物保护:“许多人来到我这里,都惊讶地说,没想到你这里全部用顶尖科技来管理,我说,为什么不呢?洞窟就那么大,可以容纳的人也就那么多,而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看看洞窟,我们怎么办呢?十年前拍的照片跟现在的实景一对比,会吓一跳。没有控制的日承载量,会给莫高窟带来潜在的毁灭性。”樊院长说,用高科技方式改变的是一种参观模式,把文物拿到洞外参观,这也是他们花费重金打造数字中心和球幕电影的原因,先看电影后参观,可以减少游客们留在洞窟里听导游讲解的时间,延长洞窟使用寿命。

虽然是旧友相见,但王志的问题丝毫没有交情可言,面对“如何说服千里迢迢来到敦煌的游客不看真佛只看电影”的质疑,樊院长称,电影跟复制品不一样,拍出来的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的。而且看过“数字敦煌”的人也可以再看实景。减少游客承载量,不是直接减少数字,而是改变一种模式。

此外,“高科技”也让这个古稀之年的老太太享受到很多便利。樊锦诗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时,我们去北京,复原像、复原壁画整整拉了五车皮,但现在‘数字敦煌’开始实施后,我带几张光碟就可以了。数字技术发展很快,我们将来会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比如说舞蹈演员来,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比洞窟内更加清晰逼真的壁画;编剧、作家们想来看故事,可以看我们拍出来的故事类壁画;孩子们喜欢看动画,我们会把壁画里的人物设计成动画片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樊院长说,在完善知识版权的保护下,希望世界各地喜爱敦煌的人都能够通过高科技手段,看到敦煌。“那以后见了你就不是樊先生了,而是樊总了。”王志笑着说,而樊院长则认真地表示,“有时候需要承认老,我现在的忘性比记性好,这个‘数字敦煌’是年轻人的活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