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平子镇程家村甘肃花宝湾核桃产业开发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曹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剑南 周玉兰 安志鹏 闵媛 李永萍
行走在宁县广袤的黄土塬上,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富有特色的产业、焕然一新的乡村、带头致富的农产品电商……
近年来,宁县多管齐下,因地制宜,“激活”了当地中药材产业,促进了当地百姓增收。
在新庄镇坳王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簇簇芍药、刺玫瑰、小月季、紫苏长势正好,散发着中草药特有的清香。
“这块地种植的是党参,旁边那块地种的是牛籽,面积最大那块是柴胡……经过示范种植筛选,目前基地种植有16种中草药,这两年,柴胡销售得最好。”宁县益翠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美元介绍道。“我们基本上采用玉米套种柴胡模式,不仅实现了种粮种药两不误,还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土地收益大大提升了。”
据了解,自2020年开始,合作社带领群众采取玉米套种模式种植药材,当年农户卖玉米每亩净利润1415元,次年,农户卖柴胡每亩净利润3800元。
来自太昌镇苟家村的中药材种植户苟友鹏一早就来到基地务工,在这里,他边务工边学习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中药材,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农闲时我们就来合作社务工,收入也不错。”苟友鹏笑着说。
“今年还要建个中药材加工厂,争取把种植、培训、科研、仓储、加工、游览合为一体,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地。”谈及未来的前景,任美元充满信心。
农业产业的发展催生了电商的兴起。
在平子镇程家村,记者见到了做电商的袁忠刚。
袁忠刚是甘肃花宝湾核桃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2008年大学毕业回到村里,开始种植核桃树,几年后“植”出了村里的核桃产业。之后,他把家乡的农产品“挂”上网,销往全国各地。随着销量上升,“花宝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去年,公司成为县里的龙头企业之一。
核桃取仁、红枣去核、枣夹核桃、封口、包装、转运……正在指导工人们干活的袁忠刚告诉记者:“现在从事电商的人越来越多了,大伙儿通过对电商模式的不断探索,拓宽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为了进一步打响宁县农产品品牌,去年袁忠刚联合30多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种植、销售的企业及合作社,共同发起成立了宁县电子商务商会,希望以商会的形式加强交流,共同提高电商能力。
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要产业兴,还要农村美。
记者一行来到早胜镇南北村,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上,随处可见农舍院墙上的彩色绘画、色彩斑斓的围栏、新颖别致的标识路牌……
南北村党支部书记刘兴平介绍说,曾经的南北村,农户门前屋后乱堆乱放、村内残垣断壁、垃圾乱扔乱倒。
乡村美景的背后,是宁县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提升。
刘兴平说,为改变村容村貌,南北村村委干部、村支部党员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做在前、带头干,清洁环境、完善设施,在搞好村里净化、绿化的同时,借用废弃木柴做成围栏、利用废弃物品打造小景观,实现了一点点的蜕变。
南北村的变化让当地村民笑开颜。刘兴平说:“现在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很高,谁也不愿意破坏,人人都成了村容村貌的维护者和监督员。”
产业发展了,村容变美了,收入增加了。
记者所到之处,人们话乡村振兴前景,谈家里生活变化,满怀期待、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