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是进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北石窟寺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单位,质量管理都要做哪些工作?
敦煌研究院到今年已经建院78年了,现在管理着六处石窟,其中有三处是世界文化遗产。78年来,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保护、研究、弘扬三个努力方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实在的就是我们把洞窟保护好了,研究工作也揭示出了很多敦煌石窟图像的内容和藏经洞文物的研究成果。
作为一个世界遗产的管理单位,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因为文物的安全,文物的状况,如何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文物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其次,我们要做好文物价值的发掘工作,一个文物单位要以研究为核心。为了做到这一点,多年来很多学者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保护、研究好了,就要让敦煌艺术能够走进大众,让全世界了解咱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在弘扬方面,我们把研究工作的成果,通过旅游、洞窟参观、展览等方式进行宣传。近些年也通过新媒体等方式,拓展了敦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传播的内容。
文物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什么?
做好文物的保护、研究、弘扬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也是使命。要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始终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和对人才的培养。学地质的、学计算机的、学环境的、学微生物的、学建筑的、学服饰的等各方面的人才,逐渐汇聚到敦煌研究院来,从事保护研究工作。有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我们围绕着保护、研究、弘扬的主要方向,进一步深入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就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关键。
要如何理解‘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
文物有三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我们不断发掘文物的价值,把它保护好,研究好,这是我们的使命。拿莫高窟来说,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两千多身彩塑,我们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逐步揭示它们所蕴含的多方面的价值。为了确保它的价值的完整性,我们就要保护好它的物质载体。然后要研究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采取一些预防性保护措施,尽可能的延续和延缓它的寿命。像莫高窟这么重要的文物,有很多人渴望去了解,渴望去研究,渴望去看到,最直接的一个冲击和影响就是大量的游客进入洞窟,会造成洞窟微环境的改变,比如温度的升高,湿度的升高等因素。这些因素长期持续,势必会加速对壁画的损坏。所以多年来我们一方面做好研究、保护的同时,另一方面我们要合理的开放。我们开展了莫高窟游客承载量方面的研究,从而摸清了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保存状况,并且选择适合于开放的洞窟,确立了合理的参观人数。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参观需要,我们又建设了数字化展示中心,一方面让观众通过数字电影和数字展示的方式,了解敦煌精美艺术的细节,一方面也通过数字展示的方式,让游客在进入洞窟前,先行了解莫高窟的一些历史背景,精美艺术壁画的一些细节,这样就缩短了在洞窟参观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探索,不仅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使我们弘扬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而且我们还坚守了保护为主的底线。
‘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对于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有哪些借鉴意义?敦煌研究院都做了怎样的尝试?成效如何?
其实敦煌研究院78年来就是围绕着保护、研究、弘扬开展工作,这78年来也做了很多探索,围绕着这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比较成熟的一些做法。保护为基础,做好文物价值的发掘和研究,同时也做好文物的展示和利用,是任何一家文博单位的三项最主要的工作。将来在这三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大预防性保护的措施和力度,不断地发掘敦煌文物各方面的价值,同时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包括提高讲解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通过不断地努力让更多渴望了解敦煌文化的大众,能够通过网络和新媒体,了解更多敦煌的知识。
苏伯民 敦煌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