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向赵晓琨(右)出具捐款票据。
6年前,兰州晨报曾独家报道了一位名叫赵晓琨的普通人,他从2006年开始,每月到省慈善总会捐助100元的善举,当时,他已坚持了4年多。如今,已十多年过去了,他还在坚持吗?带着疑问,记者再度走访了省慈善总会,当得到肯定的答案时,那份感动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这几天孩子生病住院,一直在医院照看孩子,所以拖到今天才来缴‘欠款’!”
记者在省慈善总会见到了赵晓琨,不高的个子,朴实而憨厚的笑容。随后,他将100元善款交到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张潇月的手中。这个场景已重复十余年,素不相识的赵晓琨和张潇月,如今已成了朋友,彼此间亲切而随意。
赵晓琨不善言辞,见到记者时,他竟有点难为情。“这几天孩子生病住院,一直在医院照看孩子,所以拖到今天才来缴‘欠款’!”赵晓琨歉意地说道。
记者注意到,赵晓琨用的词竟然是“欠款”,这很是令人诧异。对此,赵晓琨解释,这些年他已习惯每个月来捐款,感觉捐款这事已是他的一个义务,如果哪个月落下了,反而觉得不自在,总感觉亏欠了什么,这也就是他所谓“欠款”的缘由。
“一件事做得久了感觉就习惯了,不做反而心中空荡荡的。”
十余年的坚持,赵晓琨也步入不惑之年。他结了婚,生了子,成了一位肩头扛着沉甸甸责任的丈夫、父亲。当记者问到这么多年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时,赵晓琨给的答案却是:“其实,一件事做得久了感觉就习惯了,不做反而心中空荡荡的,总感觉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
在赵晓琨的述说中,捐款这件事,自始至终他并没有设什么宏伟目标,刚开始可以说是一时兴起,后来,这件事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就持续到了现在。十年如一日的捐款,好多人都感觉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坚持,然而,在赵晓琨的述说中,却被他说得随性而平淡无奇。
“这让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内心有一种满足,宁静而平和。”
“这些年你收获了什么?”或许跟很多人的想法一样,记者还是问到了横在心中的这个疑惑,这让赵晓琨一时有点语塞,在稍微停顿后,他说:“我感觉这些年的捐款,我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做何理解。
“这些年,通过捐款我渐渐了解了慈善事业,在省慈善总会无数的捐款人当中,我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每月捐100元,虽然捐了十多年了,但算下来,也就捐了1万多,跟好多爱心人士相比,这微不足道。虽然我捐的钱并不多,但也是在做好事,这让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内心有一种满足,宁静而平和,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收获。”赵晓琨说。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
“你身边的亲戚朋友怎么看这件事?”记者问道。对此,赵晓琨说:“其实,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也没去说,所以身边的朋友大多并不知道这件事。一些知道的朋友觉得我每月捐100元钱,而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身边的人心态明显变了,朋友们也开始支持我,虽然我们做得微不足道,但至少我们尽了一份力!”
赵晓琨的事,让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张和平很是动情:“赵晓琨的事,让我非常感动,他的经济状况并不优越,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但他十几年如一日,能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捐款,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些捐款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么多年坚持下来,赵晓琨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更多的想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