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成就振奋人心,历史使命催人奋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方向,为全省文旅人走好新时代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赶考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
盘点文旅融合三年,是甘肃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三年,也是甘肃文旅人奋发有为、后发赶超的三年。全省广大文化旅游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统揽全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机遇意识,定了就干,马上就办,战疫情、强复产,促融合、提质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甘肃先后荣登《孤独星球》“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首和《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一会一节”被文旅部誉为“文旅融合典范”;“一部手机游甘肃”荣获第四届中国文旅产业巅峰大会文化和旅游产业年度突出贡献奖;“丰收了·游甘肃”获得“2018中国旅游影响力营销推广活动Top10”大奖和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案例;《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宣传片获得“2019年度博鳌国际旅游奖年度宣传片榜(形象片榜)”大奖并入选首届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甘肃省荣获“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臻选自驾旅游目的地”;甘肃文旅“环西部火车游”主题推广营销活动获得“2020年度中国文旅营销创新典范”;嘉峪关市、敦煌市、崆峒区成功创建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丝路花雨》《彩虹之路》等6部舞台艺术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项目;甘南旅游扶贫减贫模式入围联合国世界旅游减贫典型案例;甘肃省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复工复产复业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文旅领域纾困惠企先进经验做法名单;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扎尕那景区旅游扶贫、甘肃银行创新模式破解“又见敦煌”项目融资难题典型经验入选“文化、旅游与金融合作优秀案例”……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甘肃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转型跨越的辉煌篇章,诠释了全省文旅行业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彰显了文旅铁军敢打敢拼的坚韧毅志和勇毅奋进的工作作风。
文旅融合实现了诗与远方的“幸福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8年10月,顺应机构改革,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组建,文旅系统干部职工备感振奋。三年来,甘肃省文旅厅顺应文旅融合发展大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来定位,提出了“文化旅游强省”发展战略,突出“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工作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机构改革,做到了思想高度统一,机构有机整合,人员统配到位,工作相互融合,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了从“物理反应”向“化学反应”的转变。全省已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9家,卓尼县、麦积区等20县区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兰州市榆中县马坡乡、临夏州永靖县太极镇等27个小镇荣获“甘肃特色气候小镇”称号;金昌市建立了“青少年航天科普基地”,敦煌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授予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敦煌市成为中国会奖旅游城市联盟之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入选2021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打造了一批国内外旅游精品线路,公布了一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了一批国家乡村旅游示范村,研发了一批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创建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造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丝绸之路露营大会等体育旅游品牌,融合发展势头明显,人民对满足文化旅游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兰州市城关区、皋兰县,甘南州舟曲县荣膺“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排行榜单。“十三五”期间,甘肃文旅产业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保持了整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度攀升。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95.4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53.5%和182.8%,年均分别增长24.4%和28.8%。
产业引领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
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甘肃绿色发展崛起十大绿色生态首位产业来培育,精心谋划“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走景区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区域联动化、市场一体化发展路子。全省已形成河西五市、陇东南五市和沿黄四市(州)三大板块联动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格局。突出公共服务,盘活演艺资源,培育新型文化产业业态。扎实推进文化旅游18项重点工程和5项标志性工程,实现了《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经典剧目驻场常态化演出。建成了敦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定西浩瀚文化产业园、张掖民乐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文化综合体投入运营。甘肃嘉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通过文旅部动漫企业认定。兰州、张掖、酒泉被文旅部确定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兰州老街、敦煌夜市特色商业街、嘉峪关·关城景区三个景区入选第一批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着力把文旅康养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度挖掘甘肃中医药资源,谋划实施文旅康养倍增行动,制定了《全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倍增计划》,编印了《甘肃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一本账》,建立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任务清单,全省已注册经营文旅康养企业50家,谋划储备文旅康养重点投资项目316个,总投资2643.96亿元。三年来,补助文旅项目235个,资金达9775万元。甘肃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现,各项业务工作亮点频频,文旅扶贫成效明显,文化和旅游节会荣获全国大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旅游厕所革命位居全国前列,宣传营销成效显著,艺术创作展演好戏连台,市场综合执法监管有序规范。
项目驱动积蓄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抓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甘肃省文旅系统牢固树立事业靠产业、产业靠企业、企业靠项目的理念,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组织先后召开了全省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全省文旅产业“六稳”“六保”座谈会、全省文旅企业家座谈会,强化文旅产业和企业政策宣传,编印了《支持文旅企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分区、分类指导文旅企业有序做好复工复产。成立了甘肃文旅企业家俱乐部,组织创办了“甘肃文旅企业家俱乐部之声”专栏,刊发文章30余期,倡议动员全省文旅企业、文旅系统干部向陇南暴洪灾害捐款300万元。建立了全省文化旅游企业基础信息库,汇编了《甘肃省文化旅游企业名录》,录入文旅企业5141家。坚持招大引强,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放管服”“不来即享”政策措施,主动加强同新奥集团、复星集团、中旅集团、泰康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大型企业的洽谈对接,编印了《2021年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册基本账》,推出了529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立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动态机制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制定了《2021年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库》,2021年全省储备文旅产业发展重点项目471个,总投资2934.39亿元。积极争取临夏砖雕文化艺术产业园等12个项目纳入了文旅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等6家单位投融资支持范围;13个项目列入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国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项目库;张掖七彩丹霞流沙河景区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等15个项目争取开发性金融支持,掀起了全省上下铺天盖地大抓文旅项目建设的热潮。全省建成了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兰州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有影响的文旅融合项目,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武威雷台文旅综合体、金昌火星1号等一批省列重点建设项目全面铺开,项目投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干字当头绘就文旅产业发展“同心圆”
文旅融合有我,产业发展当先。甘肃省文旅厅坚持定了就干、马上就办,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时代答卷,吹响了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的“集结号”,研究制定了《甘肃抢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关于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大力促进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意见》等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文件,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挂帅的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市县层层成立了党政领导牵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省旅游产业资金增加到3亿元,举全省之力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综合统筹职能明显增强,产业地位大幅提升。设立文旅商品培育资金,研发推出了“甘味”系列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支持参加国内文旅商品各类大赛,2010年来累计为获得全国、全省文旅商品大赛商品研发企业发放奖金500多万元,打造了“敦煌故事”“东方密语”等一批特色文旅商品品牌。全省文化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数量达到1500种以上。先后举办了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大会、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活动、全国“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等国字号活动,建立了“政治账”“明白账”“一本账”,研究制定了“十四五”文旅发展系列规划,按照“平台引领、三圈拓展、四带示范”文旅产业布局,构建敦煌文化制高点,打造丝路旅游枢纽站,推进文化铸魂、旅游为民,点上“播种”,节节“开花”,干群同心,绘就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发展“蓝图”。
启航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作为新时代甘肃文旅“追梦人”,将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一带一路”、新一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机遇,在打造文旅铁军、建设模范部门上用情,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上着力,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上突破,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产业提质增效,把“十四五”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持续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奋力续写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