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快看】民勤:科学治沙播撒绿色希望

来源/ 来源:新甘肃 作者/ 时间/2022-04-14 23:36:48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潘进东

春日的暖阳下,民勤县昌宁镇四方墩和大海子义务压沙植树现场,干部群众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搭档,挥锹铲土、挖坑栽苗、提桶浇水,一棵棵新栽植的梭梭苗展现出勃勃生机。

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马俊河说:“我们每年春秋季都会组织全国的志愿者到民勤来压沙种梭梭,今年计划种植梭梭5000亩。”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多年来,民勤将防沙治沙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把防沙治沙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持之以恒地开展干部职工义务秋季压沙和春季造林活动。

同时,结合全县生态保护实际,科学编制防沙治沙规划及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等地区的治理规划,把防沙治沙的重点放在绿洲西部和北部风沙线,把造林绿化的重点放在沿边沙区和生态脆弱区,把林产业的重点放在绿洲内部和沿沙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力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截至目前,民勤县全县人工造林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130万亩,封育天然沙化植被325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8.28%。

如今的青土湖,水位上升,波光粼粼,不时有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游弋。至2021年,青土湖水面达到26.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

在治沙的同时,民勤县还大力发展沙产业,促进生态脱贫和产业致富。近年来,民勤县鼓励发展以红枣、枸杞、酿酒葡萄、桃、杏、李为主的经济林和以肉苁蓉为主的沙生药用植物,打造沙生药材示范基地11万亩,培育林业加工企业12家,家庭林场50家,各类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60家治沙专业队伍(公司)全程参与生态建设,形成了治沙与增水的良性互动,以沙漠景观,生态治理成果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业悄然兴起,成为沙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农民何德荣承包了青土湖的梭梭沙地,他说:“我们承包的沙地是免费的,在树下种植肉苁蓉来发展沙产业,肉苁蓉的价格在每公斤140至150元之间。”

据统计,2017年以来民勤县直接和间接从事压沙造林和沙产业的群众达到11.4万人,实现总产值3.22亿元,全县农村居民收入达到11250元,比以前净增6032元,其中来自沙产业、工程压沙的收入占比达到36%。

如今,民勤的治沙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任意扩大绿洲面积,而是根据水资源承载量决定生态建设规模,实现人沙和谐。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