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赵逵夫:甘肃西和乞巧风俗是秦人文化的遗存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依依 时间/2014-09-20 13:58:5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乞巧节”国务院批准列入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去年和今年,已经在北京举办了两届乞巧文化高峰论坛。

《西和乞巧节》   赵逵夫 主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年7月版

《西和乞巧歌》  赵子贤 整理,赵逵夫 注  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年7月版

记者:为什么乞巧风俗盛行于西和并得以传承至今?

赵逵夫: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原来也感到是一个谜。全国其他任何地方,乞巧节进行七天八夜的再没有,只有西汉水上游的西和、礼县之间这一片地方,以及靠近西和、礼县的天水西南部。比较早些的清代,清水、张川,还有陕西西部靠近甘肃的几个县也有。而这条线索大体上与秦人由现在的礼县东部、西和北部这一片秦人的发祥地向东迁徙的路线相吻合。所以我后来意识到,西和礼县一带传承了数千年的乞巧节与秦人的历史有关,是秦人文化的遗存。这一点也不是老早就认识到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礼县发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物,从此我才从中受到启发。

以后经过数十年研究,我发现织女就是秦人的先祖女修,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关于女修,《史记·秦本纪》中就有记载。牛郎,即牵牛,是指周人的祖先叔均。《山海经》中有三处提到叔均是后稷的后代。而周人又生活在现在陇东、陕西西部岐山一带,这些地后来分给秦,但也有一些周人百姓选择留下来,便融入秦人。《史记·秦本纪》中说“收周余民有之”。这样周秦文化形成交融,事实上周秦文化的交融更早。

乞巧这一习俗在西和这里留下来的原因有三:其一,这里是秦人的发祥地,留下的群体记忆最深刻;其二,这里处在蜀道上,比较封闭,受外边文化的冲击小一些;其三,在西汉水上游,天河古代就叫做汉。秦人居住在汉水的上游,所以把天上明亮的银河带也取名为“汉”是很自然的,古代也叫做银汉、天汉、星汉。今天,汉水有东汉水西汉水之分。我研究发现,在汉代以前这是一条水。《尚书·禹贡》中提到道:“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指的是西汉水的源头。因为在汉代曾发生地震形成淤塞,西汉水的部分在略阳以东堵塞了,以致西汉水流到略阳的时候朝南进入嘉陵江了,另外一条独立的水就流入长江了。

记者:请您谈谈《西和乞巧歌》编纂整理的文献意义。

赵逵夫:学术界研究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几位专家的态度可以说明。对这本书,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先生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刘锡诚先生都评价很高。乌先生在去年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上第一个主持发言,内容登在《仇池》杂志上,后来我在编注《西和乞巧歌》的时候撷取一段放在封底作为推荐语:“赵子贤老先生把光绪年间甚至更早的乞巧歌记载下来,把当时的乞巧活动记载下来进行研究,对有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要深刻得多。像这样的老一辈,他们真正和当地的百姓融为一体,一直在尽力保护着民俗中的珍贵部分。”刘锡诚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也认为《西和乞巧歌》添补了《诗经·秦风》中不充分的部分。柯杨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提到:“乞巧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该书如实地记录了许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传于当地的乞巧歌和节日活动中的有关仪式,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我们能够从中看出当时西和一带乞巧节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此外,陶立璠先生也给予本书很高的评价。

记者:请您解读一下赵先生关于西和乞巧歌作为《诗经》中“秦风余响”的观点。

赵逵夫:在这里“秦风”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意思是指《诗经》中“秦风”的那一部分;第二泛指先秦时期的秦地民歌。所谓的“余响”就是由《诗经》的“秦风”延续下来到今天的声音。可以看作秦风发展的一个结果。

记者:目前国家和地方对“西和乞巧节”这一传统民俗的保护现状怎样?

赵逵夫:总的说来国家、省、市、县都很重视。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乞巧节”国务院批准列入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去年和今年,已经在北京举办了两届乞巧文化高峰论坛。

记者:随着商业因素的参与,近年来传统的七夕被包装成“中国情人节”。对此,您有何看法?

赵逵夫:商家这么做是出于其商业利益,但我认为这么做是不合适的。“情人”在汉语词汇当中有特定的含义,就是指婚外情。在西方一些国家对婚外情不以为然,而中国历来很重视夫妻间的互相忠贞和感情专一。大量的民间故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很多悲剧、喜剧故事,都反映了这样的观念。把婚外情这种感情作为一个节日来庆贺,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是不能相容的。我们现在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但前提是不能破坏传统文化。一面呼吁弘扬传统文化,一面是直接破坏甚至摧毁性的行为,这个是不能容忍的。我不同意“中国情人节”这个提法。我曾在一些场合也阐发过这个观点,许多搞民俗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的人都同意我这个看法。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