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众多的传统节日文化缘何越过越淡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2-22 16:30:2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尽管一票难求演绎的“路漫漫”依旧是年复一年的春节特景,但长假过后的国人感觉却是“没意思”、直呼“累”。其实,不只是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日益淡化,已然成为国人必须直面、亟待求解的沉重话题。

  应该说,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传统节日,有其自身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凝聚过程,其繁荣、传承和淡化、遗忘也同样与其身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中国传统节日缘何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其缘由不外有四:

  一是观念的更新。中国传统节日的原始创意大多带有祭祀祈祷、求福辟邪的色彩。比如腊八祭灶、清明扫墓、春节拜祖等,而在相当长的中国历史中,这些民间习俗却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即使在对求神拜祖“松绑”的当下,这种在过去相当普遍的习俗也只发生在古代寺庙和政府公祭活动,而民间家庭鲜有所为。

  二是时代的变迁。传统佳节的昨日辉煌很大程度上缘于当时条件所限,比如随着温饱问题的消解,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也让“夜夜盼郎归”、“家书抵万金”的亲情挂牵成为随时圆梦的现实,如此一来,少了盼吃求乐、期待团圆渴望的节日“味道”自然大打折扣。

  三是主旨的扭曲。尽管国家推行节日放假不乏促民俗回归的决策初衷,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舆论导向让传统节日多了逐利少了“文化”,逢年过节成了商家营销炒作的赚钱噱头,休闲购物的拉动消费使传统节日主旨“变味”,成为货真价实的黄金周、购物节和旅游季,难怪人们大呼“过节如过劫”、“没意思”、“过得累”。

  四是“洋节”的挤兑。随着中国传统节日的逐渐被掏空和遗忘,“洋节”作为对情感释放的填充载体便成为顺理成章的登堂入室。在笔者看来,“洋节”的鸠占鹊巢固然不乏商家的炒作,但“洋节”直白浪漫、便于记忆的特性也是重要原因。

  “味道”重在品悟,但引导与弘扬不可或缺。践行对传统节日的“朝花夕拾”,必须抛却功利铜臭,强化文化自觉,让节日回归民俗本源。期待通过政府主导、舆论引导、民间推动,让中国传统节日愈来愈浓。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