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文化资源比矿产资源更宝贵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3-29 15:03:3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甘肃省委书记:文化资源比矿产资源更宝贵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

  “我们现在发现一些地方在发展文化产业时,不像抓工农业生产和招商引资那么得心应手,老是感到这 项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以为没有多大效益甚至是要花钱的。”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今天(29日)表示,文化资源一旦被开发出来,将在推动 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说,省内一些地方认为经济发展就得抓招商引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就却没有想到有比它更宝贵的东西就在我们的身边,没发现、没整 理、没推介,没有衔接,这就是文化资源”

  据介绍,甘肃省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境内文化古迹星罗棋布,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红色文化地位特殊。石窟文化、丝路文化 、始祖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和黄河文化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受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甘肃省文化的发 展与文化的地位还难以相称。

  “2011年,我们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只有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7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低了9个百分点,排在全国倒数第5位。而在 全面小康6大类23项监测指标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只有24.8%。”因此,王三运表示,文化产业目前是甘肃省小康指标中最弱 的短板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2011年底至2012年初,甘肃省提出了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经过多方汇报和争取,2012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同意启动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而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家批复的唯一以文化为主题的发展平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批复意见,甘肃省将以这一平台助推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围绕东西横贯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文化带,以始祖文化为 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民族 文化传承等13项工作。

  而按照规划,今年,甘肃省将全面启动各项工作,在完成规划编制的同时,有序展开重点项目和基础建设;到2015年,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 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到2020年,大多数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提醒基 本健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在论述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创新”之间的关系时,王三运指出,保护是传承的前提,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没有保 护传承,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发展,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就会失去生命和活力。”因此,甘肃省将把保护作为首要任 务,把传承作为关键环节,把创新作为不竭动力,真正把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体现在华夏文明的挖掘、整理、传承、展示和发展的全过程 。

  “从政府层面上讲,要完善配套设施,搭建发展平台,制定落实政策,推进区域合作。”王三运表示,将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相结合,确保这 项工作规范有序。为了确保资金到位,甘肃省目前初步确定由省财政拿出3亿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引导和带动金融资金 、社会资本投入传承创新区建设,特别要将文化企业列入上市融资计划:

  “力争到2015年,全省3家文化企业实现资产超50亿元、4家超20亿元,每个市州至少有一家文化企业实现资产超10亿元、5家超亿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