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实干谋发展 乘风起航向未来
——天祝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天祝县城。 赵世鹏
草原之晨。王守辉
天堂镇天堂村村民依靠旅游文化资源办起了农家乐。拜占龙
村民正在采摘高原夏菜。王守辉
松山镇秀杰村。赵世鹏
藜麦种植基地。杨大立
万人锅庄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刘洪凯
十年砥砺奋进,天祝大地日新月异。
十年来,天祝县生产总值从28.1亿元提升到60.2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2572元增加到2973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199元增加到9763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实力持续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初秋时节,天祝大地生机勃勃。项目推进有条不紊,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绽放新颜,生态文明硕果累累……一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奋进画卷铺陈舒展。
聚焦项目建设 撑起发展坚挺脊梁
在天祝县庄浪河段格桑大桥旁边的施工现场,挖掘机、工程车等机械设备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进行河道围堰,现场一派紧张而繁忙的施工景象。
“黄河流域庄浪河天祝县城段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于今年2月底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格宾笼石生态护岸及混凝土置石驳岸,后续还要进行钢闸坝及生态堰施工。”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王维强说,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改善生态环境。
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还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基地,处处都能感受到天祝县项目建设全力奔跑的“热度”和“速度”。6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城南集中供热改建、县医院扩容迁建、城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等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在天祝落地开花,汇聚起一股强劲发展的磅礴力量,撑起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挺脊梁。
今年,天祝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扶持“双40条”政策措施,创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共招商落地企业500多家,落实到位资金243.43亿元。梳理编制总投资190.4亿元的168项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清单,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14.24亿元,全方位统筹重大项目建设。上半年,共开复工项目149项,占计划的94.9%,完成投资23.9亿元,占计划的76.8%,开复工个数、完成投资较去年增加94个、7.2亿元,分别是去年的2.7倍、1.4倍。
聚焦延链强链 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天祝县打柴沟镇的田间地头,一座座钢架大棚排列整齐、鳞次栉比。在高原夏菜实验示范基地,莴笋、荷兰豆、甜脆豆、娃娃菜等高原夏菜绿意葱茏,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如今,高原夏菜已经成为天祝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我们公司今年计划完成45个新品种实验示范,建成中国高原夏季白草莓实验示范基地和3300亩高原夏菜实验示范基地,带动1600户农户发展夏菜产业,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预计今年收购各类蔬菜10万吨,实现产值1亿元。”甘肃富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韩珏说。
今年,天祝县积极推动三产联动融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增加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4.72万亩,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持续深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持续做足“牛羊鸡马菜菌藜药”提质、扩面、增效文章,共落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12.56万亩、藜麦10.6万亩、藏中药材5.1万亩;袋栽食用菌规模达到1955万袋、畦栽21.3万平方米以上,特色养殖牛达到22.81万头、羊达到152万只、岔口驿马达到8000匹,全力打造3个万亩建设示范点,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设石门农业产业园,建立白牦牛肉、冻干果蔬、食用菌脆片、藜麦啤酒、中药材饮片等现代化生产线,培育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一体、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压实特色农产品及精深加工、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生态工业、新能源、藜麦及食用菌产业7条产业链链长和执行部门责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强县域行动。打造南泥沟帐篷城、城南农家乐、天堂旅游民宿3个集群,规划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乡村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和精品民宿,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08.55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有望突破5.98亿元。
聚焦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走进天祝县华藏寺镇中庄村,一座座新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花繁柳绿,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庄村人,村民韩发成对近几年农村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自从搬到了新农村,交通便利了,村庄更加美丽了,住着很舒心。”韩发成说。
环境美了,游客来了,村民富了。漫步天祝县天堂镇,青山绿水环绕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农家院,让人心旷神怡。“我开农家乐已经很多年了,收入一直比较可观。近几年,收入了十七八万元,希望我们农家乐经济收入越来越好。”天祝县天堂镇农家乐负责人陈建文说。陈建文是天堂村最早发展农家乐的人。多年来经营农家乐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随着环境美化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办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天祝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示范村建设,按照“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推倒重来、不搞千村一面、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保留特色风貌,突出功能提升,总投资5.3亿元,在全县规划建设63个乡村建设示范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做足绿化、亮化、美化、文化文章,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住一片、美一片,努力让村庄亮起来、农村美起来。同时,把“农村美”和“农民富”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循环农业、观光体验农业,不断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促进群众通过发展旅游业持续稳定增收。
聚焦生态文明 绿色成为鲜明底色
来到天祝县城东入口墩子屲,东山创森生态建设项目已见雏形,成片的圆柏、云杉、榆叶梅等苗木迎风挺立,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的荒山,如今生机盎然。
“东山创森生态建设项目总建设面积2300亩,目前已覆绿造林500亩,山体提升改造工程造林180亩,栽植各类苗木5.5万株。”天祝县华藏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郭亚民说,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改善县城东入口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绿化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高质量发展中厚植鲜亮生态底色,是天祝县一以贯之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近年来,天祝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全面彻底整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34项生态环境问题,完成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59户群众生态移民搬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林木绿化率34.6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94.54%,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不断擦亮,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聚焦粮食安全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近日,走进天祝县赛什斯镇,天高气爽,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阳屲山的坡地上俊梅家庭农场负责人彭振俊正带领务工人员除草。一片片藜麦、油菜长势良好,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了今日的“希望田”。
“以前这一片都是荒地。今年在政府引导下,我流转了4860亩地。其中开荒地1200多亩,种上了油菜、青稞、藜麦,长势很好,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彭振俊说,撂荒地的复耕不仅实现了土地的优化利用,带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也让周边村民得到了实惠。
今年,天祝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加强政策支持,着力在“种好粮”“储好粮”“供好粮”“吃好粮”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牢牢守住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聚焦民族团结 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这是近年来天祝县各族干部群众的真切感受。
“以前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搬到这里后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我开始种植食用菌,现在已经发展到十几座大棚。一个棚一年收入1.5万元左右。”天祝县松山镇祥瑞新村村民韩永满高兴地说。作为搬迁群众,韩永满依靠党的好政策,通过努力奋斗,摆脱了贫困,有了致富产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天祝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类问题的“总钥匙”,最大限度把发展进步的“红利”惠及各族群众,大力扶持各族群众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天祝县生产总值达到60.2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973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763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49%。随着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项目开工建设,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同时,天祝县把打造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品牌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种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大放异彩,各族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每逢赛马会,天祝大地的赛马场上,总是彩旗猎猎,人声鼎沸,处处欢声笑语。爱好赛马的各民族骑手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赛场,尽情策马驰骋。
多杰顿珠是一位藏族骑马爱好者。每逢民族传统赛马会,他都会报名参加,这也是他展示自己精湛骑术的绝好时机。“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赛马场上大家都很热情,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多杰顿珠说。
站在新起点,天祝县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更强的力度乘风起航,书写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