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酒泉阿克塞县哈萨克族婚姻习俗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8-05 11:43:0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主要是在草原游牧的独特环境下形成的,有些是古突厥民族遗留下来的。后来在哈萨克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后,也融入了一些宗教习俗,流传于民间,约定俗成。哈萨克族的婚姻是终身的,一经缔结婚约,便不能随便解除,直到后来对《婚姻法》的宣传,才允许双方自愿结婚与离婚。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主要是在草原游牧的独特环境下形成的,有些是古突厥民族遗留下来的。后来在哈萨克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后,也融入了一些宗教习俗,流传于民间,约定俗成。哈萨克族的婚姻是终身的,一经缔结婚约,便不能随便解除,直到后来对《婚姻法》的宣传,才允许双方自愿结婚与离婚。哈萨克族结婚必须是氏族外婚制,一般情况下一个氏族人七代之内绝对禁止通婚,更不能与其他民族通婚,尤其禁止与信仰其他宗教的人通婚成家,这是哈萨克人为繁衍人口,逐渐形成的一种婚姻制度。如今,阿克塞县少数民族人口35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哈萨克族是自治县的主体民族,县内哈萨克族侨眷遍布欧亚等12个国家,是全省著名的侨乡。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家族部落多数为中玉兹的克列依部落、瓦克部落和极少部分的乃蛮部落。克列依部落的加德克氏族、坚铁凯氏族、依铁勒氏族、萨尔巴斯氏族、莫勒合氏族较多。由于居住地域原因,克列依部落之间通婚的比较多。

哈萨克族的婚礼有许多礼仪。婚事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很多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仪式。一般归纳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订婚仪式,双方要选择一个吉日,男方的长辈要给女方家送“持特”,给姑娘戴“乌克”(一种带猫头鹰羽毛的头巾),订婚仪式一般都在女方家举行,女方家要撒“恰秀”(撒喜糖,是哈萨克族的一种礼节)迎接亲家。其次是送亲礼仪式,男方家要给女方包括十来个亲属在内的家族人员送“马褡子”(马褡子是盛彩礼的袋子,制作非常别致)。最后就是娶亲仪式,哈萨克族人的娶亲仪式非常隆重,整个婚礼是在歌海中进行。婚礼上的歌只有曲调,没有固定的歌词,即兴编唱。主持婚礼的人腕缠五彩缤纷的布条,手执彩色马鞭,唱“揭面纱”仪式的开场白,歌词即兴而发,随编随唱,曲调欢快,词义含蓄、幽默、滑稽,目的是逗人发笑,营造热烈欢乐的气氛,紧接着唱“别塔霞尔”进行揭面纱仪式。这时,来参加婚礼的宾客都祝颂“新婚幸福”、“让祖先的灵魂保佑新娘”等吉利的贺词,然后主持人用彩色马鞭挑起新娘的面纱,新娘向公婆和长辈们一一行礼。同时,这家主人端上各种食品佳肴盛情款待宾客。有条件的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