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治城再考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2-06-11 11:55:08

【摘要】本文依据文献资料、文物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和当代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重新探讨西汉时期安定郡临泾、安武县治城位置县城的具体地理位置,认为西汉时期安定郡临泾县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洪河川南岸的川口遗址,而安武县治在同一流域的镇原县平泉镇麻王村的民乐遗址。从而同意《中国历史地图集》关于临泾、安武两县治城方位的标注,并为之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进行佐证,进一步印证其位置的正确性。

 【关键词】西汉;临泾县;安武县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安定郡临泾县、安武县的治城位置标注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境内洪河流域(图 1《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①但因地图并未公布与之相关的考证依据,所以很难知道具体是那一座古城遗址。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物考古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对镇原境内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的治城位置进行重新探究,以期系统地复原西汉时期两县治城的空间分布原貌。

①谭其骧 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33-34页。

图1《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西汉安定郡临泾、安武县

一、临泾县治城

《汉书·地理志》载:“安定郡,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县二十一:高平……临泾……”颜师古注:“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①只列县名,属安定郡。《续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八城,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临泾……”②此处临泾县为安定郡治地。依《汉书·地理志》叙述体例,首列之属县即为郡治所在地,则西汉时安定郡治不在临泾县,东汉时才把郡治迁到临泾县。《魏书·地形志》载“泾州,治临泾城。领郡六,县十七。安定郡,汉武帝置,太和十一年罢石堂郡,以其县属。领县五。安定,前汉属,后汉、晋罢,后复,有铜城。临泾,二汉、晋属。有洪城。”③泾州治所在临泾县,安定郡治安定县,临泾为两汉、晋旧县,且在洪河有古城。以上资料均没有临泾城的具体方位,对西汉临泾县城具体位置,唐以后的文献资料记载不一,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西汉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泾州”条载:“临泾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旧县,属安定郡。

①《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八上,(汉)班固 撰,(唐)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5页。

②《续汉书·郡国志》,(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注,见《后汉书》《志》第二三《郡国》五,(南朝宋)范晔 撰,(唐)李贤 等 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19页。

③《魏书》卷一六○下《地形志》二下第七,(北齐)魏收 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18页。

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秋谷县,取县内湫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①这段文字说明唐代的临泾县在彭阳川(今茹河川)彭阳县城附近,县界不但保持了汉代临泾县的本土,还兼有汉代四个县的全部或部分地域,隋大业元年,县治迁移,此处改名湫谷县,大业十二年又恢复临泾县。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平凉府·镇原县》载:“安定郡,汉郡也,领临泾等县七。临泾,今平凉府镇原县东六十里,有故城。”②《嘉庆重修一统志·泾州直隶州》一“古迹”条载:“临泾城,在县西二里。《平凉府志》:‘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按:镇原县,本古临泾地,历代诸志可考。”③笔者认为此处所引明代《平凉府志》记载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是有一定道理的。王仲荤《北周地理志》“泾州”条:“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五十里。”④《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临泾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字镇。东汉为安定郡郡治。《后汉书·刘玄传》载:建武元年(25),方望与安陵人弓林,乃于长安求得(定安公)婴,将至泾临居立之,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东汉移安定郡治此。北魏后废。”⑤以上表明西汉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字镇,而且东汉安定郡治也在此,东汉初安定郡发生的方望与弓林拥戴定安公婴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西汉、东汉临泾县城明确标注在今镇原县东南洪河川,将东汉安定郡治同标于此。⑥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泾州条”,(唐)李吉甫 撰,贺次君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7 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八《陕西·平凉府·镇原县》,(清)顾祖禹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1998年,第409页。

③《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七二《泾州直隶州》一“古迹”条,(清)穆彰阿、潘锡恩 等编,见《四部丛刊续编·史部》(第十六册),第10页。

④王仲荦 著《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78-79页。

⑤史为乐 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9页。

⑥谭其骧 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33-34页。

笔者为了印证以上材料,多次到镇原县屯字镇、南川乡境内的洪河流域两岸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了10多处汉代遗址。经过现场勘察,只有在镇原县东南五十里的屯字镇川口村的洪河南岸二级台地上发现大量汉代文物标本。“二普”资料记载川口遗址发现大面积仰韶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陶器残片,属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三普”调查时,在额头山半山腰暴露几座墓葬,出土汉代灰陶罐、五铢钱、铜镜、金筷子等文物。20世纪70年代在修农田和深挖灌溉渠道时,发现地下有1 米厚的瓦砾层。现在水渠断面还暴露大量秦汉陶片、绳纹筒瓦、板瓦、瓦当、回纹砖等器物残片。遗址西面断崖上暴露大量新石器时代和汉代灰坑,说明此遗址既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又是汉代遗址。加之此处恰好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临泾县标注的位置及其他文献记载方位距离相吻合,笔者认为此说法可信度高。

第二种说法,西汉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城附近。康熙《镇原县志》卷上《古迹》载:“临泾县,县西百步,今址存。唐元和三年,泾原节度使段祐请于泾州北九十里使镇将郝玭修临泾城,以捍边,即此。”①嘉庆《镇原县志》卷二《地理·古迹》载:“临泾故城,在县西二里许,汉晋安定郡,唐属泾州,元并入镇原,唐元和三年,泾原节度使段祐请于泾州北九十里使镇将郝玭修临泾城以捍边即此,今址存。”②道光《镇原县志》卷八《地理·古迹》载:“临泾故县:《元和志》临泾在彭阳川,兼有汉抚夷、彭阳、安定、安武之境。《一统志》临泾,汉县名,前汉属安定郡即县西南故高平县。后汉及晋郡皆治此。魏改泾州,唐属泾州,后为行原州。宋为原州治所,元并入镇原州。故城在平凉府镇原县西二里。《陕西通志》在县西二里,西汉县,东汉及晋安定郡即此。”③《嘉庆重修一统志·泾州直隶州一·古迹》载:“临泾故城,在镇原县西二里,汉置,属安定郡。更始末,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居临泾。更始遣李松等击灭之。后汉移安定郡来治。建安十八年,曹操自长安围安定杨秋,以城降,即临泾城也。晋仍为郡治。后魏初,于郡置泾州。” ④由上可知,两汉及晋代的临泾县城和唐代的临泾县城都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处,而且东汉、晋、北魏的安定郡治所亦在此。这种说法均始于清代,且认为东汉初安定郡发生的方望与弓林拥戴定安公婴的事件也在今镇原县城,这与前段记载的该事件发生地又相矛盾。针对以上文献记载,笔者多次到镇原县西2公里处的茹河北岸台地上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两处古城址。一处是县城西南“逼水珠”一带残存有古城墙遗迹,再无发现其他文物标本,此遗址初步判断为隋初湫谷县和隋后临泾县城遗址。一处是县城西二里处的上马台山腰一带残存古城墙遗迹,同时在附近断崖发现文化层厚1-1.5米,含有布纹板瓦、雨点纹灰陶残片,当地农民修庄时挖出“开元通宝”和“塔型罐”等文物,从遗物上看系唐代遗址无疑。在附近两公里的范围内,零星发现散布有汉代绳纹瓦片,又在县城西5公里城关砖瓦厂山顶发现汉代砖室墓两处,但没有发现汉代遗址,因此证明此遗址是唐初临泾县城遗址,即唐元和三年(808)郝玭所筑唐临泾县城,随后扩建为行原州城,宋代继续扩建利用,成原州治所。所以汉临泾县治在今县城西二里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①康熙《镇原县志》卷上《古迹》,(清)张述辕 纂修,钱志彤、韩宰鉴定,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第16页。

②嘉庆《镇原县志》卷二《地理·古迹》,(清)陈珙繁、陈琚繁、刘化鹏 同修,第10页。

③道光《镇原县志》卷八《地理·古迹》,张辉祖原纂、李从图总纂,乾隆二十六年(1761)刊刻,第15页。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七二《泾州直隶州》“古迹”条,第9页。

第三种说法,西汉临泾县治所在今泾川县水泉寺。张多勇在《历史时期临泾地望变迁研究》①一文中确认西汉的临泾县治所在今泾川水泉寺。祝世林《泾州地望新议-论临泾、安定、泾川的历史演变》②、张怀群《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原发现,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③和李小明《西汉安定郡属县治城新探》④也持此观点。李小明认为《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既然将临泾县治所定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字镇,他就在《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上查了个镇原县东川茹河流域的汉代张山城址,可因面积太小而排除。但是《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明明说临泾县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字镇,且在洪河流域。李小明是把方位搞错了,所以才把临泾县误判到水泉寺了。张多勇引《后汉书·刘玄传》:“更始三年(25)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初,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谓安陵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婴,平帝之嗣,虽王莽篡夺,而尝为汉主。今皆云刘氏真人,当更受命,欲共定大功何如?林等然之。乃于长安求得婴,将至临泾立之。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更始遣李松与讨难,将军苏茂等击破,皆斩之。’临泾,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曰: ‘今泾州县也’”。⑤从而认为:“东汉初,临泾县就在唐宋的泾州,即今天的泾川古城,当然西汉的临泾县也在今泾川古城,儒子婴称帝事件应发生在今天泾川水泉寺。”值得注意的是李贤误把泾州当为泾州县,但唐代文献史志上根本没有泾州县这一记载。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东汉初临泾县属唐宋的泾州,儒子婴称帝事件应发生在东汉临泾县,即今天的川口遗址处。张多勇又引《元和郡县图志》载:“临泾县,本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湫谷县,取县内湫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⑥从而认为:“唐代的临泾县,包括汉代的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元和郡县图志》虽然没有说清楚汉代的临泾县古城在何地,但明确排除了汉代的临泾县在唐代的临泾县界的可能。”笔者认为,从《元和郡县图志》这段文字里,看不出唐代临泾县境内不包括汉代临泾县界的说法。《元和郡县图志》这段文字应该理解为:汉代的临泾县到唐代辖境扩大了,不但沿革保留了包括县治在内的汉代临泾县的全部地盘,还兼有汉代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的全部或局部地界。实际上,临泾县是主体,兼有另外四县之地,并未排除汉临泾县地,而是包括汉临泾县地。《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地理著作,汉临泾县到隋代县境已经扩大,拓展的地盘主要在西北地区,临泾县城在隋大业元年从洪河川川口遗址迁徙到茹河川,改为湫谷县,经过12年,又恢复了临泾县的名称,其县城实际是隋代湫谷县和临泾县城,城址在今镇原县城南“逼水珠”一带。笔者认为当时西汉的临泾县(镇原川口遗址)包括今天泾川县北、县南的部分地方和镇原县北的部分地方,符合当时地理位置。

①张多勇《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考察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第144-153页。

②祝世林《泾州地望新议》,《平凉古代史考述》,平凉地区地方志编委员会办公室1997年版,第303-304页。

③张怀群《北魏临泾古墓及墓志铭在泾川南原发现,泾州古城应是历史上早期的临泾城》,《泾川与世界遗产:西王母圣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416-423页。

④李小明《西汉安定郡属县治城新探》,《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50-60页。

⑤《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第473页。

⑥《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泾州条”,第57页。

张怀群、张多勇又认为:“2001年在泾川县泾河南10公里的太平乡大岭上清理一座北魏墓葬,其墓志铭曰:‘恭惟大魏正始四年(507)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积业精微二尊并背不能殒没……刊石立铭记之云兮……。’说明北魏时泾河南属于临泾县管辖,北魏临泾县治所当在今泾川县水泉寺无疑”。笔者认为,王明生墓志的出土,只是证明了汉临泾县辖区包括泾川县南的部分地方。如果以镇原县屯字川口遗址为50里半径画圆,临泾县既包括今镇原县南和县北的部分地方,也包括今泾川县南和县北的部分地方。川口遗址距今镇原县50多里,距今泾川县太平乡40余里,完全符合当时地理管辖范围。同时祝世林和张怀群、张多勇还认为:“隋以前的临泾在水泉寺,东汉至隋的所有临泾人物应该全为泾川人,包括东汉王符,北魏灵太后也是泾川人”。据康熙《镇原县志》卷上《陵墓》载:“潜夫墓,县北二里余,邑侯宗书有吊王潜夫诗云:汉季群雄引蔓长,潜夫不仕有文章。蔡邕才逸终即将,荀彧名高蓖子房。蒲水鸥盟犹浩渺,玉山马鬣自昂藏。当年苦是同流俗,写得清风老桧堂。”①道光《镇原县志》卷八《地理·古迹》载:“皇后湾《辑志》县川西六十里即魏灵太后生处,今讹为黄蒿湾(镇原郭原乡景原村)。……胡奋故居县东里许,在社稷坛左,旧名胡府坪今名胡家坪”② 。民国《重修镇原县志》卷一《舆地志上·坟墓》载:“胡国珍墓,在邑东南八十里南关苟家庄,国珍事实见大事纪及耆旧志乡贤传。”③以上记载的地名蒲水、玉山、黄蒿湾、胡家坪,苟家庄今天仍然延用此地名,且王符墓、社稷坛、胡国珍墓均有遗址留存,如果东汉、北魏临泾县在水泉寺,那么王符墓、胡国珍墓、胡奋故居、灵太后故里距水泉寺100余里之外,就不可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只有东汉、北魏临泾县在今镇原川口遗址,方位距离地界比较符合实际,王符,胡国珍、胡奋、灵太后属安定临泾(镇原)人就合乎历史文献记载了。《镇原地方文献概略》:“胡国宝墓志碑曰:‘魏故使持节车骑将军,翼州刺史,新平公胡国宝,安定临泾显扬里人……。’按曰:胡国宝墓志虽然在陕西三原县出土,但他的祖籍是今镇原郭原乡景原村皇后湾人”④“显扬里”为北魏临泾县所辖里之一,其地为今镇原县郭原乡西杨、寺沟、景原、毛庄等村地界,郭原乡最早由西杨乡演变而来,显扬里因时间推移,后被讹传为西杨,当时景原村的皇后湾为显扬里(西杨)所辖,这进一步说明胡氏家族地在今镇原镜内无误。“川口遗址”为县治的临泾县直到隋大业元年迁移至今镇原县城西,北魏正始年间泾河南侧部分地域仍由临泾县所辖。古今中外,一个人的籍贯与葬地不在同一地的事例屡见不鲜,不能说临泾民王明生死后埋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变成籍贯地。

①康熙《镇原县志》卷上《陵墓》,第23页

② 道光《镇原县志》卷八《地理·古迹》,第35-36页

③民国《重修镇原县志》卷一《舆地志上·坟墓》,钱史彤、邹介民修、焦国理、慕寿祺纂,兰州:俊华印书馆,1935年,第49页

④畅恒 主编《镇原地方文献概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年,第126-127页

祝世林、张多勇、张怀群认为“从临泾县命名上看,临泾,临近泾水的意思,泾河距远在五十里之外的川口村和七十里之外的镇原县城建立的县叫临泾县有些牵强。”他认为位于泾河畔的水泉寺临近泾水方可称临泾,五十里外的川口村(实际距泾河直线距离不到30里。)建县就不能称其为“临泾县”。笔者认为有些过于主观臆断。今镇原县临近茹河,那就应该称其为“临茹县”了?不能县城在那条河流边上县名就称临什么河县,那么五十里外的川口村在洪河河谷,加之洪河又是泾河的支流,也临近于泾河,为何不能称临泾呢?据《元和郡县图志》载:“保定县,上。郭下。本汉安定县地,今临泾县安定故城也,后汉省,后魏文帝大统元年自高平移城于今理。属安定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属泾州。至德二年改保定县。泾水在县东一里。”①可知唐代的临泾县有汉代的安定故城(在今镇原县东10公里处的后河遗址是也,另文考述)后汉废,后魏复制迁至今泾川县东一里的水泉寺,改保定县。所以距泾河一里处的水泉寺既作安定县城又作保定县城,完全可以说通。但水泉寺既作安定县城,又作临泾县城,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完全可以否定汉临泾县治在今水泉寺的说法。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泾州条”,第57页。

综上所述,汉临泾县城在今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遗址”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缺乏证据。汉临泾县城在何地的三种说法中,只有“川口遗址”说法证据可靠。据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川口遗址位于屯字镇川口行政村川口自然村洪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势较平坦,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埂暴露文化层长20米,厚1-1.5米,距地表0.50米。西侧崖面有夯层暴露,风化不清。采集到的标本有泥质红陶重唇口尖底瓶和绳纹夹砂红陶罐、曲腹罐、篮纹红陶鬲、罐等器物残片,同时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大量汉代、北魏灰陶板瓦及筒瓦等器物残片。”此遗址面积符合县级治城和郡级治所占地规模,虽然没有发现城墙遗迹,但其面积和残留砖瓦足以说明当时是西汉、北魏时期一座主要县级城镇。笔者认为,据《魏书·地形志》记载,临泾是泾州治所,南北石窟可能是以泾州(川口遗址)为地理坐标命名的,是比较符合地理方位要求的。因此,西汉临泾县治应该在今镇原县屯字镇洪河川南岸的川口遗址。

  二、安武县治城

《汉书·地理志》:“安武。”颜师古注:“莽曰安桓。”属安定郡。①西安“相家巷南地”出土有秦代封泥“安武丞印”②。由此可知,早在秦汉时就有了安武县。前引《元和郡县图志》,唐代“临泾县,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③可知唐代的临泾县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镇原县境,因此汉安武县治所应该在今镇原县境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七十二《泾州直隶州一·古迹》载:“安武废县,在镇原县南,属安定郡,后汉省。后魏复置,属西北地郡。《魏书·地形志》,阴盘县有安武城,盖当时徙置,非古城治也”④。认为《魏书》所记安武县误也。《嘉庆重修一统志》的记载是正确的。《甘肃通志·古迹》载,镇原县“安武废县,在县南,汉置,属安定郡”⑤。说明安武县应该在镇原县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安武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平泉乡。东汉废。北魏复置,属西北地郡,隋省。”⑥可知汉安武县应在今镇原县南平泉镇境内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安武县标注在今镇原县平泉镇北附近的洪河南岸。⑦笔者为了证实文献资料的说法,多次在洪河流域这条川道上现场调查,发现汉代遗址及墓葬23处,文化层比较丰富,出土文物较多,但能够设县的遗址只有这2处,证明洪河两岸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生产生活,在此处设县,符合城市要求。《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标的临泾县和安武县实地测量两县相距约50 多公里。笔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多次到平泉镇北附近的洪河南岸现场勘察,认为民乐遗址处于镇原县南的洪河南岸,且临洪河和屯河,古遗址规模符合汉代治城规模,其它遗址没有设县的地理、地形位置和规模。加之 “洪河道”是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开发较早,在这里设县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①《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八上,第1615页

②周晓陆、孙闻博《秦封泥与甘肃古史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17-118页

③《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泾州条”,第57页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七二《泾州直隶州一·古迹》,第10页

⑤乾隆《甘肃通志》卷二十二《古迹》,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736年版,第400页

⑥史为乐 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第1117页

⑦谭其骧 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33-34页

张多勇在《泾河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① 一文中认为《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记载有误,主要原因是他当时在镇原考察时没有在平泉镇附近发现汉代遗址,也没有在镇原文物普资料中发现平泉镇附近有汉代遗址的记录,所以把安武县标在《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的临泾县那里(川口遗址),把临泾县又标在泾川县水泉寺那里。就此问题笔者和他讨论过,他认为当时误判了,《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的位置是正确的。李小明在《西汉安定郡属县治城新探》② 中认为安武县在今镇原中原乡武亭城址,笔者认为有误。根据现场调查,武亭城址南边有一个古道,应该是丝绸之路的一个支线,武亭应为汉代的一个城障遗址,面积不到4万平方米,加之原面取水极为不便,不符合县级建城规模和要求,只是一处重要丝路通道的中转站。

① 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3-56

② 李小明《西汉安定郡属县治城新探》,《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50-60页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民乐遗址位于平泉镇麻王行政村村部周围。遗址地处洪河和屯河交汇处的台地上,距河床高4-6米,西边有15米宽的入口,其它地方基本被两河环绕,卡在洪河川中间,地势独特,难以攻破。遗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300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粗绳纹灰陶筒瓦、板瓦残片,农民挖地出土了大量灰陶罐及灰陶砖,南面断崖处文化层厚0.60-1.2米,距地表1.5米,东侧农民庄崖面暴露夯层厚0.10-0.12米,表层风化严重。在遗址隔茹河北面的庙台山上,经常暴露汉代墓葬,曾出土灰陶罐、铜镜等文物。因此,安武古城为今甘肃镇原县西南平泉镇麻王村的民乐遗址无疑。 

三、结语

通过对西汉时期安定郡临泾、安武县治城位置进行再次考述,明确其具体位置,笔者认同《中国历史地图集》关于临泾、安武两县治城方位的标注,并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进行佐证,确认西汉时期安定郡临泾县治在今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洪河川南岸的川口遗址,而安武县治在同一流域的镇原县平泉镇麻王村的民乐遗址。从两个县的位置可以看出,当时在洪河流域设临泾、安武两个县,这种布局主要以人口多寡及河谷的宽广而设县,说明自然条件对设县有很大制约。同时证明洪河河谷地处秦汉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支线上。这对于研究西汉时期镇原政区的历史真相有重要价值,对本地域其他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王博文(1975--- ),男,甘肃镇原人,镇原县博物馆馆长、文博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考古。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