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李晓民和他的15年筑路梦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6-15 10:15:45

李晓民,中共党员,2006年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执教一年后,毅然放弃了高校优渥的科研和工作条件,作为甘肃省交通系统引进的第一个博士,投身西北落后地区的交通建设事业中,牵头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公路养护技术研究结构——“甘肃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致力于公路养护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甘肃省气候环境复杂、经济条件落后,如何将“好钢使在刀刃上”?李晓民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引进、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使我省有限的公路养护维修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能。开发了全省石料适用性数据库、沥青指纹识别快速检测系统和甘肃省路面技术状况数据管理系统,为建设项目筑路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养护维修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路面病害状况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通过引进长大陡坡车辙处治技术、结构层层间粘结处治技术、Novachip超薄罩面等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困扰山区高速公路多年的车辙、路面推移病害、隧道路面抗滑性能衰减问题;获批成立了“甘肃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公路再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研究和推广沥青铣刨料冶金渣、煤矸石、铣刨料等固体废物在公路行业的全粒度、高附加值应用,先后铺筑了钢渣、煤矸石稳定基层、钢渣沥青路面、钢渣超薄罩面等试验段。下一步,将固废大规模应用到我省公路建设中,解决大宗固废污染环境问题是李晓民给自己定的头号任务。

谈起在甘肃省15年的筑路岁月,他认为就是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充电学习,工作中才能有足够的电量去释放。15年“扎根黄土地,甘做铺路石”,李晓民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作为省公交建集团科创主中心主任,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甘肃省公路养护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甘肃省固体废弃物资源公路再利用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路面养护技术与材料研究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晓民先后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所领研究团队共发表论52篇。其中,EI论文9篇、中文核心论文23篇,共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16项,主编或参编了沥青和水泥混凝土等公路施工和养护相关的各等级标准8项。 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等个人荣誉,所负责的“路面养护技术与材料研究创新工作室”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甘肃省十佳创新明星班组”“甘肃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张娟 赵静卓)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