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热土,同一份喜庆。我们要向一座崛起于盐碱荒滩的现代化新城,送上诚挚的祝福。 兰州新区,生日快乐!
文/特约评论员 秦信芳
同一片热土,同一份喜庆。
我们要向一座崛起于盐碱荒滩的现代化新城,送上诚挚的祝福。
兰州新区,生日快乐!
十年前的2012年8月20日,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获国务院批复。
自这一天开始,广袤的秦王川,被彻底唤醒了。秦王川,原是兰州城外30多公里的盐碱荒滩,虽有着10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却长期荒芜着、沉睡着。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兰州新区甫一设立,便立足“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定位,朝着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的目标勇毅前行。
这样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意味着建设好兰州新区,不仅对于促进甘肃的发展,对于西北、西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扩大中国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都意义深远。
一张蓝图,给描绘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广阔空间;一座新城,为建设者蓄积了天然的后发优势。
十年开拓不寻常。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让新区的经济总量从不足5亿元快速增长至300亿元,攀升60倍,经济增速一骑绝尘,连续5年领跑国家级新区。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正是秉持产城融合理念,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8232元、3605元增长到37451元和14255元,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增长至50万。
曾几何时,有人以消极、迷惘的眼光,打量正艰辛开拓的新区,“鬼城”之说甚嚣尘上,唱衰之声不绝于耳。短视加“近视”,让这少数人看不到新区绚丽的前景。十年过去,一座产业兴旺、城乡一体、生态秀美、活力开放、文明进步的的现代化新城呈现在世人眼前,让所有曾关乎它的冷嘲热讽都烟消云散。
站在新区建设十周年这个重要的节点上,回望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人们不由会问,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崛起一座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新城,兰州新区何以能?
无产业,不新区。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新的产业,就没有新的增长点;缺乏高质量的产业,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发展一个重大产业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发展、创造财富、惠及民生,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还能成为一座新城的标志性名片。兰州新区将抓产业、兴项目、强实体,作为推动新区发展的不二路径选择。十年间,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080个、总投资5280亿元,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方兴未艾,折射着新区正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道上迈进。放眼未来,新区将在临空、储能、数字、平台等方面加速突破,带动区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无革新,不新区。对新区来说,优势在创新,力量在创新,希望在创新。兰州新区以“新”立区,首先“新”在特定的发展定位,是承担区域乃至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战略平台,在发展新空间上支撑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新区之“新”,更在于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理应是革新体制机制的“探路者”。先行先试,?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阳光大道来,彰显着新区的使命担当。高频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行政审批、要素市场化配置、商事制度改革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复制推广,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国家标准的1/4;在全国率先打造365天24小时不打烊商事登记模式,创新“一照多址、工位注册、容缺登记、自主办理”,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着新区干事创业的源流竞相迸发。
不宜居,不新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是民众美好生活的依托,城市发展的品质,关乎民生福祉。建设好新区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作为一座年轻的现代化新城,兰州新区的建设以人为本,聚焦民众的需求,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区核心区300平方公里区域内,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职教园区为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基层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逐渐形成;舟曲避险搬迁群众在新区安居乐业……这样以人为尺度建设的新城,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十年里,新区人筚路蓝缕,只争朝夕,书写了城市建设从百废待兴到化蛹成蝶的传奇篇章。
时光流逝,奋斗留痕。年轻的新区,在十年的探索、奋进中凝聚了太多的过往与回忆,光荣与梦想。
期待下一个十年,兰州新区踔厉奋发,再创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