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第二讲“陕西关中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在线上举办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2-07-03 16:52:03

7月2日上午,“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第二讲“陕西关中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在线上举办,主讲人为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云辉教授,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长、故宫研究院玉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徐琳研究馆员担任讨论嘉宾。

齐家文化分布范围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出土的玉器之多,在中华远古文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最西端的陇县不但出土了齐家文化玉琮,而且出土了齐家文化的石斧和玉刀。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陇县杜阳镇川口河也发现(采集)26件齐家文化陶器(张天恩先生将其称为齐家文化川口河类型)。在西安东郊老牛坡发现了晚于陕西龙山文化又早于商代文化的老牛坡类型遗址,出土了不少类似齐家文化的红陶双耳罐(以平底器为主,带耳器是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显著特征),在老牛坡类型遗址墓葬中还发现了不少随葬石璧的例证,它和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墓葬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石璧非常相似。位于秦岭南麓丹江上游商洛市的东龙山文化,发现的双耳罐、单耳壶、高领折肩罐等川口河类型的陶器,以及墓葬流行随葬石璧及玉器的现象,似可认为一部分川口河类型的齐家文化人群,曾成规模的来到关中东部及丹江上游,推动了当地文化的明显变化。

刘云辉教授认为,在关中地区发现较多的齐家文化玉器,这与齐家文化部分先民向关中地区迁徙发展有关。齐家文化部分先民向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湿润,土壤相对肥沃的关中地区,甚至丹江流域迁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关中地区不但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齐家玉器,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齐家文化陶器。

在关中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山东)西周春秋战国部分墓葬或遗址也发现了不少齐家文化的玉器,现在应重新审视。商周及其以后时代发现的许多齐家文化玉璧、玉璜、玉琮等也说明了当年齐家文化制作玉器之多,影响时间之长。刘云辉教授认为,商周王朝并不制作礼制含义的玉琮,尤其是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不再制作玉琮。他们对于早期玉琮中蕴含的观念已经陌生,只是将玉琮当作一个流传下来比较神秘的器物加以收藏并再利用。其主要原因是周代语境中无琮字,不少完整未盗高等级墓葬中並不随葬玉琮,有些随葬的玉琮则完全是早期遗物,且玉琮在墓葬中居为定所。

刘云辉教授说,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玉器,无疑是齐家文化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若干例“琮璧组配”玉器的发现更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其中有些玉器材质上乘,体量庞大、制作精美,其等级价值之高并不亚于齐家文化的核心区出土的玉器。因此,对陕西关中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有必要再深入研究以充分重视,有必要再深入研究。

“玉文化与华夏文明高端论坛”系列活动由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主办,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甘肃网、《丝绸之路》杂志社承办,讲座由甘肃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冯玉雷主持。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