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老兰州王华林一家人的“兰州记忆”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枯川 时间/2016-02-17 11:18:59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大约在六百年前,来自山东省历城县的王氏家族经过长途跋涉迁徙至兰州市西固城。他们与当地其他氏族兄弟很快建立了良好的邻里关系

王华林一家  

大约在六百年前,来自山东省历城县的王氏家族经过长途跋涉迁徙至兰州市西固城。他们与当地其他氏族兄弟很快建立了良好的邻里关系,大家互相帮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素农耕生活。经过六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王氏家族已建立了上千户家庭。

王华林是西固城王氏家族的一员,据他介绍,父亲那一代兄弟姐妹总共有13人,到他这一代有大姐、二姐、三哥和五妹,总共姊妹5人,如今大姐和二姐都已当了奶奶,有了自己的小孙子。春节期间,在全家团圆之际,记者来到了王华林家,仔细聆听了他们一家关于“老兰州”的记忆。

大杂院里长大的“兰州娃”

王华林出生在1962年,因家族人口多早已记不清自己是家族的第几代人,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兰州娃”。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旧址位于小南城巷2号一个不起眼的大杂院里,自打出生那天起院里就住着10户人家,每家每户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我家当时7口人挤在一个16平方的小屋内,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家才搬进了楼房。”

“虽然那时候日子过得不像现在这样餐餐有酒喝,顿顿有肉吃,但在平日里,只要谁家做了好吃的,一定先端上几盘与邻里分享,要是遇上过年过节,有亲戚串门送了好吃的,肯定也是第一时间与大家伙儿一起尝鲜。要是谁家遇上个红白喜事,那更是全院出力,都会搬出自己家里的桌椅板凳用来招待宾客,做饭的时候也是全院女同志一同帮忙下厨,好像是给自己家里办事一样。”

城市变迁留下美好童年回忆

王华林小时候听爷爷讲中山桥建于光绪年间,最早就叫兰州黄河铁桥,后来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那时候黄河两岸只有这一座桥,而且桥面都是由木板拼接而成,行人、马车、牲畜都会从桥面上通过。当然小时候冬天气候比现在寒冷,冬天的时候黄河水都是冻住的,行人们也会从冰面上穿过黄河互通南北两岸。

王华林向记者翻开老相册说道:“萃英门、广武门、双城门、安定门、南稍门……如今,这些地名在外地游客眼中仅仅是公交车站站名而已,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老兰州而言,它却包含着一代人的记忆和青春,儿时爬城墙,在城墙上呐喊、唱歌、抽陀螺、打土疙瘩仗……这些都是最美好的回忆。可惜,这些旧址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旧城的改造,都渐渐地消失甚至不见踪影,到现在只是在原址处立上了一块刻有原址名称和典故的纪念牌。”

老兰州的年是这样过的

“和其他地方一样,老兰州人过年有很多讲究,一过农历腊月十六,便开始忙着办年货了,给家里的小孩子买套新衣是必不可少的,农村养鸡养羊的也会杀鸡宰羊准备过年。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就要开始全家大扫除,预示着扫去今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风调雨顺。兰州人把除夕夜称之为三十晚上,小时候住在大杂院里,到了三十那天家里的长辈都会早早地起来将院落清扫一遍,然后就开始擦洗大门贴对联。”王华林说道。

“过了年三十,从正月初一开始便是走亲访友的时间,初一看舅舅,初二回娘家,传统礼制是不能乱了的,但在兰州俗语有‘七不进、八不出’这个说法,意思是初七初八两天都不能走亲访友互相串门,所以这两天需要待在家里休息。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除了猜灯谜和吃自己家做的手滚元宵以外,兰州人还要三五成群地出门点起高高的火堆,人们从火堆上跨过去,预示着新的一年更加平安幸福,过完十五就意味着年已过完,人们便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王华林觉得,这一切老兰州的记忆穿越了百年的家族历史,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大杂院和早已不复存在的老城门,永远连接着自己对家、对兰州、对奔腾不息的悠悠黄河美好的回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