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报道组记者 杜雪琴 李永萍
有一种温暖,叫邻里互助。
送去一碗浆水、帮忙买来一包新鲜菜……面对疫情,许许多多的热心居民在邻里面对困难时守望相助,让一个个冰冷的门牌号变成了一张张和善的笑脸。
王兴蓉正在给邻居装浆水。
一碗浆水送清凉
炒锅烧油炝葱花,倒入浆水,撒上香菜碎末,再煮一锅子面……安宁区白龙江干休所家属院的居民朱阿姨没想到,在小区居家8天后,她们一家人还能吃上一碗清凉的浆水面。
让朱阿姨吃上浆水面的是楼下的邻居王兴蓉。
今年54岁的王兴蓉,和丈夫一起在安宁区十里店菜市场摆摊卖浆水已经有32年了。
每年夏天,是浆水热销的季节,王兴蓉一天能卖400多斤浆水,家里8个做浆水的大缸装得满满当当。
“这么多年,就是靠着卖浆水、醪糟、甜醅子等这些兰州小吃,支撑着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王兴蓉说。
然而,疫情突然袭来,王兴蓉和丈夫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政策,收摊居家。
居家生活过去一周,眼看满满8缸浆水熟了,还不能出摊营业。正当王兴蓉着急时,无意间听到邻居说了句:“这么热的天,要是能吃上一碗浆水面就舒坦了!”
对!可以请邻居们吃浆水!
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王兴蓉把送浆水的消息发了出去。
“刚开始大家不好意思,我就灌在塑料袋里,提着上门送。”王兴蓉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我在送浆水,时不时会有邻居拿着容器上门来取。
正是这一碗碗清凉的浆水,让小区居民在疫情下过了一个安心凉爽的夏天。
一个微信群暖人心
“邻居们大家好,经过今天第一次的实战,我和超市这边又沟通了一下,从现在开始,每次@王(我本人)留言下单。”
7月26日晚上10点35分,刚刚哄完两个孩子睡觉的王娜开始在小区的微信群里发送通知,开始接收邻居的第二天购物下单。
这是一个由小区居民王浩鸿组织成立的微信互助群,主要帮助小区居民互通生活物资购买信息。
“原本是想着进群看能不能获得更多购买生活物资的渠道,不承想我成了最有‘资源’的人。”王娜说。
王娜所在的雁滩广电家园小区,是建于1995年的一个老小区,居住的绝大多数是退休的老人,小区闭环管理,让很多平日习惯在超市或菜市场购买蔬菜和生活物资的老人遇到了困难。
“我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帮这些老人和院子里的邻居。”王娜说,她在取菜时有个老人问她能不能送菜,让她有了这个强烈的想法。
7月23日,王娜联系到了一家保供单位负责人,商定送货流程后,开始在这个微信群里发布信息,让有需要的人把自己的需求按照“门牌号+电话号码+菜单”的形式发给她,再由她统计好发到采购群里让大家核对,然后去联系送货。
“大家在微信群里订购的一类是蔬菜,另一类是肉蛋米面油零食调料等其他物品,方便工作人员配送。”王娜说。
鸡蛋、桃子、土豆、肉制品、米面油……微信群里小区居民们写下的所需物资,王娜都一一记下来,发给供货单位有关负责人,货来之后,再负责送到每一位邻居手里。
“你们用宝贵的时间联系商家帮大家解决了燃眉之急,和你们做邻居真是幸运。”“患难见真情,感谢!”……这个老年人居多的微信群里,暖意融融。
一次交换一份情
“两罐饮料换黄瓜、西红柿、番瓜各一个。”
“几根蒜苗、2个辣子、放一楼需要的取。”
“土豆、辣椒、黄瓜换一个梨、火龙果。”
……
7月26日下午,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某小区温情满满的“爱心置换驿站”开张了。
“因为疫情,大家都在居家隔离,买东西不是很方便,每个家里有紧缺的东西,也会有些闲置的物品。我就突发奇想,用家里不急用的东西和邻居们交换一些急需的东西,以解燃眉之急。”发起设置“爱心置换驿站”的业主“小雨点”说。
一开始,“驿站”只有一个放满水果、蔬菜的透明收纳箱。“小雨点”的儿子提醒妈妈,这样放在地上大家得蹲着取东西,不方便。于是她和孩子找来一个小书桌。
当“小雨点”在邻里群里发出了爱心置换的消息后,她没想到立马得到许多邻居的点赞和支持。
一时间许多人行动起来,饮料换蔬菜、蔬菜换水果、水果换火锅底料……浓浓的邻里情意贴得更近。
“桌子可能有点不稳当,请大家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当“小雨点”提醒大家时,微信群不知谁说了句:“桌子不稳没关系,人心很稳!”
“小雨点”的邻居崔女士说,疫情居家期间,通过“爱心置换驿站”将家里多余的食物分享出来,无接触供有需要的人家换取,让大家的邻里情更深了。
“刚设置‘爱心置换驿站’我还有些担心,怕大家不接受也不认可,心里很纠结。没想到给孩子们一说,他俩举双手赞成,立刻行动,跟着我忙前忙后。”
“小雨点”笑着说,我就是想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做榜样,让他们从小学会分享,学会感恩,让爱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