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洁的智能马桶质量怎么样?请问
恒洁的智能马桶质量怎么样 恒洁Q3的缺点
恒洁qi3移位可以用吗 九牧i3智能马桶怎么样
恒洁qi3怎么样 知乎 恒洁智能马桶qi3和qi2有啥不同
恒洁智能马桶q6怎么样 恒洁马桶优点缺点分析
恒洁qi3和q3i区别 恒洁智能马桶哪款性价比最好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现在,不管是去菜市场还是去超市,或者在网上下单,仿佛只要我们需要,各种食材总能很快到达我们的餐桌。它们是怎样被生产出来,又是如何在我们的餐桌上相遇,进而融合出如此美味的?答案其实就藏在我们熟知的“菜篮子”里。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些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去看一看它们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北京一户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平常的一顿午餐。蔬菜,鸡蛋,水产品,食用油…… 只要我们需要,这些食材总能很快抵达我们的餐桌,变成一道道美味。
制作这些美味不可或缺的食用油,来自距离北京约180公里外一座超大型粮油生产基地,在这里一艘货船所装载的7万吨大豆,需要66个小时才能装卸完毕,此后,它们将经历仓储、质检、压榨、精炼等数道工序,最终变成一瓶瓶食用油,送上北方地区市民们的餐桌。
鸡蛋是王阿姨每次采购的必选品,中国人每年要消耗4000亿颗鸡蛋,数量位于世界第一,支撑起如此庞大消费需求的,是越来越多规模化现代化的蛋鸡养殖场。
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北京,如何保证蔬菜不断供,答案就藏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包括蔬菜在内的各类农副产品,源源不断经由它逐级批发转运至每一座超市、菜场、社区小店,最终抵达人们的餐桌。这个体量巨大的市场集群,日吞吐蔬菜1.8万吨,承包了北京市居民约80%的蔬菜用量。
中国14亿人口,每天一张嘴,需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保证到点开饭,需要的是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网络,以及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一家专业提供农情监测服务的大数据公司,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生成夜光数据图,让我们能直观看到在中国大地上,农产品昼夜不停的生产和流通过程。
距离北京600多公里外的山东寿光,正是夜光数据图中的高亮点。凌晨两点,随着满载蔬菜的货车司机们陆续进场,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开始热闹起来。这座占地200万平方米的蔬菜集散中心,超过一万名货车司机,每年运送蔬菜300多万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抽样质检后,蔬菜交易正式开始。
物流园的六栋交易大厅内,2000多位客商活跃其中,他们身后,连接着全国30个省(区、市)的种植户、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有我们的餐桌。在寿光,每天都上演着中国最大规模的蔬菜流动,一年约有900万吨蔬菜经由这里集散。每天发布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被称为中国蔬菜价格的“晴雨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寿光指数其实对于全国,尤其北方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蔬菜价格‘晴雨表’,某一个时段,某一类蔬菜价格特别高,他们可以主动去调动商户,多进这样的蔬菜,在供应链上可以有一个比较本地化的保障措施,来平抑市场的剧烈波动。”
今天,当人们走进任何一家超市、饭店,打开手机软件,经常要面对的是不知道该吃什么的小烦恼,而在并不遥远的上世纪80、90年代,包括北京在内的不少北方城市,老百姓还在为冬季新鲜蔬菜的匮乏而发愁。
1988年,为了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由中央统筹,地方打造“菜篮子”供应链体系。正是蔬菜供应短缺的局面,让寿光人看到了机遇,以开发冬暖大棚为起点,一场围绕蔬菜种植以及供应方式的革命,就此拉开序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说:“大棚蔬菜是中国人的一个伟大创举,寿光已经成为了中国大棚蔬菜的典型代表,我们不再完完全全依靠土地,利用大棚,利用无土栽培方式可以生产蔬菜。同时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间,原来是一层的栽培,现在有很多蔬菜栽培都是多层式的,这样使土地更得以节约”。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不仅大大节约了耕地,也节省了人力,从80年代末开发第一个冬暖大棚种植黄瓜,寿光的冬暖式大棚已经发展到第七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开始普遍运用,各种机械化无人化的大棚应运而生。作为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现有蔬菜种植面积59.4万亩、蔬菜大棚15.7万个,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
张晶说:“寿光一开始从几个大棚,到现在非常专业化的产业,从小农小户的蔬菜生产,形成了目前很有规模效应的状态,现在有非常强劲的专业村,甚至专业镇,把一些蔬菜品种的专业化做到了极致。”
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在全国已经超过6000万亩,人们吃菜不再担心地域遥远甚至季节变化。从平原到山区,再到雪域高原,各地的美食或有不同,但“菜篮子”却都同样丰富。西藏阿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在砂石地、戈壁滩上种活新鲜蔬菜,过去难以想象。如今像这样的蔬果温室大棚在西藏阿里地区已经建成上千座,2021年西藏阿里地区蔬菜种植面积2610亩,产量5410吨,夏季蔬菜供给率达到48%。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丰富多元,过去40年,“菜篮子”变化的背后,是蔬菜大棚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而近十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大规模运用,继续深度改变着农产品的供应和人们的“菜篮子”。
农产品不通过中间商、批发商一级一级贩卖,而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不仅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损耗,带来了物流效率的提升,更从源头对农产品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
王凤忠说:“电商平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电商便捷消费的问题,更多是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生产过程标准化问题。电商平台是有一定约束力的,达不到标准不采。因为都标准化生产,必然带来了规模化效应,单个产品难以获利,当规模化以后,电商平台才会有利润。而当一个区域内大量农户都采取同样标准化来规模化生产的时候,就出现了品牌。”
这家生鲜电商企业已经签约了550多个农业直采基地,产品直接供应给覆盖全国27个城市的300多家门店,且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供应标准。比如,一些品类的水果须在水果八成熟时采摘,迅速配送至全国;部分肉菜蛋奶要求前一天生产,凌晨到店,当天卖完;在东部沿海捕捞的水产品也需要保持鲜活,一路“养”进内陆城市的门店。从传统的以产定销,到如今的以销定产,农产品资源不再错配,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张晶说:“从产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这种超短链的供应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能中间的增值溢价会给农民带来更好的收入,这可能是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带给乡村振兴一个最重要的意义。”
中国广袤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超过8000米的海拔变化,让中国人拥有无比丰富的食材选择。从田间地头到物流货车,从蔬菜大棚到生鲜超市,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奔波与接力,让天南海北的食材跨越山海,在每一张餐桌上完美相遇,让中国人舌尖上的生活越来越好。
“菜篮子”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关联着城市居民的“餐桌子”,关联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而这些都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透过“菜篮子”,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农产品供应体系的突飞猛进,看到了包括生鲜电商在内的日益丰富的消费新业态,看到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进程。“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补齐农产品流通设施短板,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也必然向着高质量发展继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