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扬
【嘉宾简介】
史可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电影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影视美学和批评、美学和艺术史论。主要著作有《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研究》、《影视美学教程》等8部。曾在《新华文摘》、《文艺研究》、《人文杂志》、《学术研究》等核心报刊发表哲学、美学、影视学论文近百篇。
(采访者:电影界(www.dianyingjie.com)、甘肃文化产业网(www.gansuci.cn)特约记者,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 赵婷)
最近,徐兆寿先生的长篇小说《生于1980》正在改编电影,改编者据说是2012年愚人节上演的影片《爱你一生一世》的改编者。同时,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荒原问道》也有几家公司在与徐兆寿接触,欲改编电影。最近,记者就《荒原问道》的触电采访了史可扬先生。
赵婷:史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够接受我的采访。请问,如果让您用几个词语形容您读过徐兆寿老师的《荒原问道》之后的感受,您认为是哪几个词语?
史可扬:荒诞、颓废、心路、殉道、寻道。
赵婷:《荒原问道》这本书中塑造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极具特点,个性鲜明。您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史可扬:夏好问。在他身上,看到了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精神状态和心路历程,一种在物质匮乏、精神煎熬的时代和社会境遇下,追寻心灵解脱和人格独立的寻道及殉道的胸怀。陈子兴(陈十三)与夏好问构成一种参照,在精神指向上,二人是相通的,如果说夏面对的是物质的荒原并在其中寻道的话,陈子兴则是身处精神的荒原叩问心灵的归宿。夏和陈都具有典型性,与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是相通的。
赵婷:您认为,《荒原问道》与同类型小说相比,其闪光点在哪里?
史可扬: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文化意识,书中无处不在的对社会的洞察以及一种孤独感和荒诞感。我注意到,小说中几处引用法国哲学家加缪《西西弗的神话》的段落,我以为这是神来之笔,借由加缪,“荒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质和精神的贫困,而上升为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存哲学,具有了形而上的涵义。可以说,《荒原问道》是作者的生命体悟,是对人类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生存之道的叩问,这就是我认为的《荒原问道》与同类型小说相比的最大闪光点。
赵婷:请您站在受众的角度谈谈,如果要将《荒原问道》这本小说拍成电影,如何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史可扬:客观地说,我对它改编成电影,既存期待又有担忧。因为,在目前中国电影日益商业化的大气候下,《荒原问道》一书也许缺乏商业元素,假如加入商业元素或者突出书中的某些情节,诸如陈子兴的爱情线,是否喧宾夺主从而有损作品主旨,是应该慎重考虑的;而且,当下的电影观众的主体是青年人、尤其是城市年轻人,他们对书中所描写的生活可能有隔膜,对其中表达的文化审美诉求,领会起来也有难度;还有,《荒原问道》一书的丰厚内涵,需要细细阅读才能领悟,转换成影像,肯定会有损失。总之,恕我直言,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适合改编成电影,《白鹿原》的改编已经说明了这点。当然,假如大环境好转,又有具美学和文化素养的人来对之进行电影改编和拍摄,确是值得期待的事。
补充一点,我觉得《荒原问道》一书更适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而非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