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小技术见出大文明——读《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时间/2022-07-18 09:36:00

小技术见出大文明——读《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

【光明书话】

作者:李玫(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

近年来,中青年学者潘天波不断推出有关工匠文化的研究成果,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近日,继《工匠文化三论》《好物有匠心: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华匠人》等著作出版之后,又一部《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以下简称《匠心致远》)问世。该书选取了中华工匠技术史上扇子、磨子、罗盘、鼓风炉、耕犁等十大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物,讲述它们在各自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展开全球传播、交往与互鉴的曲折历史,透视了中华工匠技术从物质位移到工匠精神裂变的全球历程,展示了中华工匠文明在全球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作者从全球文明史的视角,考察了中华工匠文明对全球文明的深远影响,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全球感召力与影响力,这对拓展中华文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转型的学术史研究范式

从学术史研究看,《匠心致远》的研究实现了从传统器物史到技术史、从区域史到全球史、从技术史到文明史的“三大范式”转型,这无疑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学术史研究视野。

在物质层面,器物本身有其天然的可视性、美术性和美学性的优点,能直接从物质存在本身考察其材料、色彩、机理、造型与风格等要素,这为书写工艺史提供便利或可“上手”的分析对象。这种书写便利也为工艺史书写养成了偏向于器物史的“俗套”,即放弃器物背后的工匠及其技术史的书写。就技术本身而言,它不会脱离器物本身而独立存在,物的技术性书写必然建立在人(匠)在造物过程中的结构、功能与秩序等关键要素之上,而这些要素在介入造物中绝非来自物本身。在传统工匠领域,探究技术史的本质全在于工匠本身的历史。实际上,由于技术史的内容属性及其书写要素为工匠史的书写带来选择性障碍,以致掩盖了技术史书写的更多维度。因为,技术史不全是工程技术史或科学技术史,还包括人文技术史或美学技术史等分支学科。就后者而言,《匠心致远》呈现的是中华工匠的人文技术史。很显然,《匠心致远》的学术视野已然创造性地从传统的器物史转向技术史的书写,而且是从静态的器物史书写转向动态的技术史书写。

从空间层面看,物本身在空间上的贸易、交换与使用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因此,工匠所造之物在空间上是流动的,并在流动中形成物的交往及其伦理。物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特定空间区域、路段上展示出了人际交往的魅力。但伴随全球交往工具或交通工具的发展,地方性的物质交往逐渐挣脱了区域空间的限制,进而扩张到全球空间范围内展开。譬如,“丝绸之路”就是全球物的交往之路。在这条路上的全球物的交往,展示出区域史书写已然失去固有的魅力。因此,技术的物或物的技术在丝绸之路上的流动、传播、交往与互鉴已然成为一种史学景观。换言之,技术全球史的书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引起学者注意的。《匠心致远》或在这个领域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华技术史景观,这显然是放弃了区域史书写工匠史的传统,迈向了工匠全球史的书写领域。《匠心致远》所呈现给读者的并非工匠技术的区域流动史,而是工匠技术的全球史。尽管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中华工匠的磨子技术、轮子技术、耕犁技术、扇子技术、漆器技术等十大技术仅仅是中华工匠技术史上的冰山一角,但从学术视野及其方法论上很显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学术范例。

在物性层面,工匠技术物能在使用、艺术、审美、技术等诸多层面形成特定的工匠文化,并迈进工匠文明的高级阶段,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生存、交往、伦理的状态及其质量。在《匠心致远》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工匠文明。在作者看来,工匠文明或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样态,它参与了人类文明的初创、建构与发展。这就是说,《匠心致远》对中华工匠技术的书写已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物及其技术性的描述,分明是已将技术物在使用、交往、消费与传承中发挥的工匠文明作为写作旨归。

  创新的知识生产路径

从知识生产路径看,《匠心致远》试图以中华工匠为主体,以工匠技术为核心,展开工匠的、流动的、文明的技术史书写,实现了中华工匠文化知识生产的主体性、全球化和抽象性的书写创新。

对技术的物或物的技术书写有很多学术路径,但不同的技术路线或形成差异明显的技术史。《匠心致远》是一种主体性鲜明的工匠技术史书写,它所关心的造物技术并非技术本身的物理性,而是对工匠技术在全球的使用与消费的集中研究,并就此论及中华技术文明在全球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工匠技术史是工匠本身的技术史,而工匠本身是社会关系中的复杂个体。于是,工匠技术或引发与社会关系相联系的交往情感、技术伦理、经济贸易、农业生态、政治形态等诸多要素。譬如《匠心致远》在论及“中国磨子技术”的时候,就写到了“磨子情感”“磨子经济”“磨子贸易”“磨子消费”等议题。所有这些文化与文明的诞生均来自磨子技术本身及其技术消费,包括磨子技术消费过程中的情感、经济以及社会的议题。毋庸置疑,《匠心致远》聚焦工匠主体技术研究的技术史。

在古代中国,尽管工匠技术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倾向,但工匠技术物的流动是无法保守的。在丝路上,物的交往促进了技术的物和物的技术的全球流动。对此,《匠心致远》向读者呈现的是一部中华工匠技术的全球流动小史。换言之,书写流动的技术史是《匠心致远》的学术创新之一。这显然是对中华工匠文化的开掘与发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与身份的彰显与表达,确证了全球文明史中的中华工匠文明的贡献。

工匠文明是对工匠文化的高度抽象与结晶,是工匠文化的高级形态。中华工匠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独有的制度文明,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这些文明的形状在《匠心致远》中明显地展示在全球各个领域。譬如作者在写中华工匠文明对中亚以及阿拉伯文明的影响之时,就特别注重中华工匠文明的区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中华工匠制度影响到阿拉伯世界的社会阶层设置、物质消费方式和人文精神表达等诸多方面。换言之,《匠心致远》所描述的技术文明是具有系统性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书写上展示了中华工匠技术文明的全球交往、传播与影响。

  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对中华工匠而言,《匠心致远》无疑是借助“小技术”来展示“大文明”的一种学术探索和知识创新,从中华工匠文明史的视角展示了中华工匠的全球身份与地位,凸显了中华文明史的厚重与影响。

工匠文明是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对中华工匠文明的研究是拓展中华文明研究与深入的一种路径。中华工匠优秀技术文化是中华工匠文明的精华与结晶,系统梳理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中华工匠优秀技术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与影响,就是对中华工匠文明在全球感召力与影响力的深刻阐释,也就是对中华文明在全球的功能与价值的有力解读。因此,《匠心致远》所显示的全球范围内的中华工匠文明对文明的意义是显著且重要的。

从文明史的视角展示中华工匠、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工匠技术、工匠流动等具有主体性、自主性的知识体系及其文明样态,应当说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学术史研究创新。它对中华文化史、中华工匠史、世界文明史、全球工艺史等,都具有显著的学术史意义。

总之,这种对中华工匠“小技术”的深度透视,对中华工匠“大文明”的全球展示,构成了《匠心致远》的全部学术价值与意义,为传承与弘扬中华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提供了历史基础与理论支撑,深化与拓展了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的路径与渠道,也弘扬了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