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伯璟打造的纪录片《金城兰州2》的主题歌《金城兰州》走红朋友圈,许多在各地的兰州人以及在兰州生活过的朋友,都纷纷转发和留言,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思念。从8月2日网易云音乐首播开始,兰州因这首民谣的热播而再次备受关注,让城市与音乐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相互推动,相互影响。截至8月7日,仅网易云音乐MV播放量就超过20万,评论数接近7000,再加上其他播放平台,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播放数量已接近百万。
“我该怎样歌唱你,清晨里的金城兰州”,在许多兰州人的口中被反复哼唱着,可以说,关于兰州的众多歌曲中,这是近年来传播量、话题性、关注度比较高的一首。许多网友因为这首歌而唤起关于这座城市的美好记忆,极大地拉近了内心与兰州的距离。
近年来,民谣对于一座城市的传播力度大幅增加,加上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成都、南京、大理、丽江等城市,都因为相关歌曲而带动旅游发展,成为著名的“网红”城市。同样,作为一片培育民谣的沃土,兰州在互联网上的影响持续发酵,野孩子的《黄河谣》、低苦艾的《兰州兰州》、宋冬野的《董小姐》,都达到了类似的效果。甘肃因其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许多人尊敬和向往的地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杂志《读者》等,都极大提升了甘肃的知名度,许多人因为这些作品而知道兰州、走进甘肃。2015年由甘肃省推出、北京伯璟制作的纪录片《河西走廊》,豆瓣评分高达9.6分,一些视频网站上的评分甚至达到9.9分,成为近年来受观众喜爱的纪录片作品之一,不仅甘肃人观看后感觉到十分自豪,许多外地观众也因这部作品而专程来到甘肃,著名作曲家雅尼为此创作的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更是被广泛传播,成为甘肃许多地方旅游宣传的背景音乐。
通过民谣《金城兰州》,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一是名人效应。《金城兰州》三位主唱分别是老狼、李志和张玮玮,老狼是中国校园民谣的代表性人物;李志是南方民谣的领军人物,也是这几年比较火的民谣歌手;张玮玮出生在甘肃,是西北民谣的优秀代表,他将甘肃民间音乐与流行民谣进行有益的结合。这三位歌手在听众中有很强的美誉度,他们的粉丝对提升这首歌的关注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让与兰州没有交集的人,也产生一种认可感,比如网友“顽鲸”就在留言中说,“好喜欢这首歌,听完特想去兰州看看”。二是全国视野。这首《金城兰州》虽然点出了牛肉面、兰州大学、黄河边、夜市等标志,但分别从几个年代和视角进行多维度阐释,极大地扩大了它的传播半径,不仅兰州本地人觉得亲切,更让许多在兰州生活过的人感到一种情感的共鸣。这首歌里面,老狼讲述了自己1993年来兰州时的感受,“天空晴朗,我的内心也一样”,李志表达了自己2001年的兰州印象,“月亮像爱一样穿透皮肤”,张玮玮作为甘肃本土音乐人深情表白“亲爱的朋友,你们闻到那些我喜欢的味道了吗”,共同构成了一种交响般的多重空间,一层层抵达内心深处,激起情感共鸣的浪花。其实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文艺作品,在充满高度情感认可的基础上,用全国视野来重新梳理和打量,确实更有利于广泛的传播,对于甘肃来说,尤其需要这种全国视野的推介。三是精神气质。歌曲《金城兰州》的精神气质是舒缓的,是娓娓道来的,是完全站在普通人的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歌唱,看起来平淡如水但十分耐听,充满回味,三位主创没有刻意去拔高和讴歌,反而正是这种自我主观印象,让听众很自然地产生亲近感,有网友说,“这首歌听过一次便难以忘怀,仿佛双耳灌进了秋风和黄河”,还有网友说,“兰州跟民谣一样,是平淡的、孤独的、安静的、低调的,但是越琢磨,越有味道”。四是立体建构。这首民谣是纪录片《金城兰州2》的主题歌,《金城兰州1》在2016年播出后,就备受兰州市民好评,兰州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四集纪录片中得到高度浓缩。《金城兰州2》聚焦兰州近代和当代故事,其中有兰州一中、西北师大、兰州大学、《丝路花雨》《读者》、中科院兰州分院等故事,和当下贴得更近,民谣《金城兰州》MV中有许多纪录片中的镜头,其中许多都是改革开放后兰州人的生活场景,它们和歌曲构成了一种互文关系,这种立体综合性的建构,让音乐变得更有支点,妥帖、温暖而真切,特别是MV最后,各地人表达对兰州的思念和热爱,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有一位网友就认为,“或许没有哪一首民谣可以真正涵盖一座城市,但它可能是你爱上一座城市的理由”。
通过纪录片《河西走廊》《金城兰州》,以及民谣《金城兰州》,我们可以更直观和真切地发现,鲜明动人的文艺作品,可以达到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增强辨识度和传播力、增强美誉度和吸引力的多重效果。这首民谣不是一个个例和孤证,其创作经验完全可以被借鉴。“大块假我以文章”,绚丽甘肃,期待着炫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