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化遗产保护亟须科技“护航”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4-08 09:45:20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昨天,近20位两院院士及近百位国内光学工程、文物保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深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总体形势严峻,呼吁尽快启动“国家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保护研究”专项计划。

  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出席会议。

  在这次由中国工程院信息与工程学部主办的名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光学精密检测与科学仪器”的高层论坛上,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干福憙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等人分别就文化遗产保护科技装备研究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畅谈了看法。

  有数据显示,从1987年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到现在,中国已有43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专家指出,我国虽然是文化遗产大国,但不是文化遗产保护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水平相对落后。

  蜚声中外的甘肃敦煌壁画,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多、画幅最长的佛教艺术壁画,共有壁画4.5万多平方米。敦煌研究院苏伯民研究员介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敦煌壁画的修复都是采用“相机+手绘+计算机”的传统修复手法。由于缺乏高科技设备支撑,敦煌壁画保护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玉器、陶瓷等可移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实物见证。深圳大学彭翔教授说,目前我国可移动文物近3000万件,相当多的可移动文物濒临保护危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有科学研究与保护的装备落后。

  据了解,2012年5月,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等12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我国文化遗产科学研究和保护的总体形势严峻已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主要体现在:缺乏统一组织实施的多学科、多技术的科学系统工程,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的科学理念和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诸多共性、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文化遗产的科技有效支撑明显不足。

  干福熹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材料科学家与工程专家,在昨天的论坛上,干福憙院士呼吁尽快建立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保护研究的科技支撑体系,紧急启动由国家财政部设专项基金支持的“国家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保护研究”专项计划。干福熹提出三条建议:全面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发展和完善基于无损及微损分析技术手段,以测定完整文物的材质、年代等,充分发挥已有大型科学装置在文化遗产科学认知和保护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构建若干共享的分析测试和数据资源平台。

  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科技”型企业,也是这次论坛承办单位中唯一一家企业,其自主研发的3D数字成像和虚拟现实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