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在丝绸之路马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8-26 08:54:2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014“丝绸之路马文化产业国际论坛”2014年8月8日举办,会上甘肃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作为特别嘉宾发表了讲话,并对我国的马产业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下文章根据录音整理。

连辑

2014“丝绸之路马文化产业国际论坛”2014年8月8日举办,会上甘肃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作为特别嘉宾发表了讲话,并对我国的马产业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下文章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贾幼陵主席,尊敬的刘亚清局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尊敬的媒体朋友们,也包括从香港到这来做实地考察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对丝绸之路马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的隆重举办表示祝贺。

我今天辗转1000多里来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此前有一个承诺,想着就甘肃怎么发展马文化产业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些相关情况,跟在座的各位做一些交流。刚才我们有幸听到了我的老朋友贾幼陵先生和几位专家学者,包括三位领导非常专业的发言,很受启发,想借这个机会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见解

去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四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国政府已对总书记的这一战略构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谋划,并且正在落实当中。国务院、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正在起草一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大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到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报到了国务院待批,我们上次到北京和相关部委领导沟通的时候讲,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在八九月份把这个规划批下来,这个规划标志着我们国家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这个规划里头,甘肃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份额和特殊的重要作用,这个规划把甘肃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为什么国务院、总书记要提丝绸之路经济带,我想了一下有以下这么几点:

第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已经向全世界充分开放,对世界资源、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这个经济体的国际性战略安全问题异常的突出。大家知道近两百年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体上把世界上所有的交通要道都已经打通完毕,最著名的16条黄金水道都在西方国家手里。最近东海、南海这些传统的运输通道纷争四起,中国怎么办,这个时候废弃了近一千年的曾经辉煌过的丝绸之路,成了我们走向世界安全通道的不二选择,否则仅靠海上通道是没有战略安全保障的。

第二,丝绸之路两千多年来,形成了固定符号的文化和文化表达。接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国家按照过去数量计算有30多个,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是地球上将近四十亿人能够认同的一种文化,中国做大以后,政治上的分歧和隔阂并没有解决,而变得更加激烈,经济上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形成各种经济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那么,我们用什么去和世界交往,大概最不具备功利思想、最有可能被所有国家接受的就剩下了文化。所以在经济、政治、文化三种方式与世界交往的时候,目前最可行的是文化交往,可以最先行的是文化交往,而文化里头丝绸之路文化是相对刺激受众的文化。

第三,中国实施西部大开近三十年,西部大开发早年中央的意图是解决国内问题,解决国内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集中解决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过分落后的问题,所以有四万亿的投资,有许多项目,但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到今天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理想的解决,相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为什么?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两个因素主导,一是国家的政策因素,二是开放国际市场因素。西部发展较慢是因为只有国家的政策因素在主导,没有开放国际因素支撑,在这种情况下,西部不集中或者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在所难免。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就是要打开西部之门或者要重开西部之门,变西部改革开放的后方为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如果这个门户打开,中东和传统的欧洲,会顺着陆路通道率先一部进入中国,那么西部的发展就具备了国际、国内两个因素,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性的升级版。所以我觉得我们抓西部大开发、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新的抓手和突破口。可以说,我们甘肃包括西北这些省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的黄金期。

二、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特殊地位

一是战略通道。丝绸之路有七千多公里,大家从历史上可以看,出了天水、长安是伞状,出了星星峡到新疆以西也是伞状,只有河西走廊是集束的,就是因为这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块绿洲,支撑着人类文明的形成和交往,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有的因素都要在这里汇聚,所以丝绸之路文明所有的历史记忆最完整的只有河西走廊,其高地就是敦煌,所以季羡林先生曾经两次讲到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交汇地就在敦煌和新疆地区,第二次讲就在敦煌。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成为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交通枢纽。二是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生态多样性和脆弱性比较强的一个地区,所以国务院已经把甘肃确定为中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并且确定为生态综合改革试验区,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不存在,从自然条件看,关键看河西走廊存在不存在。只有河西走廊存在,绿洲存在,祁连山的雪水存在,丝绸之路才能存在,不管现在是用信息化还是航空,最终解决问题还是在地面,所以这是它的特殊之处。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产业支撑,甘肃绝大部分产业正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上游以能源为主的产业,比方说石油化工,比方说其他能源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现在全国第一个“风电三峡”就是在甘肃建的,现在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一千万千瓦,甘肃近些年来光电发展在全国是领先的。包括冶金、大型装备制造,在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项目在甘肃就展开了12个,所以共和国的长子里头石油就在甘肃,王进喜就是甘肃成长起来的,成名以后去的大庆;航天、航空甘肃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古代有一个飞天,现代有一个飞天,都集中在甘肃。所以从经济上看,甘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低位也是无法取代的。第四,甘肃是中华名族的历史文化资源宝库,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大家耳熟能详的从传说到历史的绝大部分人和故事都发生在甘肃,包括伏羲、女娲、西王母、黄帝,包括秦先祖、周先祖、李氏先祖,包括四大名著的前西游、后三国全部发生在甘肃,包括你们刚才谈到的和马文化相关的国家旅游标志、邮政标志等等这些艺术素材全取自于甘肃。敦煌学是中国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显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取得了非常辉煌的具有国际性的成就和影响。敦煌石窟有四万五千米的壁画,最近多哈国际遗产会议,6月20号通过,丝绸之路申遗,甘肃通过五个,其中两个就在敦煌,甘肃目前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多达7项,而只是开始。像张掖这么有名的大佛寺都没有开始申遗,已经和北京一样并列全国第二,很容易冲到全国第一,有不少省一项都没有。第六点就是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所以也是中央要求我们抓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说这话也是有深意的,因为现在不少地区因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搞得社会不稳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好多的难题,甘肃经过两千多年的民族融合,包括早期的突厥、匈奴、吐蕃、党项等等,在中国历史上不得不写的这些但都发生在甘肃。现在,甘肃就像你们体会到的这么安详、这么和谐、这么富庶,总之,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是特殊的、不可替代的。

三、简单的谈一点对河西走廊文化的看法

河西走廊目前看大体界定是从武威到敦煌5个市 1100多公里,这么几块大的绿洲。河西走廊的文化其集大成者是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或者河西走廊文化 简而言之就是和合文化,不是战争文化,和合文化再简而言之就是佛文化、玉文化、马文化。佛文化就是西佛东渐,通过新疆进入敦煌和当地的宗教、世俗社会逐渐融合,成为中国化的一种佛教文化,纵深的影响了中国,一直到山东青岛这一带。四大石窟源于敦煌,后来北魏孝文帝把3000和尚捆到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武帝时期把帝都签到洛阳并开凿了龙门石窟,加上中间的天水麦积山,四大石窟都起源与这里,当时的精神支柱就是佛教文化,其本质是“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从敦煌的石窟壁画和外面的战乱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反差,外界1000多年没有停止过战乱,但是敦煌文化的表达上从来不携带战争因素,外面有饥饿、贫困、奸诈,但是敦煌壁画里反映的内容全部都是正能量,健康、向上、祥和,敦煌文化在石窟表达的过程中,西方包括佛罗伦萨,包括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大家知道的最后的晚餐,包括耶稣之死的绘画题材,以及城市发展之后的超现实主义,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复杂的内心世界,包括焦虑、欺诈、血腥、暴力、恩怨。人类一样,中国的河西走廊也一样,但是壁画中没有,这就是“和”。玉文化也就是如此,玉门关就是玉自西方而来,为比德的君子佩戴,所以才有玉文化。玉是什么?化干戈为玉帛,不打仗就是玉,帛就是丝绸,丝绸之路加上玉就可以化干戈,这是不是和呢?我们在这个地方最有名的就是天水清水县人赵充国,他曾经在汉武帝、汉献帝几个皇帝之间,统帅大军剿伐西域少数民族,打了很多胜仗,但是打到70岁的时候,发现老打仗不行,打完你走了他又来了,冤冤相报何时了,后来他坚持化剑为犁,屯田戍边,跟当地少数民族共同生产生活,不打仗,所以后来曹操、明朝皇帝包括毛泽东高度评价赵充国的屯田政策,现在的边防的做法 就是学习他,化剑为犁 就是和。马文化也是如此,马和人类是相伴而行的,可能没有马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所以世界各地都崇尚马文化,中国马文化历史很深厚,有时候我们把马看成是军事物资,其实不对。刚才郭亮讲几千年以前的养马术讲得很清楚,马至少有6个功能,其实还不止,除了军事用途以外的其他功能全以和平为目的,比方说生产、交通、信差、品马、纳贡等,现在还有人给习总书记送马,送的是文化。汉朝在西北有40多万匹马,唐朝在西北将近有70多万匹马,但无论汉朝也好还是唐朝也好,都不是战争的鼎盛时期,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支撑这个鼎盛社会的发展靠的是马,而不是战争,所以,马文化也是和平文化。假如没有马,不管是唐僧还是后来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都不能走完这条丝绸之路,所以我们更愿意把马看成是和平的使者,包括交流、交往、理解、包容、合作,所以我觉得丝绸之路文化就是和合文化。历史上是这样,那和时代主题是不是能扣上呢?紧扣时代主题,我们的国家现在叫改革发展稳定,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全世界都害怕中国,所以总书记一再解释我们是爱好和平的,你说我们是狮子,也是爱好和平的狮子,就是要不断要给外国人讲,中国人就是崇尚和平、热爱和平、践行和平的,就是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000多年以前形成的不管是、佛文化、玉文化、马文化还是丝绸之路文化、敦煌文化都是恰好紧扣着当前最前沿的最有时代性的主题。所以我们抓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文化入手,从甘肃的话题入手,可能打开同西亚、欧洲等国家的对话窗口和大门。

四、关于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到是目前为止由中央一直管辖的中国从古至今最大的马场。早期是匈奴放牧的草滩,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变成了军马场,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到今天,我想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自然条件。这个地方是海拔2700到3700之间,属亚高原地带,马的血红蛋白好、血氧量高,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当时清朝平定准格尔,乘蒙古马,不等上到西藏,就口吐鲜血而死,因为上不来气。二是历史基础好。过去就是少数民族游牧放马的地方,传统很扎实。三是当时的国家战略需要。汉武帝到后来没解决河西走廊的问题主要是开疆拓土,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长安的前门厅将不保,所以要拉长战略纵深,必须把河西走廊撑开,所以张国臂掖,才有了张掖,所以从古到今这儿的领导都是京官派过来的,这儿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甚至隋炀帝还专门来过这儿,举办了27国博览会。如果这个通道闭合,就阻断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唯一通道,中国至少丢掉半壁江山。所以一直到了清朝,西部怎么办,都有很激烈的争论,当时海上坚船利炮进来的时候,慈禧太后就跟大臣讨论到底是要海防还是塞防,大臣们都说要海防的时候左宗棠站出来说要塞防,为什么呢,两千多年来,失去了西部,中国就失去了腹地、失去了战略纵深,所以他认为西部是中国的命门之所在,所以有了后来左宗棠花甲之年抬棺而战的悲壮故事,非常有战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重新提出了这个战略命题,这是我们西部人的福报啊,所以西部人虽然落后,但赶上了好领导,应该感到幸运。所以门庭冷落了几千年的西部重新要热闹起来了。

五、对甘肃发展现代马文化产业的思考

中国的马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实用主义。部队养马是因为从解放到90年代中后期,我们首先解决的是骡马化问题,后来改革开放经过一段时间,逐渐的实现机械化,把骡马化替代了,现在部队已经逐渐向信息化发展,这个时候,马没有用,马的数量和地位都下降了,日常生活和生产也是如此,都不用马的时候,马被人冷落了,马白伺候了人几千年,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在很多时候,对马文化的理解很片面、很浅薄,由于认识上的落后,导致了现代化进程中马文化的长期落后。其实,西方马文化发展比我们晚得多得多,在英国也就300多年的时间,美国大概100多年,但是比我们先进得多。现代马文化的核心在英国,是很成体系的,甚至包括马的装备,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马术,包括一些比赛项目,发祥地区大都在欧洲,后来形成一些别的体系,包括日本的赛马和俄罗斯的赛马。美国走了另一个路子,就是休闲骑乘式马文化产业,可能更加大众化,他不是给皇家贵族的。不管怎样发展,西方马文化迅速,而我们对何者为马文化都没有完整清晰的概念,非常可惜,这就是我们目前我们存在的尴尬局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感觉,我们也面临着很多好的机遇:

1、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已经到了消费马文化产品的初级阶段。马产业的产品相比于发达国家类似与滑雪的这些高端户外运动,是属于后来实现的,马的潜在市场很广阔。当我们的GDP在5000美元左右的时候,中国的滑雪市场有5000万人,这是中国雪协公布的,当时有200万人,现在有400万至500万人。马文化也是如此,英国人有400万至500万人参与马产业,占他们国家人口比重很高,我们马产业可能很靠后了,但是已经开始进这个门槛了,因为我们已经出现了有能力消费马产品的群体,这是我们发展马文化、马产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2、和滑雪一样,马产业、马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是全覆盖的,从产业的角度是地域性的。我一直认为马是旱地作品,水多了不行,世界上出好马的地方都是高原、隔壁、沙漠。当时汉武帝找马可以去东找,也可以去北找,但他往西找是因为好马在西边。马和玉一样,玉出昆冈 ,好玉也在西边,也和佛一样,真佛也在西边,宝马、真佛、美玉都在西边,所以不要把沙漠小瞧了,不要把干旱小瞧了,马就是这样的地方长出来。据统计,在汉唐时期,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养的马的数量占全国70%以上,这是有道理的。马不是哪里都能养的,上海、广州虽有钱但在那里长不好、养不好,这就为我们做马产业在源头提供了优势。

3、经济的发展使得现在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品种的选择发生了分布化趋势。几年前,我们的旅游还是以旅行社为主,大家都要给旅行社掏钱,钱都被他挣了,才几年时间,中国旅游局统计,旅行社份额占旅游收入10%都不到,甘肃也一样,但是否影响了旅游呢,没有。刚才陈书记讲的30%是哪儿来的呢?是自驾营,是自助游,靠什么来做呢?人人都有手机,可用来寻找目的地、订房吃饭等,那么自驾营也好,自助游也好,不管老的少的,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先问一句,这有什么好玩的,我们不能说我们有七彩丹霞,我们有九排松,他问的不是有什么好看的而是有什么好玩的,要参与进去,沉浸其中体验。要将旅游体验结合进去,而不是旅长游短,开过来五天,看几分钟又开过去,那不行。滑雪好玩,住下来一个月不走,有多少钱都往里面砸;骑马好玩,摔断了胳膊摔断了腿也在所不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户外运动,特别是像骑马、滑雪这种北方为主的运动就变得非常适宜,所以说这样的情况下,抓户外运动,抓特色区域性户外运动就会成为一个战略选择,成为一种时尚。上次在张掖开会,我就想希望张掖成为全国最大的最好的户外运动基地,为什么呢,刚才陈书记就说了,除了海啥都有,大中型水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子也可以游泳。在张掖,隔壁、沙漠、悬崖、湿地、草原、雪山、冰川、河流,啥都不缺,我们人力所创造的的户外运动都是针对这些自然条件展开的,北京可以做一项两项,做不好多项户外运动,张掖就可以全要素的做户外运动。骑马不可以吗,他们已经搞了穿越祁连山,我们现在搞自驾游,多老套,我们搞个自骑游,独一无二,1000公里全骑马,古代的驿站恢复起来,比自驾游新鲜得多、有意思得多。希望大家能把我这段话听进去,在户外运动上有所作为。我这话有点推销的意思,除了张掖人听懂,希望在座外地的人也听懂,希望大家能置业户外运动产业,保证挣钱,现在祁连山满山都是外国人,轰都轰不走!我去了一次,我跟王三运书记说了一次,中国所有的名山大川我觉得祁连山最好,这是游人的体会,别人跟我说我不认同,但我去了三分之一我就信了,为什么呢,一是生态地质地貌多样性,迅速垂直变化。二是可进入性,这是最有魅力的。在祁连山想去哪儿去哪儿,中国好多名山有些地方你想去去不了,祁连山你想去的都能去,光张掖就有十几个户外运动协会,甘肃目前最有名的户外运动品牌就是隔壁挑战赛,在瓜州举办,已经搞了九次了,它的固定客户就是EMBA的成功人士,一直影响到东南亚。我问那些运动员为什么跑这儿呢,他们说就是因为好玩,因为他们在城市里呆的是就太长了,能量积聚太多,没地方释放,来了就是释放能量,为了训练一年前就开始体能训练,前赴后继,到最后报名都报不上,搞得非常有名气。所以户外运动最好的就是河西走廊,管理也好管,产品也多,那么节点城市就是张掖。所以我主张我下一步抓河西走廊、抓张掖,文化旅游产业上重点抓户外运动,其中,马产业、马文化、自骑营应该好好开发,就在厂子里头,游客来了先住几天,跟马熟悉熟悉,认识你了,见了你摇头摆尾的多好,现在怕游客不住不留下的难题也解决了。

4、甘肃大的设想,我们现在正在搞大景区设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西五市联动,产品差异化发展,管理同质化,管理要素要跟资源级别相匹配。像张掖七彩丹霞,世界级的景观,旅游管理和服务就必须是世界级水平,我们在这方面正在努力,希望今天的大家能向我们出主意想办法,参与到我们这个大的文化旅游格局建设中。

六、要加强学术研究,在理论上括清一些概念,形成在实际工作中出台政策、制定决策、形成成果的意见建议。今天这个会议主题有点散,下次活动搞类似的论坛,主题要相对集中,研究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讲情况,重点是谈观点、谈意见。

结束演讲之前给大会提几点建议:

第一、顺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确看待极具发展前途的马产业、马文化事业。凡是行成于思,想不到、看不到、认识高度达不到说什么都没用,希望在贾老师的带领下,提升我们思想认识境界的高度。当然马产业的发展和任何地方任何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只靠业内是解决不了的,一定要有社会基础、有社会文化、有决策支撑,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说服决策者比说服专家更紧迫。

第二、总体上规划中国的马文化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开展补链工程,把最薄弱环节抓起来。我看最缺的环节、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养马。怎么引种、怎么保种、怎么繁育、怎么形成养殖规模,这恐怕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第三、在山丹军马场建设国家的马产业基地。

第四、市场开发要走两头,一头走高端,英式的发展;一头走大众化,美国式发展,让老百姓消费得起。现在我们的马产业在北京,过度贵族化。但是下一步还是要以骑乘休闲为主,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建议马协会发掘一些大众化的马产品消费市场。

第五、抓好延伸产业开发,寻找更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第六、建议国家出台鼓励马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