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西和县乞巧民俗专家杨克栋:乞巧文化的守护者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8-04 12:50:4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我们当地的乞巧活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持续的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内容更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活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认同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保护。”领着记者来到他的书房坐定,杨克栋老人开始谈起他与乞巧的故事。

“乞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西和县乞巧民俗专家杨克栋说道。

近日,当西汉水上游的西、礼两县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时,记者循着弯弯曲曲的巷道,一路前行,来到了杨克栋老人的家。

面前的杨克栋老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一副黑框的眼镜,虽然背微微佝偻,但却丝毫掩饰不住那份儒雅的气质。

“我们当地的乞巧活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持续的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内容更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活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认同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和保护。”领着记者来到他的书房坐定,杨克栋老人开始谈起他与乞巧的故事。

“我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几乎都伴随着乞巧活动。”杨克栋告诉记者,那时候的乞巧活动真正是原汁原味的,不管是准备阶段女孩子们的迫切期盼,还是祭祀阶段的虔诚祈求,或是唱巧中间的欢乐热闹,都深深地感动着他。

杨克栋说,乞巧活动是完全属于女性的活动,是一个以展现女性智慧为主的大平台,特别是在过去,比较落后,只有在乞巧活动前后四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女孩子们才能自由的展现自己的才艺、才能。

“只可惜五六十年代,因为社会的大环境,乞巧活动一度消失,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逐渐恢复,但乞巧的人少了,会乞巧的人更少了,乞巧的地点也大幅度减少了。”杨克栋说道。

“我想把过去那种原汁原味的乞巧活动真实地记录下来。”出于种种原因,杨克栋决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保护和传承乞巧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杨克栋说,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乞巧活动,但西、礼两县的乞巧文化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从2003年开始,他着手搜集、整理西、礼两县关于乞巧文化方面的资料。白天,他走村串巷,深入人家了解情况,特别是仔细地向上了年龄的“老一辈”巧头儿请教。晚上,他伏案书写,将白天了解到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

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杨克栋先后跑遍了西、礼两县的19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2005年年底,经过反复斟酌修改,他撰写的长达3万多字的调查报告《仇池乞巧民俗录》终于问世。

记者了解到,在这本《仇池乞巧民俗录》中,杨克栋从活动的准备、程式以及歌曲等入手,详细记载了乞巧活动开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依据自己小时候的亲见亲闻和走访调查,对过去的乞巧活动作出了几乎接近原汁原味的展现。

“我就是要记录一些更细节的东西。”杨克栋说道。《仇池乞巧民俗录》完成后,他立即就把手稿复印了20多份,分别寄给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省内外一些高校的民俗专家。“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乞巧文化,特别是学术造诣极高的各位民俗专家。”

专家的回复很快,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委会委员刘锡成纷纷回应,大叹震惊,“如此完整的乞巧活动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2006年8月份,来自中国民俗协会的专家在西和参加山歌艺术节之余,特别要求对西和乞巧活动进行观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9月底派专家小组,专门对西和乞巧文化进行了调查研究。

“柯杨老师在调研结束后,连夜赶写了4000余字的调查报告,而且提出了西和完全可以申请乞巧文化之乡的建议。”杨克栋告诉记者。

随即,在中国民俗协会的协助下,凭借专家的推荐以及现存的各种文字、影像资料,西和申报“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被提上议程,并很快通过审核。

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杨克栋非常高兴。2008年,西和乞巧被列入了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申报“世遗”也提上了日程。

杨克栋欣慰地说:“这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介下、民俗专家的支持下,以及喜爱乞巧活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乞巧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误区,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为乞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尽心献力,特别是要扎稳根基,还乞巧文化一个最原生态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