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嘉峪关市文化遗产保护:让文物事业大放异彩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8-04 15:44:1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7月25日,笔者走进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现场,一种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修复技术真实再现了历史文物的原址原貌,许多游客对这种“修旧如旧”、尊重历史的做法大加赞赏,并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7月25日,笔者走进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现场,一种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修复技术真实再现了历史文物的原址原貌,许多游客对这种“修旧如旧”、尊重历史的做法大加赞赏,并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历史的实物见证。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各类文化遗产有9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文物遗迹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4%。拥有各类馆藏文物近30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37件(套)。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是实施文化繁荣和旅游带动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资源支撑,也是建设文化强市,打造城市品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率先转型跨越发展的文化根脉。

近年来,市文物局从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理念出发,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不断推进全市文物事业大放异彩。

基于文物类别的多种多样,品级、年代和分布的不同,文物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细化管理的原则,注重处理好尊重历史与创新发展、传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开展关城古建筑测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航空测绘、黑山岩画专项调查、明长城资源调查、早期长城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彻底摸清了全市境内古遗址、古墓葬、长城烽燧、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建筑与工业遗产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理清了文物资源分布和保存现状,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市文物局突出“两个转变”,做到“三个结合”,健全“四个体系”,全面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两个转变”,就是从注重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向实现对文物的整体性保护转变;从促进文物事业自身发展向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转变。“三个结合”,就是做到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相结合;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相结合。健全“四个体系”,就是形成符合嘉峪关文化遗产资源特点,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比较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覆盖城乡的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监管到位的文物安全防范体系;科学完备、保障有力的文物工作支撑体系。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市文物局在加快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上下工夫,开发以文物旅游景区为依托的相关衍生产品,深化文化、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真正使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优势。整理有关长城、魏晋历史的碑文、诗词歌赋、名人题记、民间文学、传说、戏曲说唱、绘画文史资料,编写有关反映长城文化、边塞文化、魏晋民俗文化的剧本、故事、歌词,以嘉峪关关城、九眼泉湖为背景,推出“金戈铁马雄关情”实景演出和西北民俗表演小品,打造大型音舞诗画情景剧《天下雄关》等融合了音乐、舞蹈、歌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实景演出节目,挖掘嘉峪关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底蕴。做大、做强、做精“万里长城——嘉峪关”这一景区品牌和城市名片,发挥在全市旅游发展中的龙头带动和基础支撑作用,弘扬城市文脉,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创新旅游推广方式,和国内知名旅游电商携程、同程、去哪儿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旅游电商的先进技术手段和旺盛的人气来宣传推广嘉峪关,同时也建立了景区的门票分销平台。建设嘉峪关旅游手机网,开通景区微信和微博平台,建设二维码自助导游系统,推进文物景区宣传,提高核心竞争力。

没有坚守就失去了根基,没有创新就失去了活力。在文物事业的改革中,市文物局坚守与创新并重,不断打造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新亮点,推动了全市文物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