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田野焕发新活力——临夏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综述

来源/ 来源:民族日报 作者/ 时间/2022-05-09 17:46:05

五月的临夏,绿意浓浓,一派生机勃勃。

行走在乡间田野,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连片的产业基地,随处可感受到农业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

图片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全州打响了一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打造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等特色种植业百亿级产业,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广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收入大幅增长,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聚焦产业 选准调整方向

沿黄河、大夏河、洮河—广通河流域,覆盖临夏县北塬及南部灌溉区、临夏市郊区、永靖县川塬、兰郎公路沿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工人们忙着浇水、间苗、定苗,一派忙碌景象;

图片

沿太子山麓一带二阴地区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菌棒长势喜人;

东乡、永靖、广河、积石山、康乐、和政、临夏县等干旱半干旱山区玉米、马铃薯田地里,农民们忙着播种、除草……

图片

近年来,我州按照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培育优势产业,特色种植业规模逐渐变大,尤其是食用菌产业从2015年的不足500亩,发展到2021年的3.38万亩;金银花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5.5万亩的规模;2020年,特色产业面积新增88.11万亩,2021年全州完成特色种植面积172.71万亩。

政策激励 加快发展速度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按照《临夏州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临夏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我州把有效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的50%以上重点用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各县市集中资源资金向产业结构调整倾斜,加大优惠奖补政策落实力度,2021年累计投入资金5.38亿元,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资金保障。

加大保险力度,提供风险保障。积极组织各县市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参保对象分布,衔接金融保险机构上报农业保险计划,将主要特色产业全部纳入到保险范围,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把特色产业风险降到最低,守住农民增收的最后一道防线。

图片

狠抓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我州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服务的开展,强化科技服务和指导,围绕食用菌、高原夏菜、中药材、设施农业生产以及草料加工、圈舍建设、疫病防疫等重点,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民,为实现食用菌中药材蔬菜百亿级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通过财政补助、项目扶持、宣传引导等办法,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投身特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州营造出人人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人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浓厚氛围。

注重品牌建设 激发发展活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打造培育了一批如永靖樱桃西红柿、关山百合、和政辣椒、和仙菇等在全省站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农产品品牌。和政啤特果、刘家峡草莓、临夏市情定慧丰蔬菜、临夏县天池莓、叶青草莓入选“甘味”农产品目录,不断提升了临夏特色农产品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图片

此外,为了打通农产品销路,形成更加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我州积极采取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动员网红、带货达人等在电商店铺进行线上销售;不断促进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和中央企业帮扶消费;组织各经营主体与流通商、批发市场、生鲜超市、企事业单位食堂、连锁酒店等稳定合作,初步形成了稳定的供销关系,让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临夏,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我州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名号越来越响亮。

图片

特色产业种植使农户收入大增,许多种植户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信心满满。

举目望去,临夏大地涌动着农业发展的新活力,演绎着一个个乡村振兴的新故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不久的将来,“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记者:刘红红  配图:新媒体编辑部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