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一路追逐电影的“兰州梦”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4-09-14 09:01:0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金秋八月,午时金城的空气里,不时拂来些许凉意。怀揣着忐忑,在约定之时,终在下榻之处见到久仰的陈逸恒先生。许是先生是兰州人的缘故,初次见面,竟觉得有些亲切。简短的寒暄里,陈逸恒先生雄浑、低沉的独特嗓音深深地吸引了我。

专访兰州籍著名演员陈逸恒

采访陈逸恒

金秋八月,午时金城的空气里,不时拂来些许凉意。怀揣着忐忑,在约定之时,终在下榻之处见到久仰的陈逸恒先生。许是先生是兰州人的缘故,初次见面,竟觉得有些亲切。简短的寒暄里,陈逸恒先生雄浑、低沉的独特嗓音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像陈先生为大陆观众所熟知的著名演员的身份,他曾在香港TVB做配音工作15年。那些为我们这群80后儿时钟爱的武侠电视剧里,如《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便有不少他的配音。在这近15年的时间里,陈逸恒先生默默地做着“黑房子里,我和对白”的幕后工作,极少走上荧屏。

无独有偶,陈先生的父亲陈永玲(我国著名“四小名旦”之一)曾因时代因素,在35岁至50岁的整整15年黄金时期里,未能登台演戏。后来,问及陈先生毅然决然辞去配音工作再次出山的缘由,他说,“始终未能习惯香港那边的文化。正好当时在深圳拍摄《绝对权力》的蒋绍华导演找到了我。回来后,一拍就拍到了现在。”陈先生骨子里热爱拍戏,回顾过去,他说:“这一步走对了”。当谈及心中的故乡兰州时,陈逸恒先生的思绪忽然回到了20纪50年代中期。

擦不掉的兰州记忆

“土路”、“马车”、“小马灯”。

1955年,陈逸恒先生随父亲来到兰州,那时陈先生2岁。“到处都是土,都是土路,根本没有现在的马路”,这是陈先生向我们说的有关兰州的第一句话。20世纪50年代的兰州,连站台都没有,穿插于大街主道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依稀记得,在昏暗的灯光下,晚上摆摊的,都是一个个的小马灯,卖点烧鸡啊、锅盔啊什么的。”就是在那样灰暗的冷色调的兰州印象里,陈逸恒先生慢慢地长大。

那家烤羊肉串的味儿

初来兰州,陈逸恒先生的父亲在西兰京剧团(后改为“甘肃京剧团”)任主演。每当夜幕降临,戏台的坐席上,陈先生就会在奶奶或妈妈的怀抱里,看父亲在台上的“咿咿呀呀”。“戏一开,我就睡着了;戏一停,我就醒了。”陈先生犹记得,每天戏散后,父亲带着他去吃剧团对面的那家烤羊肉。“唱前不吃啦,散了戏才能吃。”想着那家烤羊肉串的味儿,陈逸恒先生儿时的时光就这样在父亲的戏声里婉转离去。

“不要票”的电影

如果说陈逸恒先生热爱演戏这行是受家庭熏陶,那么那家不收门票的电影院便是将演戏这行当植根于陈先生骨子里的那颗种子。陈先生告诉我们,“因为是剧团家属,看电影不要票。”那时放电影的地方叫京兰剧院,就是现在的东风剧院。“那里老放电影,我们这帮家属的孩子都去看,从《地雷战》、《地道战》等,到后来的《闪闪的红星》、《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特别喜欢电影。”

长大后的陈逸恒先生,一心想进入剧团。1972年,刚到工厂的陈先生,就通过了相关剧团的考试。当时甘肃省话剧团、甘肃省歌剧团、独立师文工团等都想挖走陈先生,但因父亲的缘故,都未能如愿。直到1978年,才被调入甘肃省歌剧团。“调进去后,演了几部戏,把我放到了艺校去深造。深造后触电的第一部戏是由宁夏电视台拍的《妈妈莫流泪》,分上下集,那时就激动啊。”从此陈逸恒先生就与电视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电视剧相比,陈先生更喜欢电影,“电视剧太长,不说是快餐文化,但比电影粗糙。而电影更要有琢磨和考究,其能够把我的意识和理解体现在里面,这就是电影的魅力。”终于在2013年末,陈逸恒先生拍完了其首次导演的电影《腊月的春》。

黄河水依旧奔流

喝着黄泥汤长大的兰州人

对于陈逸恒先生来说,今天的兰州一直在进步、在发展,今非昔比,唯独没有变化的就是那条养育两岸兰州人民的黄河。“我说过无数次,我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喝的真的黄河水。”陈先生说,那时没有现在的自来水,送水的人从黄河边把水打上来后,送到家里,居民用桶把水盛到缸里,满缸的黄泥汤,加上白矾沉淀后,才能饮用。“我在兰州生活了33年,我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做任何对兰州、甘肃的事情,总想回报这片土地。”

对这片土地理不清、说不明的情结

“黄河水没变,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原本的人性还保留着,就是那种质朴与豪迈。”这是让陈逸恒先生最为欣慰的。作为一个电影人,陈先生总想着为黄河两岸的百姓做些什么,希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知道,兰州积蕴丰厚的风土文化。“我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携手、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华民族传统深厚的黄河文化是挖不尽的。”

针对当下影视剧所展现出的文化流沙现象,陈逸恒先生说,“中华几千年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像岩石一样扎根很深,它不是流沙文化,像流沙一样留不住,这不只是我个人的观点。”陈先生提到,仲呈祥在2014年5月29日的《光明日报》,《展示平民中国梦的一个样本》一文中同样提及,“我们还是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民族独特的电影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倡导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电影审美观和价值观,这是最为紧要的无价之宝。”陈逸恒先生希望,当下的影视剧以引导大众爱国为己任,以歌颂中华民族英雄、传递正能量为义务,努力实现我们心中的兰州梦、甘肃梦、西部人民的梦。

适值“金鸡百花”唱响黄河之滨

陈逸恒先生此次专程赴兰,实为评审出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兰州地区的25位大众评委,他期望,这些大众评委是真正喜欢电影的,在一个月后的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能够真正说出有关电影的心里话。此次电影节来兰,必将进一步提升甘肃的文化氛围,让黄河之都的百姓看到电影的魅力,共享电影的辉煌盛典。借此次电影节,陈逸恒先生还对后进的青年电影人提出了建议,“电影艺术,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和见解,但还是希望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作为创作的第一要素。”

展示平民中国梦的一个样本

电影《腊月的春》是一部仅投入200万元的小成本影片,平实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甘肃贫困农村的“双联”故事。影片珍视中国电影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展示出一条有着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腊月的春》虽然在艺术上尚有升腾的广阔空间,但在当下却尤其值得称道。这样的影片,却因没有高票房预期而难上电影院线,难与广大观众见面。这样的值得向广大观众推荐的影片却难上电影院线,难与广大观众见面。究其缘由,是没有高票房。这个严峻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时下的票房主要对象集中在二三十岁左右的群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当然不是仅指这一群体。因此,我们还是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民族独特的电影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倡导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电影审美观和价值观,这是最为紧要的无价之宝。当下,我们切莫为了百亿票房,而在不知不觉中拱手交出了中华文化的电影审美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