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甘肃羌族文化的现状与发展,在学术界已有很多学者做了研究考察。但其深度和广度大不相同,选取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现在发表于中国知网上的期刊论文有451篇,其中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旅游、民族、宗教、艺术等40个学科,研究机构有四川大学等知名大学、国家级地方级研究所、地方博物馆。在这些文章中,最早发表的是在1975年。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08年论文发表数量成为一个顶峰,向两端则逐渐减少,可见“5·12”汶川大地震让人们对羌族文化的研究力度加大。
羌族,自称尔玛,分为古羌和现代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现今的羌族约四万余人,分布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的茂汶、松潘、黑水等县,在甘肃的文县、武都、宕昌等地也居住着羌族人。其中聚居于四川茂汶的约四万人。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羌人即活动于我国的西北部,与中原各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伟大祖国的缔造有着重大贡献。党项羌,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曾经盛极一时,建立过强大西夏王朝,如今是何种状况?应该何去何从?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当前最主要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建设受到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所以研究民族区域文化一度成为热门课题。现在笔者选择了两部作品,主要通过《文化的适应和变迁——— 四川羌村调查》和《四川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本书的比较,从而更深一步挖掘羌族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羌族历史悠久,羌族文化从语言、服饰、饮食、村落布局、居民建筑、风俗习惯、礼仪节庆、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均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1月14日,由文化部命名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仪式,并向四川省、甘肃省、陕西省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标牌。
羌族文化保护刻不容缓,民族文化保护刻不容缓,逐渐完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内各行政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名录体系的完善、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文化空间的确立、试点项目的先行、重点项目的关注等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进保护实验区的整体保护工作,为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和文化生态修复搭建基本框架,从而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羌族文化。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应该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