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组认为,由于当地降水少,空气的相对湿度小,对壁画的损害也较小,加之在崖壁上开凿的方式,洞窟可以保持很好的恒湿,莫高窟才因此保持了1600多年...[详细]
该篆刻《金刚经》百米长卷由甘肃旭东书画研究院敦煌分院院长王淑萍女士斥巨资打造,于2014年7月21日创作完成。20多天后的8月18日,世界纪录协会就已经...[详细]
8月23日,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举行第一届第二次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本次研讨会上,20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专业,对敦煌哲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研究敦煌哲学...[详细]
《榆林窟艺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分7个章节全面介绍了榆林窟的内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第一章节对榆林窟的历史地理背景、内容及...[详细]
在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参加“2014敦煌论坛”的赖文英17日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其与敦煌的“不解之缘”。从2001年初次接触敦煌石窟艺术,到2010年辞去台湾的...[详细]
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的“2014敦煌论坛: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美国...[详细]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介绍,经过敦煌研究院与海内外专家学者数十年的共同努力,通过历史、考古、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绩,使敦煌石...[详细]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形成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详细]
莫高窟,享誉世界的文化瑰宝。情感上,唯愿其永世长存;事实上,文化遗存有着自然的不可逆性。[详细]
敦煌,在古代是有书法传统的,这里曾出过许多大书法家,汉代张芝,晋代索靖,声威全国。此外尚有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到的赵袭,说他“以能草见重关西...[详细]
敦煌地处偏僻,远离中国政治文化中心,许多人认为那里的文化可能就像它的地貌一样荒凉。其实不然,在汉武帝征服匈奴,打通丝绸之路之后,一直到明代关...[详细]
8月1日,历时4年多时间建设的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游客中心试运行,沿用多年的莫高窟游览模式发生历史性改变,参观莫高窟将分前端(游客中心)加后端(莫高窟...[详细]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拥有中国世界遗产地目前最大的球幕影院,也是第一个将石窟艺术通过数字技术虚拟实景再现的体验场所。[详细]
近日,敦煌学奠基者、“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之女常沙娜,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拉开“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的帷幕,该展览首次完整呈现了常...[详细]
在王龄娇眼里,甘肃文化与物质资源都很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地方,台湾有先进的技术,双方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台湾民众很重视养生,台湾当地对于中...[详细]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西北师范大学和敦煌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创办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教育厅、西北师范大学和其...[详细]
万明钢副校长要求,各相关学院要高度重视敦煌学院工作,一定要选派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扎实开展教学工作,树立学院良好形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