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我们已然面临文化的荒原——徐兆寿朱大可等在上海书展上的对话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时间/2014-08-26 10:21:1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西部虽然是物质上的荒原,但是精神上的高原。我也在想,上海如此繁华,它的内里可能是空的,这就是另一个小说的隐喻,即文化的荒原。

在西部,由于人们惯常意义上所说的封闭、落后、保守,所以,它庆幸地为我们保存了原生态的传统文明、古老的宗教信仰以及广阔的大地的道场。那个中国自汉代以来开辟的求法的道场荒芜得太久太久了。所以,我写下这部《荒原问道》,以此证明我西行的开始。当然,这也仅仅是开始。我同时想说明,中国当下知识分子的求法之路,除了一百多年来的另一个向西的坐标,这一条也许更值得我们去认同,去热爱,去书写。

——徐兆寿

西部虽然是物质上的荒原,但是精神上的高原。我也在想,上海如此繁华,它的内里可能是空的,这就是另一个小说的隐喻,即文化的荒原。

——朱大可

时间:2014年8月15日上午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

参加人:徐兆寿(著名作家、学者,西北师大传媒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

朱大可(著名批评家、学者,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郭晓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

陈瑞瓶(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

何益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

郁迪(诗人、同济大学哲学硕士)

主持人:大家好!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和嘉宾。

今天的主角是《荒原问道》的作者徐兆寿。徐老师是复旦大学文学博士,著名作家,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有《非常日记》、《荒原问道》等7部,诗集有《麦穗之歌》等2部,学术著作《我的文学观》等5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获“全国畅销书奖”、“敦煌文艺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励。

朱大可老师。朱老师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之一,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批评家之一。因思想前卫、睿智,话语闪耀着理性、激情和启示的光辉而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现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代表性著作有《守望者的文化月历》、《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等10余部。

还有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郭晓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何益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陈瑞瓶,诗人、同济大学哲学硕士郁迪等。

让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

今天书展的活动主要是来讨论徐兆寿老师的《荒原问道》,小说被认为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著名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先生评论《荒原问道》“是一部启蒙小说,它试图重返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那场思想启蒙之路,探索知识分子的苦难、中国文化的命运、中国人的信仰等一系列大的命题,因此,这是一部值得人们重视的作品。”并且他还说,“徐兆寿是文坛上的一个‘另类’,一个怪才。如此形容他,是因为他的创作在当代文坛始终别具一格,他让我们思考得很多很多。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家,我们需要意识到他的不可替代性。”

下面我们先请徐兆寿老师先发言:

徐兆寿:西部的意义

四年前,我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陈思和教授读博士。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开始到思乡的年龄了,所以,走得越远,对故乡也越是牵念。正是因为如此,我第一次站在如此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回首遥望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西部,发现那是一片现代文明的荒原,但同时也慢慢发现,那是中国精神的故乡,是一片信仰的高原。

上古神话讲,天地之初,地陷东南,西北成为高原。中国的神话传说便是从世界的最高峰(那时人们的认识)昆仑山上流传开来,因为那里住着人类的祖母:西王母。文明从昆仑开始。昆仑在《山海经》等传说中,更多的是想象的高原,它是世界的中心。向西,便化向美索不达平原。向东,则流向华夏文明。

周穆王是第一个去拜见西王母的人间帝王,实际上是去那里寻找玉石。中国的玉石之路从那时被打通。

汉武帝对昆仑之西的想象来自一匹马,天马。中国的丝绸之路从那时被凿通。从那时起,中国开始影响世界。也是从那时起,西部,确切地说是西北部,就成为人类文明的交汇地。

从那条路,人们知道了佛教,听说了西方极乐世界,于是,一条精神信仰的西游之路从汉代开始。朱士行、乐僔、法显、刘萨河、玄奘……历史记录了一些信仰者的脚步。一直到唐末。向西求法,是中国在宋代之前的精神向度。

同样,自汉开始,也有一大批从西域来的精神领袖:迦叶摩腾、竺法兰、支娄迦谶、陀扇多、竺佛朔、安玄、支曜、康孟祥等等,最后是达摩。在数百年的时光里,西域成为中国内地的精神高地。它在为内地提供灵魂的护佑之法。这就是佛教。之后还有景教、摩尼教、袄教等,最后是伊斯兰教。这就是今天的西北部。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拥有如此众多的精神资源,它同时拥有世界三大宗教,还有中国的儒教与道教。

自北宋之后,尤其是伊斯兰世界切断丝绸之路后,整个世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欧洲世界发动了两百年左右的十字军东征,试图想联通与中国的道路,最后不得不重新从海上寻找通往神秘中国的道路,于是就有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世界地理大发现,就有了资本主义世界;二是中国向东南方向倾斜,也不得不重新开发海上文明,中国精神从此慢慢衰落,虽然中途成吉思汗试图想再次将整个丝绸之路打通,甚至统治它联通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但信仰的不同仍然将那条刚刚开通的道路阻隔了,那条路彻底荒芫了。中国人的精神彻底衰落。它的结果是直到20世纪初成为半殖民主义国家,即使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中国开始独立,但文化上的衰落已然成为事实,于是,另一个向西方求法的时代开始了,但此西方非彼西方,这是向西方世界寻求科学、技术,乃至民主、法制。

那么,精神的法度在哪里呢?当西方世界已然进入形而上学之困境,已然被资本与科学主义绑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向西的求法中才醒悟,那个西方的精神世界也陷入同样的混乱与末法时代。

那么,重新寻找精神的高地就成为当下我们这代知识分子新的选择。但是,她在哪里呢?

四年前,在上海,在这个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的高地,在这个海拔最低的地方,抬起头,我看见了西部。或者说,我重新发现了文明的西部。数年前,作家徐坤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海拔越高的地方,信仰也越高。我深表认同。西部便是海拔最高的地方。

在那里,由于人们惯常意义上所说的封闭、落后、保守,所以,它庆幸地为我们保存了原生态的传统文明、古老的宗教信仰以及广阔的大地的道场。那个中国自汉代以来开辟的求法的道场荒芜得太久太久了。

所以,我写下这部《荒原问道》,以此证明我西行的开始。当然,这也仅仅是开始。我同时想说明,中国当下知识分子的求法之路,除了一百多年来的另一个向西的坐标,这一条也许更值得我们去认同,去热爱,去书写。

谢谢上海,谢谢我求学的复旦。谢谢各位!

主持人:看上去徐老师对他所生活的西部是非常地热爱,下面我们请朱大可老师来谈谈小说吧。

朱大可:《荒原问道》的三个关键词

上海书展每年都在做,每年对中国人读书的平均数都有统计,上次统计是4.6本。这次不知多少。它告诉我们,现场的繁华和整个中国人的精神荒原形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对照。兆寿的《荒原问道》似乎就是来隐喻这个现象的。他的小说以及他刚才的演讲使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命运是很坎坷的。1949年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一直处在一个颠簸的、跌宕起伏的状态,《荒原问道》中的主人公夏木的命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因为一些不可言说的原因和知识分子的理想,他去了西北支边,结果遭遇了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坎坷命运,致使他差点在双子沟饿死,后做了近二十年的农民。但是,“文革”以后,知识分子又迎来了一段黄金时段,就是激情澎湃的八十年代。《荒原问道》的后半部就是从八十年代展开的,那个时代正是中国的启蒙时期。知识分子夏木又进入大学开始他的启蒙活动。大众需要知识分子来启蒙,大学里也需要夏木那样的精神领袖。他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就结束了。夏木也一样。改革开放以后,全民转向了经商,知识分子再次跌落谷底,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到这种状态。夏木从那时就变成孤独的思想者,局外人,甚至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最后,数码时代到来,全民发声,原来启蒙是知识分子自上而下给出的,现在是老百姓可以自己启蒙自己,不再需要知识分子,所以,知识分子就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这是小说中新一代知识分子陈十三、黑子等所面临的境地。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情况之下来反思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是很有意义的。这部小说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第二个关键词是荒原。荒原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兆寿所处的兰州,或者说兰州以西的广大西部,是整个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当年曾经是富饶的粮仓,而现在变成了荒漠。这是很怪异的一个现象。整个中国文明从西部不断地转移,最后转到了沿海地区。原来沿海是荒漠,沿海地区就是一片盐碱地,标准的荒漠。上海就是一个荒漠,现在它繁华似锦,但它繁华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西部的历史,光是周朝就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是一个文明的倒置。兆寿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在上海,写完后就回到了西部。他也在这两个地方来回穿梭。所以他写作的这段历程就是不断思考中华文明过去与未来的一个过程。他认为,在西部还保存着很多中国传统的文明,世界几大文明都曾在那里交汇,至今,那里的人们还拥有非常纯正的信仰,甚至一些萨满教的古老文化还隐约存在。他试图想让人们知道,西部虽然是物质上的荒原,但是精神上的高原。我也在想,上海如此繁华,它的内里可能是空的,这就是另一个小说的隐喻,即文化的荒原。这当然并非兆寿第一次提出的,上个世纪中期艾略特等已经发现,西方处于一片精神的荒原,现在我们也一样。越是工业文明繁华的地方,就越是精神荒芜的地方。这也是我一直在说的问题,即中国文化的危机。

这些年来,大家都在讨论一个现象,即读书问题。因为对知识分子的仇视,我们整个民族都有一种对知识分子的蔑视。即使后来强调读书,也是“知识就是力量”,是为了脱贫,似乎并不是为了精神。所以,传统中国社会中那种对读书人的崇敬完全丧失,代替这种崇敬的是对政治权力和经商的崇拜。中国人始终没有把读书培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网上有个对中国人读书的数据统计,据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是每个人每年0.7本。这是荒漠的一个表现。那么,前面说的每个每年4.6本包括什么呢?应该包括教科书在内,而且读书的大部分是孩子。成人非常焦虑,没有时间去看书。没有时间读书,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改造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社会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以致最后出现了伦理危机。比如老年人倒在路上谁也不敢去扶。这是文明应该有的景象吗?肯定不是。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文化正在荒漠化。看起来一个都市很繁华,但实际上,从整体上来讲正在荒漠化。这种精神文化的荒原正是这本书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这本书写作的重要精神背景。不理解这个,这本书你就很难理解它。

第三个就是问道。面对荒原,我们怎么办呢?这个小说的结尾很有意思:一个是年轻的教师坐飞机去了希腊,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名义,继续去西方寻找现代文明的曙光。这比“五四”之时的知识分子多了一重意义,前进了一步。而老了的知识分子夏木则跑到荒原里去流浪了。这是老子的方式。这个结尾,其实仍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选择:是回到你祖先的土地上去寻根呢,还是从西方的现代文明当中找到中国未来的出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大是大非的问题。知识分子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小说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但是,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通过这本书,通过自己个人的阅历,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找到自己的答案。

主持人:朱老师将西部的荒原与上海的繁华进行了对调,便形成一个很深刻的见解。下面我们再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郭晓林来谈谈阅读小说的感受。

郭晓林:心灵史的自我回顾与超越

< 1 23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