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花儿是大西北各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山歌,因歌词中多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它主要流行于贺兰山以南,六盘山以西,岷山以北,日月山以东这一跨越甘、宁、青三省区的广阔地带,成为汉、回、土、藏、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民族用汉语创作并演唱的一个歌种。
2014年6月8日 21:37
从裕固族历史渊源和语言来说,其民歌与回鹘民歌和蒙古民歌有着同样的源流,歌词格律有许多共同之处,并且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特点。裕固族民歌主要分为音乐和唱词两部分,主要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
2014年6月8日 21:37
《格萨尔》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中的一块瑰宝,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英雄史诗,它源于藏族,却广泛传播于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很多民族之中。作为口头传唱的口碑古籍土族《格萨尔》,同样具有有别于其他口头传唱的英雄史诗
2014年6月8日 21:36
河西宝卷含凉州、张掖、酒泉宝卷(张掖宝卷因故未能进入第一批国家名录)。宝卷又名宝传,是一种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文学。它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受俗讲的孕育,历经宋代谈经、说参请、说诨经讲史等,并受到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
2014年6月8日 21:36
裕固族民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主要分为音乐和唱词两个部分,其音乐曲调朴素优美,节奏悠扬和谐,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多种演唱形式
2014年5月14日 19:28
裕固族语言是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保护工程”全国试点抢救保护项目之一,可分为西部语和东部语两种。裕固族西部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由古代回鹘语演变而来;东部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2014年5月14日 19:27
裕固族服饰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因各部落生产生活习俗不同而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东部服饰和西部服饰两大类,主要体现在妇女服饰的不同上,且均有“衣领高、帽红缨”的特征。
2014年5月14日 19:26
鄂博一般建在山顶、山岔或山坡上,用石块垒成形若宝塔的神坛,四周用各色羊毛绳、布条、哈达和经幡等围成,正前方设有香台或香龛。裕固族祭鄂博仪式是古代先民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的一种重要宗教活动,源自于裕固族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
2014年5月14日 19:25
小孩剃头是裕固族的一种重要人生礼仪,一般在小孩年满3岁时举行。其仪式场面隆重热烈、气氛活跃,孩子家的亲朋好友均受邀前来参加,并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僧侣来主持。仪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
2014年5月14日 19:25
褐子是裕固族人用来缝制衣物、褡裢、帐篷的手工粗布,用褐子制作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具有良好的防水、避风、隔潮、耐晒、保温作用。织褐子的原材料是用手工捻成的羊毛、驼毛、牦牛毛等线制成,根据用途分成粗、细两种
2014年5月14日 19:24
裕固族刺绣是裕固族生产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性、装饰性手工艺术,它在吸纳了中国四大名绣和藏族、蒙古族等民间刺绣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
2014年5月14日 19:24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以裕固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境内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语言、民歌、服饰、婚俗、刺绣及人生礼仪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5月14日 19:22
5月9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南木特藏戏”传承保护基地在碌曲县双岔乡二地村正式挂牌成立。
2014年5月14日 12:45
  • 1 ...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