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心掬得满庭芳 文明花开满园春
张家川县:全民共赴“文明之约”
日新月异的张家川县城。 本版照片均由张家川县精神文明办提供
新迁建的县中医院投入使用。
县城公园一角。
“书香张家川”全民阅读活动。
美丽的新农村。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底色。行走在天水市张家川县大街小巷,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城市美化亮化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随处可见……处处让人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同德同向的文明力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创建省级文明县以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坚持高起点开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认真对照文明县测评体系和标准,聚焦创建工作的短板弱项,以“打硬仗”的思维方式投入“优势兵力”,驰而不息地推进创建文明县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高位推动开局 全县上下共赴“文明之约”
“一碗飘香的拉面,拉开了张家川县百姓的致富路;一曲悠扬的花儿,唱响张家川县发展的新时代。”深秋时节,走进张家川县,一望无垠的秦家塬牧场碧波荡漾、绿草如茵,呈现着原生态之美;日新月异的县城乡镇高楼林立、规划有序,散发着青春和活力。记者在张家川县城走访时发现,一排排崭新的中式风格路灯依次扮靓了马路两侧,一行行绿树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点缀着大街小巷。广场上,到处都是群众打拳、跳舞、散步的身影。近几年,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不断完善,让张家川群众享受到了全民健身工程带来的便利。
“自从‘创建省级文明县’以来,县城大街小巷乱倒垃圾、乱涂乱画的现象几乎看不见了,院前屋后比以前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群众出来进去随便遛个弯,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心里很舒畅。”记者随机采访时,一名群众不假思索地说道。
张家川县精神文明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省级文明县”是由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综合类最高荣誉,是最能反映一个城市发展实力、文明程度、整体形象的“金字招牌”和价值名片。对张家川县来说,创建省级文明县不仅仅是捧回一块“牌子”,而且事关全县的发展环境、民生福祉、对外形象,当创建省级文明县的“动员令”发出后,张家川县全体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朝着这个奋斗目标,共赴“文明之约”。
据介绍,创建文明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创建载体。2021年以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把争创省级文明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就创建工作多次安排部署。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县政府又将创建省级文明县列为五大目标定位之一。为推进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协同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协调,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
根据2021版测评体系,及时更新完成《网上申报责任清单》《实地考察责任清单》等系列配套文件,把测评指标逐项逐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县级包抓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乡镇村及各个实测点位,确保人人有责任、处处有任务;为充分调动县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力量,制定实施《张家川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包街包巷包小区”工作实施方案》,高规格启动了张家川县“包街包巷包小区”责任制落实暨志愿服务活动。明确县直各部门各单位、驻县各企事业单位均为“包街”“包巷”“包小区”责任主体。34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包抓各自所在路段街巷小区,各责任单位按照任务路段分工,分段包干开展工作。同时,实行“街巷长制”,由各包抓单位主要负责人任“街巷长”,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创建及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衔接紧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与此同时,为保障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张家川县坚持把督查作为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切实把“督”的机制转化为“战”的力量,以督促创,以督促改,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报和交办单,督促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同时充分发挥“红黑榜”的鼓励和警示作用,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持续见效。
优化发展环境 打造城市建设“民生品牌”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不仅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张家川县创建省级文明县的价值所在。
据介绍,张家川县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突出城乡一体,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并举,2021年来,启动实施了县城路网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西城区开发、绿化改造提升、生态修复治理、建筑物外立面修复亮化等项目,配套完善公共交通、停车场、智慧安防、道路照明、无障碍设施等,新修改造道路21.55公里、开通公交4路,改造供热排污管网11.2公里、老旧小区33个,新增绿化面积5.4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2平方公里。集中供水率、供热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道路照明亮灯率分别提高到19.3%和95%,智慧安防小区实现全覆盖。随着智慧停车场建设项目的完工,全县将建设停车场14处,新增停车位1463个,极大地解决了停车难、乱停车、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近年来,张家川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持续补齐发展短板,有效改善民众需求,努力营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称赞。
市民张大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县城建设变化很大,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前几天出门散步时让他眼前一亮,不久前还是围栏遮蔽的施工工地,转眼间竟变成了漂亮的“公园”。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眼前这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正是张家川县推进新老城区城市更新工程的一个小小缩影。
随着西城区建设项目的推进,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口袋公园”正在加紧建设,这些“口袋公园”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植物配置的多元化、丰富化、色彩化,合理配置观赏性强、季节变化显著的观花、观叶植物,精心打造“乔灌花草搭配、季节特色鲜明、高低错落有致”的高品质园林景观,让“口袋公园”真正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点睛之笔”。
在推进城区各类民生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张家川县不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污水、厕所等环卫设施建设,2022年实施自然村组道路、产业路、窄路加宽改造等项目159公里,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13座,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7000座,全县自然村通硬化路率提高到99%,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实现15个乡镇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30%,卫生厕所覆盖率提高到63%。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十四五”期间计划创建各类示范村130个,力争将全县50%以上的行政村打造成示范村。今年创建示范村33个,打造提升村64个,示范村占比将提高到25%。
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百姓宜居“幸福蓝图”
在省级文明县创建中,张家川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不断激发活力,充分发挥群众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开展城区综合治理、环境秩序提升等专项行动,既重“面子”,又重“里子”,以“绣花功夫”抓实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区品质,努力让每一位市民在点滴中感受变化,在变化中体验幸福。
围绕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积极推行“四位一体”巡管和网格化监管模式,深入开展城区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城市乱象专项整治,坚决治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牛皮癣”、“蜘蛛网”等城市管理顽疾,依法拆除违建、户外广告及门头牌匾288处4.8万平方米,清除城市“牛皮癣”8350平方米,取缔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摊点2216余处,维修更换井盖、护栏、雨水篦等市政设施45处,共整改修复通信箱体20余个,在公共厕所新建、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改造提升公共卫生间25个,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舒适整洁方便的如厕环境。
坚持把营造绿色宜居、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紧跟民生需求,全面加强治理,加快建设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的新张家川,积极推行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实“街长制”“巷长制”“门前四包”等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由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加快转变。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牢牢抓住大规模国土绿化、生态修复治理、绿色低碳发展三个重点,扎实开展空气质量提升、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做好“增绿”“护绿”“用绿”“活绿”文章,厚植绿色发展根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今年共完成春季国土绿化7.39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1-8月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3天,优良天数比率98.5%。
盯紧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推行“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常态化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特殊困难群众关爱服务行动,2022年以来,县、乡、村干部共走访群众21313户,收集群众反映诉求问题3309条;乡村解决说事反映诉求2472件,协调县直单位解决142件。全力抓好民族宗教、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安全生产、双拥共建等重点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消除各类风险隐患,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信访工作示范县和全省双拥模范县,持续巩固了全县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放眼当下,西城教育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已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三馆”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体育健身设施正在配套完善;“丝路大关山·书香张家川”品牌深入人心,全民阅读“八进一创”活动深入推进;县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县图书馆被定级为“国家三级图书馆”;马家塬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圪垯川遗址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
注重价值引领 形成崇德向善“文明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创建的灵魂。张家川县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加大文明县创建全过程。同时,通过各种平台、载体持续推动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常态长效开展,极大地提升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
注重文明实践拓展延伸。按照“六有”标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建成文明实践所16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262个,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组建形成“1+7+15+262+N”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贯通模式,围绕“我们的节日”“礼让斑马线 文明我先行”等主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700余场,覆盖群众5.4万人,打造形成了“365不掉线文明交通劝导”“周五志愿服务日”“爱心护学岗”“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等志愿服务品牌。
注重道德典型选树宣传。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鼓励支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创建工作整体提升、遍地开花。县委县政府每年命名表彰一批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书香家庭、张家川好人、最美志愿者等。截至2022年,共创建各级各类文明村镇175个。其中,省级文明乡镇3个,省级文明村11个;市级文明乡镇8个,市级文明村20个;县级文明乡镇6个,文明村127个。目前文明村镇占比达63.17%。创建省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校园8所;市级文明单位29个、文明校园33所;获评陇人骄子1人,市级以上道德模范8人。
注重营造文明创建氛围。按照“全方位、广覆盖、无盲区、求实效”的要求,不断拓宽文明创建宣传渠道。在县政府网站及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各媒体平台开设创建专题专栏,宣传报道各级各类单位创建信息580余条。向市民发放倡议书、宣传单、宣传册10万余份。在县域内各主次干道、临街单位、小区增设公益宣传2340多块,各主要道路、重点路段增设灯杆旗公益广告牌2000余块,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文明,让生活更美好。
据介绍,自创建省级文明县以来,张家川县牢固树立精细化经营城市理念,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为总抓手,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紧扣测评体系和验收标准,抓重点、攻难点、强弱项、促提升,全民动员、一鼓作气全力以赴投入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了城区管网路网、“弱电入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进度,完善抓好立体式智慧停车场、卫生公厕和无障碍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在优化环境、提升点位、包抓共建上下功夫,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出行、文明规范执法以及交通、市场、门店、小区和城乡接合部等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县城文明度、美观度和美誉度,让全县人民共同享受到了文明创建和发展建设带来的成果。
接下来,张家川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建省级文明县为抓手,让文明的种子在阿阳大地继续播撒,浸润于每一位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中,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 李莹娟 记者 王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