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黄河母亲》雕塑、柳合山堂晋级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超 时间/2016-06-30 09:19:3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甘肃省政府正式公布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96处,其中包括古遗址23处、古墓葬6处、古建筑41处,石窟寺及石窟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其他3处。

古色古香的柳合山堂堂屋  

如果说,日前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只是展示了我省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

那么近日刚刚发布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则标志着我省文物工作已经正式全面开启了新局面。为此,记者采访了我省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市民,就我市《黄河母亲》雕塑、柳合山堂晋级第八批省保的深远意义,以及如何让甘肃文物“活”起来进行了深入解读。

文物保护成果要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日前,甘肃省政府正式公布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96处,其中包括古遗址23处、古墓葬6处、古建筑41处,石窟寺及石窟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4处,其他3处。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人民政府(含原省人民委员会)分别于1957年、1959年、1962年、1981年、1993年、2003年和2011年先后公布了七批共计6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除部分已陆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实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7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其中7处并入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556处,而我市此次共有黄河母亲雕塑、柳合山堂民居、金塔巷铁柱宫等5处升格。

据了解,从2016年2月起省文物局结合前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根据文物普查成果,统筹考虑全省文物资源禀赋、保护状况、价值特征、类型特点、时代分布等因素,组织开展了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在各市州文物部门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业机构初核、专家复核评审等程序完成了申报遴选。根据申报要求,除嘉峪关市外的13个市州共申报文物点322处。

随后,省文物局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初核,遴选出保存相对完好、价值研究到位、内涵阐述清晰的文物点172处。在此基础上,还组织专家组对初核遴选出的文物点进行复核评审,通过分类投票的方式,遴选出96处文物点作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并报请省政府将这96处文物点核定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是《文物保护法》对各级政府落实文物保护责任的基本要求。”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告诉记者:“核定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既是省政府对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必要基础。我们将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力求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黄河母亲”晋级彰显陇原文保新态度

此次新公布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两当兵变旧址、《黄河母亲》塑像、靖远黄河铁桥等反映革命斗争与红军长征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建设成就的不可移动文物占了较大比重,尤其是仅有30年历史的《黄河母亲》也与留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物遗址一同晋级,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及兰州百姓的高度关注。

“在此次新公布的全省90多处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里,《黄河母亲》是在时代历程中和大家最接近的一处,具有极其特别的意义,体现了甘肃文物保护工作对新时期历史发展中重要物证进行保护的态度和决心。”马玉萍告诉记者:“国家文物局也有明确的要求,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以来历史变迁的文物和物证要注意收集和保管、保护。黄河母亲雕塑大家都很熟悉,1986年落成至今已经过了整整30年,但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能够明白30年的东西怎么能成为文物?”

“实际上,《黄河母亲》作为兰州市的一个城标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件雕塑作品。”她说:“因为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而黄河文明又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都为城市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于是,这件精美且意义深远、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雕塑,便与兰州这座城市有了无法分割的关系。”

马玉萍表示:“《黄河母亲》不同于一般的雕塑,无论是内容还是意义都与黄河文化紧密相关,几十年来已经得到了兰州百姓和全国各地游客内心的认同,已经和兰州的城市文化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是反映城市变迁和黄河文化十分重要的城雕作品,不仅蕴含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还是科学价值都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

“新身份”让保护规格全面提升

衡量一件文物是不是达到某一个保护级别时,艺术、历史、科学三大价值是最首要考虑的,而时代久远也并不一定是历史意义重大的唯一标准,更要符合时代的需求且能够代表时代的变迁,而黄河母亲雕塑的晋级也正是标志着我省文物资质的认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件雕塑从设计到雕刻再到落成,期间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且,这件雕塑不仅会伴随我们的城市30年,还将伴随我们60年、100年甚至更加久远,已经成为了黄河与城市密不可分的重要标志,所以需要让它得到更好更完善的保护。”马玉萍说:“需要说明的是,黄河母亲雕塑上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已经不同于一般的雕塑作品,对其保护、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规范,需要严格按照‘省保’的要求执行。”

“首先是不能轻易移动、拆除,如果受到任何破坏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是过去很可能只是治安处罚条例方面简单的追究;同时,也对兰州市提出了更高的管理保护要求,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对待,比如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任何涉及、影响到范围内的工程项目都需要报批;游客管理上也不同于过去,需要采取设置提示性围栏、设立‘省保’标识等诸多保护措施,个别游客的攀登、脚踏等不文明行为以及有可能令雕塑受到破坏的行为都需要预防并制止。”有了马玉萍的解读和提醒,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真切地了解到晋级“省保”的重要性,这对于已历经30年风雨的《黄河母亲》来说,各种有法可依的呵护无疑是一件幸事。

经得住岁月考验的才能成为历史性标志。水车、铁桥、黄河母亲是所有游客到兰州必须要去合影留念的地方,因为这是兰州的文化符号、历史标签。她说:“此次‘省保’地位的确定不仅更加有利于扩大《黄河母亲》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其承载的厚重黄河文化在市民、游客中产生的心灵共鸣,还将进一步扩大兰州乃至甘肃的对外文化影响力,深化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丝路明珠城市的包容、发展、与时俱进。”

“柳合山堂”升格助力兰州历史文化传承

此次公布的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超过四成为古建筑,这是甘肃省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加速、加大城乡建筑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实际举措。2009年3月17日,本报曾以《百年民居现身“柳合山堂”记载金城传奇商史》为题,对当时位于我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五星坪的柳合山堂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文物部门的高度关注,省内专家数次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7年后这处古色古香、保留完好的老民居,也正式登上第八批“省保”榜单。

柳合山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清代陕西著名儒商柳兆甲驻兰州的私宅。原位于城关区柏树巷,上世纪五十年代迁建现址,由后裔居住使用。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90平方米。坐东朝西,四合五天井,三堂五厦,由堂屋、耳房、厢房、倒座、门厅组成。整组建筑布局合理,尺度比例适宜,工艺精湛,是这一时期民居建筑的杰作和代表,对研究晚清时期兰州的商贸史、民居建筑特征、建筑文化及工艺技术有重要价值。2014年,被七里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柳合山堂虽然是搬迁的民居,但院子整体保留的还是非常不错。”马玉萍说:“从历史发展来说,移民城市的特质让兰州不能像有些南方古镇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保留鲜明的建筑特色,多民族的交融交汇必然使得建筑的个性化特征相对较少。特别是,兰州地区本身能够留存下来的建筑也非常少,而像柳合山堂这样能代表当时建筑特色、能反映出兰州建筑文化底蕴的已经很少很少。所以,将其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就是为了让其更好的传承兰州历史文化,这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手段,如果不按照具体情况赋予其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很多文物建筑将有可能在下一步的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地产开发中受到破坏,受到潜在风险的威胁。”马玉萍强调:“柳合山堂保留的非常完整,在晋级省保后会使其更好的保护留存下去,进而使其更好的反映兰州地区的特色建筑风貌,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再加上,柳合山堂不光是留下了房子,还完好保留了当年诸多家具及生活用品,还有很多对家族传承历史重要的资料和史料,这无形中在建筑形式之外赋予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马玉萍建议:“这些建筑与资料的完好保留十分难能可贵,将来如果能够结合起来进行专题展出一定非常不错。这样可以让更多人通过柳合山堂这么一处雅致、独特的百年民居,能够真切了解、感受到一个历史阶段里兰州的历史风貌、人文情怀以及文化的变迁,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些成果都得益于房子主人后代的保护意识非常强,不仅对建筑悉心呵护、完好保存,更注重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很多年坚持做了大量的工作。”

甘肃文物在国际学术平台发声

马玉萍说:“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习总书记多次提出了关于历史文物保护的一系列要求,比如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让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让藏在深闺里文物都活起来;比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大家不仅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要记得住乡愁。”

她说:“这些重要的文物保护理念,都已经成为了甘肃文物工作的核心宗旨,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文物工作中要更好的强化利用,让文物价值发挥出更好的社会作用。这更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经济价值,因为经济价值只是文物价值的一部分内容,而且也不是所有文物都需要发挥经济价值。”

据了解,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选调甘肃精品文物参加了国家文物局在法国、美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重要展览,在多个国家举办了以敦煌艺术、丝绸之路文明为主题的文物外展12个。特别是,近期在美国举办的“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和在台湾举办的“大秦文化特展”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珍贵文物在国内外的亮相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极大的扩大了甘肃省的文化影响力。”马玉萍说:“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是接下来甘肃文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省文博单位已与美、俄、英、日等国相关机构在石窟保护、考古研究等领域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合作,举办了多次敦煌论坛及简牍学、早期秦文化等国际学术会议,我省文物系统专家学者也在广泛参加各类国际性学术活动,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发出了‘甘肃声音’。”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