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平凉崆峒山佛教圣地:谈道论德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吴烨 时间/2014-08-15 16:05:4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崆峒山乃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道源圣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字《道源圣地》,道协副会长、北京白云观道长张继禹题字《道契崆峒》,群众称崆峒为“道教第一山”。看来,崆峒山离不开“道”,“道”是平凉及崆峒山的精神及形象。

崆峒山乃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道源圣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字《道源圣地》,道协副会长、北京白云观道长张继禹题字《道契崆峒》,群众称崆峒为“道教第一山”。看来,崆峒山离不开“道”,“道”是平凉及崆峒山的精神及形象。

崆峒山是平凉“名片”,平凉人应当了解“道”,尊道、学道、守道,弘扬“道”的精神,树立平凉及平凉人的整体形象。

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平凉及崆峒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耀眼的传统文化就是“道”。

那么,什么是“道”呢?

道,原意是行走的路、道路。道教学派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的“道”是哲学范畴,认为“道”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是天地万物之根源,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道能“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其特性是由“阴、阳”两种自然属性所构成的,包括万事万物。并认为“道”是先天地存在的。道的本质是“自然”,道的最高追求是“复归”,对道的认识方法是“静观”、“玄览”,最后达到“玄同”的境界。

百年来,“道”这一命题,已成为人类对阴和阳(观察世界、事物的两面性)及其最高标准和最低界限的两个明显的衡量标准。例如,人们常把好的帝王,称为“有道”的明君,相反则为“无道"的昏君。治国称“治国之道”,军事称“用兵之道”,经营称“经商之道”,当官称“为官之道”。平时常讲,做人要“厚道”,对老人要有“孝道”,男人要走“正道”,女人要守“妇道”,千万不能搞“歪门邪道”。宇宙间有“天体轨道”,天地间有“阴阳之道”,人世间要讲“和谐之道”。鼓励别人说“天道酬勤”,赞扬别人有学问有谋略叫“道很深”,劝别人时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平时要求人多学点“门道”,办事情要有“处世之道”,干事也要有“发展之道”,搞管理要学会“用人之道”,任何事情都要讲“道理”,做人要讲“道德'。生活中,喝茶的称“茶道”,弹琴的称“琴道”,行医的称“医道”,将同行称为“行道”,将社会世态称为“世道”。宗教界把修行好、德行高的人称为“有道”,他们去世后称为“得道”、“成道”。把传教诵经活动称为“布道”、“传道”。就连日本也有信仰称为“武士道”精神。在武术方面,将摔跤称为“柔道”,撒打称之为“空手道”,拳脚并用称为“跆拳道”。我们把锻炼身体、生活规律称为“养生之道”,将打抱不平称为“替天行道”等等。总之,“道”无处不有,处处有。“道”是衡量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标准。“道”人人都在用,人人都需用。

老子还阐明了“道”和“德”的关系,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自然循环的规律,而“德”是自然赋予为万事万物所含的“道”的灵性,是“道”在万事万物发展规律中的作用和体现,

“道”和“德”是我国古老悠久的文化与文明,一直伴随着华夏的历史,上下传承了数千年,始终是规范、约束人们心灵、行为的尺度和标准。相传,在古代,“道”和“德”实存而互不相连,自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之后,人们把“道”和“德”联称,谓之“道德”。

“道德”这一词非常广泛,可以视之为一种境界,也可以把其通俗地看为“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简单地说,凡是社会公认的,好的,能做的即为道德高尚,必受众人颂扬;相反,只要大众公认是违背社会道德和人伦道德的,只要做了,即为道德低下,必受社会指责和唾骂,甚至受法律惩罚。道教视“道”为最高教理,全部教义是围绕“道”而展开、践行的。因而提出“尊道而贵道”,以“道”为信仰,以“德”为基石,积功累德,清心寡欲,为而不争,淡泊名利,慈心于物,济世利人,最终实现“修道、得道、成道”的愿望。

今天,我们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作为道源圣地的平凉人,要继承传统文化,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风风光光地做事,做事、处事、成事,就必须“信道、守道、用道”,“尊道而贵德”,“依道而行”,“是道则进,非道而退”。这样,才能干好事业,完善事业,完善品格,完美人生,树起“道源圣地”平凉及平凉人的精神状态和形象!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