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真情为民 不负韶华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获得者常青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从街道办事员到担任区属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工作30多年来,她换了许多工作岗位,却始终把群众当作最牵挂的“心上人”,成为群众最信赖的“知心人”。
她先后获得“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全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并荣记甘肃省委省政府个人一等功,日前又荣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她就是金昌市金川区妇联主席、四级调研员常青华。
在常青华曾工作过的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年逾古稀的霍秀荣老人逢人就念叨:“当年若不是常书记照顾我、关心我,我一个孤老婆子怕是等不到儿子回来的那天了。”
当年,霍秀荣老人的丈夫和女儿相继去世,儿子离家出走,留下老人独身一人,靠低保度日。常青华得知情况后,每周都到老人家里拉家常、送水果、洗衣做饭,5年多风雨无阻,直到老人的儿子回家。
常青华把居民当家人,居民把她当亲人。居民区道路坑洼,她就一次次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一些困难家庭孩子课后没地方可去,她找共建单位捐助课桌椅,腾出办公用房办起课外辅导班;退休的大爷大婶们无事可干,她就动员有文艺特长的退休党员当教员,拉起了文艺队……
2005年8月,常青华到金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任主任。在12年的民政“窗口”工作中,她先后分管双拥共建、社区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社会救助等领域,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角落,金川区婚姻登记中心连续3年被命名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金川区双拥办连续3年荣获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从2017年开始,常青华担任了区属多个部门的“一把手”,从“办事员”变成了“谋事人”。她结合金川实际,创设品牌,主动作为,争做一流,各方面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
2018年,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拉开序幕,文明城市测评新增体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常青华在城市社区组织开展“包街包帮”“逢6上街”志愿服务活动,让满城尽现“红马甲”、街巷飘满“志愿红”,推动这一活动成为金昌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同时,针对村民反映的卫生脏乱差等十类问题,大力开展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对应创设了“理论宣讲”等“十大品牌”活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金川品牌”在全国打响。
在担任金川区科技局局长的两年里,她带领单位一帮人做调研、拓思路,探索出了以科技服务“一颗红心”、项目申报“绿色通道”、科技合作“蓝色平台”、科普惠民“橙色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四色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带头开展科普知识带进门、先进技术送上门、专家培训引进门等精细化科技服务100余次,引进先进优良果蔬品种30余个,组织企业申报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86项,争取项目资金数千万元。
走上妇联主席岗位后,她又积极组织200名妇女参加社交电商+直播线上线下技能培训,“村花直播间”“一村一品一主播”等平台在疫情期间解决了特色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她探索开办的“宝妈”工作室,为80余名困难女性、进城陪读妇女、待业女性群体解决了灵活就业问题;她组织的“爱心妈妈”团定期开展和留守困难儿童过一次生日、看一场电影、逛一次公园、买一次换季衣服、做一回社会实践“五个一”关爱活动,让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母爱”……
“我就是做了一些小事,不值一提。”常青华拿出一本本密密麻麻写满字、记满事的小本子说,可就是这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实事,树立起了基层公务人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形象,凝聚起了基层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