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民族之花绽放雄关大地——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2-08-08 09:12:08

原标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之花绽放雄关大地

——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嘉峪关市总人口31.26万,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8030人。2019年,嘉峪关市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三地两点”功能定位,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凝聚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覆盖

嘉峪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等文件,科学推进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和政绩考核,压实责任推进创建工作。

同时,嘉峪关市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7+N进”活动,推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推动创建进机关。引导各级党组织把党的民族政策理论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嵌入“互联共转”“联创共建”等特色行动,让党的最新民族政策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动创建进企业。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彰显社会担当。酒钢集团、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分别帮助贫困县和民族地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企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效双赢。

——推动创建进社区。落实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要求,绿化社区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永乐社区建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家园”,建林社区建成“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和“民族文化长廊”,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群众心中。

——推动创建进乡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清洁村庄”行动,形成各族群众携手前行、砥砺奋进的良好局面。

——推动创建进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治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准,以语文课、历史课、道德与法治课、思政课为载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推动创建进连队。大力发扬“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优良传统,着力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举办军地青年联谊会、军人集体婚礼活动,实现双拥共建、团结创建同频共振。

——推动创建进场所。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景区、医院、两新组织”扩展,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促进创建宣传深入人心

“您好,这是我们国家民族政策有关的法律法规手册,您可以了解一下……”近日,在文殊镇开展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知识讲解等形式,让村民群众充分了解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团结的基本内容。

近年来,嘉峪关市不断加强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宣传,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强化传统媒体作用,宣传覆盖“你我他”,在嘉峪关主流媒体开设宣传板块,在主要路段、车站、机场、广场、景区制作宣传牌,印制宣传产品。同时,发挥新媒体作用,使宣传形成“大合唱”,坚持“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创建嘉峪关民族团结大家庭微信群,推送交流创建工作,不断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空间。另外,强化社区辐射作用,使宣传活动达到“进万家”的效果,社区干部与辖区少数民族家庭签订了联亲卡,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创建的互融性、实效性。

  推动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1年,嘉峪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6.5亿元,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9.2平方米,让各族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实现了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动文化旅游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方特丝路神画科技主题乐园、关城里文化旅游景区向游客展示了各民族和谐共融的盛世图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至新高度。

深化平安嘉峪关建设,依法保障和满足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全市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社会始终保持和谐安定。

……

近年来,嘉峪关市共创建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19个,评选命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0个、示范家庭35户、教育基地3个,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住进来、走出门、融合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并大力实施“精神家园”工程,扎实开展“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