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用心建设美丽家园——嘉峪关市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俊勇 时间/2022-09-02 10:15:04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用心建设美丽家园

——嘉峪关市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酒钢集团。

雄关广场。

嘉峪关南站。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

嘉峪关市貌。

本文图片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发展中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不断激励着三十万雄关儿女逐梦前行。

近年来,嘉峪关市城市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案在一组组直观的数据里——

“十三五”以来,嘉峪关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76.73亿元,24844户居民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投资4.1亿元,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5%、40.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23平方米……

答案在一位位市民的切身感受里——

“老旧小区加装了电梯。”“柏油马路更加平坦。”“散步的公园更加美丽。”……

嘉峪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和嘉峪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城市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聚焦规划 高站位谋划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资源利用和常态管理的全过程。关键是通过最优化的规划建设、集约化的资源利用、高效能的服务治理,共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嘉峪关市构建以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为核心,以发展策略研究、城市设计等非法定规划为有效补充的规划编制体系,先后编制完成《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修编完善了市区及工业园区控规,完成了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城市色彩、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已形成。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以来,嘉峪关市启动了《嘉峪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三个乡镇村庄规划暨村庄旅游规划》,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编制完成22项专题研究并通过省内外专家审查,全面系统分析嘉峪关市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嘉峪关市紧密衔接“十四五”规划,统筹考虑全市未来发展诉求,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推进嘉峪关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到三条控制线上下贯通和“数、线、图”一致,树立未来嘉峪关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奋斗目标,确定“三地两点”功能定位、“2+6+N”产业集群发展支撑,融入“嘉酒双城经济圈”区域协调建设,统领城市规划蓝图。

  聚焦民生 高要求抓好项目建设

实干为先、发展之美让嘉峪关成为绽放在戈壁滩上的璀璨明珠。

“十三五”以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76.73亿元,年均增长达15%。

“近年来,一批可持续发展、聚集生产要素、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相继建设,南市区道路新建、市政供热给排水管网更新改造、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嘉峪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脊梁。近年来,嘉峪关市持续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以完善城市南区路网结构为重点,共实施项目248项。新建及提升改造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新华北路等60余条道路,合计147.31公里,总投资75.73亿元。以改善城区道路通行条件为目标,完成了建设路、大唐路北段、胜利路北段提升改造和兰新路雨排设施建设工程。

“这些城市路网建设,既打通了城市‘主脉’,也疏通了城市‘毛细血管’,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的便捷交通格局正加速形成。”嘉峪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紧盯民生热点,强化职能担当,民生实事项目任务高效落实。近年来,嘉峪关市认真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小区电梯改造、居民小广场及背街小巷改造等惠民实事。改造提升57个老旧居民小区、657栋住宅楼、24844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成投资4.1亿元。承办的省、市惠民实事已全部完工,全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和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同时,嘉峪关强化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新建改造。目前,已建成供水管网746.68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总供暖面积2058.12万平方米,供热管网1753公里,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8%;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总长598.35公里,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全收集,三镇建成污水收集管网已满足嘉峪关市三镇镇政府周边、重点村组的污水收集处理需求;民用燃气普及率已达100%。

  聚焦生态 高标准优化生态环境

“从戈壁到现在的绿树成荫,从没有休闲设施到戈壁‘夜光楼’……经过10多年的治理,讨赖河已成为嘉峪关市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嘉峪关市水投公司讨赖河生态文化景区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说。4月20日,讨赖河嘉峪关段成为全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第一批4个试点中首个通过验收的示范河湖。

讨赖河的美丽嬗变,只是嘉峪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夏日傍晚,三五成群的市民涌入迎宾湖公园乘凉。漫步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边,清风习习、花香阵阵。“近几年,嘉峪关市新建了不少公园。公园里设施齐全,亭子、健身器材、座椅以及各种花草树木,市民在散步锻炼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在公园锻炼的市民纷纷赞誉。

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以文为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在戈壁荒滩上建湖蓄水、种草植树、美化家园,相继建成4A级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南湖文化生态园、讨赖河生态园、明珠文化生态园等十几座公园和110多处公共绿地、20多个人工湖。2021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12天,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市污水处理率、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96%、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所有行政村建成省级清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和生态环境部通报表彰。

与此同时,嘉峪关市还持续加强与国家、省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衔接。制定完成《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嘉峪关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提高环评审批效能为主线,充分发挥环评源头预防作用,严格按照环评“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合法、合规企业权益,助推嘉峪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项项举措,见证着嘉峪关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互相促进、高质量发展。

“城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这是嘉峪关市市民对嘉峪关市生态最美的概括。近年来,嘉峪关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国际旅游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二十几项国家级殊荣,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

  聚焦文明 高水准经营城市管理

文明之风浩荡来,雄关绽放幸福花。

2017年,嘉峪关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21年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位居114个地级文明城市第四十名……这一个个骄人成绩,源自嘉峪关市“文明无止境,创建不止步”的坚持与努力。

近年来,嘉峪关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十大创建行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巾帼心向党·传承好家风”“跟党走·听党话·颂党恩”等为主题,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中大力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0个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与17个文明实践站结成对子,广泛开展阵地帮建、志愿服务、致富兴业、扶贫济困等共建活动,夯实文明实践工作力量。尤其是深化品牌项目孵化培育,打造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8个,按照“一所一特色、一站一品牌”模式,打造了“孝老饭庄”“红色博物馆”“乡村记忆馆”及“文殊优品”直播间、“嘉味优品”线上商城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打造养老新范本的“时间银行”和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基地等案例在全省宣传推广。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便民化,作为全省首批“交房即交证”的试点城市,嘉峪关市确定了南湖国际B区2期小区作为试点项目。通过信息共享、提前介入、一并申请、并联审批、压缩时限等措施,在项目取得竣工验收备案的同时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让购房者在领取新房钥匙的同时领取不动产权证书,让业主真正享受到住权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无时差”。

嘉峪关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立足不设区县的市域特点和城市面积小、人口集中、城镇化率高的实际,着力提升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治理水平,积极探索具有嘉峪关市域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社会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

嘉峪关市启动社区治理改革三年行动,按照“一年筑基、两年突破、三年提质”总体思路,推进城市社区系统化治理、社会化治理、专业化治理和智慧化治理,培育“雄关善治·五治融合”社区治理品牌,推进“五治融合”、建设“五好家园”,实现调解矛盾不过夜、服务保障不打烊、办理事项不出门的治理目标,努力开创全新社区治理模式。

嘉峪关市设立市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嘉峪关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拓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领域,打造“金牌调解室”“特约调解室”“个人调解室”“睦邻和事驿站”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近五年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解各类纠纷13399件,调解成功1337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8%。2020年,全市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9%,八类案件同比下降25%;2021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4.86%,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0.26%,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