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歌剧院:75载岁月如歌 好戏连番颂陇原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8-25 11:16:0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作为国内成立时间最早的歌剧院团,75载的漫长岁月,甘肃省歌剧院用一台台经典歌剧,演绎出了几代人的精彩。当我们回头审视那一道道深深镌刻的年轮时,不由地感叹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西北大地扎根,在高原沃土中汲取养分

《红花渠畔》

《向阳川》

《敦煌韵》

《花儿与少年》

8月16日、17日,一台荟萃中外歌剧经典片段的音乐晚会“中外歌剧之夜”在甘肃大剧院倾情上演,这台高水准的音乐晚会是甘肃省歌剧院成立75年来的一次整体亮相。作为国内成立时间最早的歌剧院团,75载的漫长岁月,甘肃省歌剧院用一台台经典歌剧,演绎出了几代人的精彩。当我们回头审视那一道道深深镌刻的年轮时,不由地感叹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西北大地扎根,在高原沃土中汲取养分,始终探索民族歌剧前沿的75年,那些难忘的艺术形象,留给几代观众心底最深的感动……

诞生在抗战的烽火岁月

8月13日,甘肃省歌剧院一派繁忙的景象。大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演出倒计时的信息:“纪念75周年,中外歌剧之夜,16日、17日甘肃大剧院演出”的字样。一楼的排练室里,乐器交织下美妙的乐章远远传来,楼道里,时不时有一两句歌剧片段传来。“舞美道具准备的如何了?再落实一下。”“节目单,最后的排版今天要敲定,印刷要尽快出来”……院长彭德明奔走在各个办公室之间,吩咐落实每一项工作。1978年,21岁的彭德明从甘肃省艺术学校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甘肃省歌舞剧团工作,近40年过去了,他从未离开,“甘肃省歌剧院是我的一生,我在这里学习进步、恋爱成家,成了人夫、人父,后来担起了院团当家人的责任。”对于彭德明来说,甘肃省歌剧院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

甘肃省歌剧院的前身是抗日文化团体——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下的三边分区“七七剧社”。1944年,“七七剧社”改编为三边分区文工团。“新中国成立前,剧团并不专业,戏曲、旧戏、秧歌、鼓书、快板什么都演。听历任老团长讲,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战火纷飞,团里的女演员在后方慰问部队战士还担任一些后勤工作。男演员在前线负责写标语搞宣传,有时候甚至拿起枪去打仗。1949年,剧团迁入宁夏,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工团。1953年,文工团改建为专业性的歌舞剧团。翌年9月,更名为‘甘肃省歌剧团’”。彭德明告诉记者。

《红花渠畔》开启“盛世年代”

“说起省歌剧院的历史,不得不提的作品要数甘肃首部原创七场歌剧《红花渠畔》。”彭德明翻开省歌剧院资料册,指着黑白演出剧照说。

1955年8月1日,一部讲述宁夏贺兰山一带农村合作化故事的歌剧《红花渠畔》在人民剧院上演,这在艺术匮乏的当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全剧洋溢着芬芳的泥土香,成功运用了农民的口语和俗语,大胆借用了西北民歌、民间戏曲,富有浓郁的西北特色。“《红花渠畔》是甘肃省歌剧团的开山力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为数不多的戏剧创作之一,参加了甘肃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彭德明说。继《红花渠畔》之后,甘肃省歌剧团迎来了“黄金时代”。1957年,在全国首届音乐舞蹈会演中,该团的《抢荷包》《滚灯》《太平鼓》和陇东道情《二姐娃做梦》大放异彩,《太平鼓》和《二姐娃做梦》还双双作为优秀节目,进中南海怀仁堂汇报演出。此后,剧团还创作演出了歌剧《月亮湾》,首次运用西北民歌“花儿”,该剧后被定为剧团保留剧目。

创作民族歌剧的里程碑《向阳川》

“提起中国的歌剧鼻祖,大家首先会想到《白毛女》《江姐》,其实还应该有甘肃的歌剧《向阳川》。”甘肃省歌剧院副院长、我省著名编剧李天圣补充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甘肃省歌剧团逐渐走向成熟,当时编剧刘万仁、康尚义等人开始构思创作歌剧《今朝风流》(又名《向阳川》)。他们选择了“水上走筏”支援灾区的故事来创作。1965年9月,该剧代表甘肃省歌剧团参加在兰州举行的西北五省现代戏观摩会演,大获成功。同年11月,进京汇报演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了赴京人员。周恩来两次观看并亲切会见剧组人员与之座谈,周总理曾表示,“这个戏很成功,不过还要修改,还要提高,要像《洪湖赤卫队》《白毛女》一样广为流传。”李天圣说,“无论是当时的照片,还是总理的这番话,都记在了甘肃省歌剧院历史的长卷上。”

全院集资《敦煌韵》成首部出国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肃歌剧团先后创作了《二次婚礼》《海峡情泪》《马五哥与尕豆妹》等歌剧,形成了歌剧创排演出的繁荣局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歌剧团又相继创作演出了歌剧《咫尺天涯》《阴山下》《魂兮!魂兮!》《红雪》等优秀剧目。

2001年,甘肃省歌剧团改团建院,更名为“甘肃省歌剧院”。进入新世纪,因为歌剧市场不景气,甘肃省歌剧院开始寻求新突破——创作一部戏走市场。回忆起创作的大型乐舞剧《敦煌韵》,彭德明感慨万千,“当年创排这部戏时,省歌剧院处境窘迫,院里凑不齐经费排戏,拿不全工资的职工就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入股集资。当时的场景真的很感人。”历时3年,终于在2004年排出了这部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敦煌韵》。由于创作前期定位准确,市场运作非常成功,一经公演获得了极大成功。有了名气后,2006年9月,《敦煌韵》受中国文化部的指派赴哈萨克斯坦国进行国事访问演出。“《敦煌韵》既是我们的吃饭戏,也是甘肃省歌剧院历史上第一次出国的戏,一共在18个国家进行过演出,是甘肃文艺院团市场化商业演出的成功范例。”彭德明告诉记者。

歌剧《貂蝉》开启精品市场化之路

在甘肃省歌剧院的发展路上,创新与尝试一直伴着行进的脚步。2009年上演的音乐剧《花儿与少年》以新颖的方式,时尚版的花儿唱腔,令观众和业界专家眼前一亮。开启了甘肃省歌剧院创作史上又一次高峰。该剧不仅填补了我省没有音乐剧的空白,还为民族音乐剧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当《花儿与少年》斩获一系列奖项和好评时,甘肃省歌剧院也大步迈入了精品市场化道路。2014年4月26日,经甘肃省歌剧院近三年筹备推出的原创歌剧《貂蝉》在甘肃大剧院正式首演。“剧院要发展,就该有自己的精品力作,三年磨一剑的《貂蝉》就是我们今年的答卷。”彭德明满怀信心地说。目前,甘肃省歌剧院已在今年第二届甘肃大剧院艺术节、中国西部演出联盟年会和中国国际演出交易会等节会活动中,向80余家国内外演出院团和经纪机构专题推介了《貂蝉》,并初步与广东、上海、福建、湖南等地的7家剧院达成合作意向。此外,还将联合各方合作伙伴,推出外语版歌剧《貂蝉》,将其推广到世界舞台。75年,对于甘肃省歌剧院来说只是漫长而又绚烂的一程,在甘肃歌剧人的坚守和努力下,我省的歌剧艺术必将魅力长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