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峪,地名,即今麦积区三岔乡北峪村。北峪,从字面理解当为北面的山谷,事实上北峪确实是北面的山谷,即渭水北岸的山谷。北峪村现今是陕甘交界地带,从北峪开始,渭水以北归陕西管辖,渭水以南归甘肃管辖。历史上北峪或是秦人北上非子封邑之秦亭、南进秦岭过麦积山一带到西陲宫的一条交通路线,现存有先秦到战国时代的古栈道遗址一处。
关于北峪堡的历史,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峪人,打小就知道村口渭水岸边的台地上有“城壕”,但却始终不知道此城壕为何时的产物?又为何人所筑?直到不久前的一次采风活动座谈会上,原吴砦初中校长杨公佑老师的一份资料回答了我的疑问。杨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考证认为,北峪堡应是当年宋金对峙的产物,与吴砦古城的建立时间相当,同期所筑城堡还有庙坪堡、八米原堡、毛家庄堡、孙家城堡等。
北峪堡地处北峪村山河口东,背靠北山(六盘山余脉)、西临北峪河(北山溪水,根据河两岸状况判断,古时水量客观)、南面渭水及佘家门大沟、东面亦是渭水。北峪堡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虽是小村落,但在古时渭水峡道交通条件极差的时代背景下,此处当为一时的交通要塞。
宋高宗建炎二年,金人围陕州,陷延安府,泾原兵马督监吴阶袭斩金将史斌。之后,金人的铁骑一路驰骋,最终以强大的压力迫使大宋王朝屈辱求和,签订了《绍兴合议》,大宋的半壁江山归入金国。期间,也就是宋金对峙的数十年里,抗金名将吴璘、吴阶兄弟占据渭水以南的地界,安营扎寨,继续抗击金人铁骑的来犯,而金人则占据渭水以北的广大地界,试图过渭水而南下,横扫大宋的心脏地区。然,吴氏兄弟的英勇抵抗迫使金人知难而退,最终没能完全南下完成灭宋的战略计划。
吴砦古城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用而生,且是吴氏兄弟亲自督建而成,又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与金人对峙渭水南北两岸;而北峪堡正是金人与吴氏兄弟对峙的军事据点之一。
由北峪堡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而知,金人要想南下至武都、四川方向,必须先过渭水,再越秦岭;而渭水南岸的吴氏兄弟却挡住了金人的进路,只好在渭水以北的优势地带安营扎寨,以图后路。金人之所以选择在北峪堡建军事据点,笔者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是北峪堡以东,即今陕西陈仓区建河村向东一带,也就是这一带,渭水河岸较宽,地势相对平坦,利于渭水沿岸的军队在关键时刻迅速集结,形成战斗力。比如在适当的战机可集中兵力,渡过渭河攻打吴砦城,如果攻下吴砦,可顺吴砦沟直接南下,到达汉中,继而大军南下,最终达到金军的战略意图;
其二是北峪堡以南,即今佘家门大沟一带,可顺水南进,沿河沟小道越过秦岭,到达陇南武都等地,也可乘势南下;
其三是北峪堡以北,即今北峪沟以北的北山,有通往今清水山门等地的小道,可作为金军的后退之路。
以上三点既是金人选北峪堡作为军事据点的因素,亦是金人所筑其他军事堡垒据点的因素,如八米原堡、毛家庄堡等都是面对渭水南岸的进路,背靠渭水北岸的退路,即前后均有远近不同的山林沟道。
从如今的地形来看,北峪堡型制上应属于中等军事堡垒,地形险要,可容纳数百人左右的兵力同时驻防。清末至民国时期,匪患猖獗,北峪堡曾几度沦为土匪的据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陇海铁路的修建,使得北峪堡的原貌发生变化,铁路所过之处将整体的土堡(丘)一分为二,与山体相脱离,但“城壕”及城墙等历史遗迹尚存。此后,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修路、取土及铁路的续建等活动,使得北峪堡的面貌彻底改变,城壕基本无存,堡上有关历史遗迹全部荡然无存。
唯一让人庆幸的是,村民大都知道曾经的村口有城壕存在,虽然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此城壕为何时何人所造之产物,但起码他们没忘记这个村子曾今的历史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