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庆阳香包文化产业化之路有多难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04-19 09:29:04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庆阳香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渐成规模。但是,人才稀缺、产品雷同等因素,成为庆阳香包实现强势突围的最大瓶颈。

  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如何让文化品牌创造出经济效益?文化旅游商品行业该如何实现强势突围?或许,庆阳香包的发展可以让我们管窥一隅。

  香包文化的崛起

  忙时干农活,闲时绣香包。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南佐村的马秀荣凭借做香包这一门技艺,短短10年间不但盖起了新房,还买上了楼房,添置了新家具,过上了好日子。

  在庆阳,自古就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几乎家家户户也都有制作香包的传统,当地妇女或多或少都能拿出几种不同花色的香包。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马秀荣尚在豆蔻年华时代,就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跟着祖母、母亲学绣香包。

  “那时候,刺绣在农村是一种针线活,只有农闲时大家才会聚在一起拿出针线,找出布头画、剪、缠、绣。”马秀荣说,年轻那会,绣香包只是农村妇女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形成今天这样的生产规模。

  每年端午节前夕,妇女们会把平时做好的香包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换点零用钱。随着自发交易的频繁,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一部分乡镇逐渐形成了香包交易集市。2000年以后,香包的生产交易渐成规模。

  2002年,庆阳市政府举办了第一届香包节,会上首次提出“香包的发展要走产业的路子”,并摸索着在全市推广刺绣产业。此后,庆阳市做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香包买卖也越来越火,香包逐渐由一件馈赠亲友、寄托情思的物品,转化成一种产业模式。

  渐渐地,不少商家都瞄准了这块正待开发的市场,小小香包后面蕴含的无限商机开始彰显,越来越多的妇女纷纷“弃农从绣”,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在当地初具规模。

  “针线活”绣出大经济

  凭借娴熟的技术和精巧的工艺,马秀荣的香包很快赢得了市场。随着客源越来越多,马秀荣在自己家里成立了一个香包生产基地,2009年,她自己招收学徒,开始大批量生产。如今,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产品设计创新方面。

  “加工基地做好香包以后,会有本地或外地公司不定期上门收购,也有专门的公司提前订货,所以加工基地只愁生产,不愁销路。”据马介绍,这几年,香包销路一直很好,每年带给她的收入达4万多元,最高的时候甚至超过了10万元。

  庆阳市西峰区旅游局副局长李广军介绍,庆阳香包生产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香包生产基地是一些专门从事香包生产设计的大户,一般都设在农民自己家里。活多的时候,这些大户会将原材料交给同村的其他妇女去做。

  据了解,目前,庆阳市像马秀荣这样的香包生产基地就有30多个,每个生产基地年均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每个基地还可带动当地20多户农民实现“炕头就业”。

  “农户”将加工好的香包交付给“基地”,然后由“基地”统一交付给专门的公司。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专门从事香包收藏、展览、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阳春四月走进岐黄文化公司,一眼望去,偌大的展厅里琳琅满目,五彩缤纷,柜台上、货架上摆满了香包、挂件、绣花鞋、虎枕等手工艺品。公司一角,有五六名女工在工作台前飞针走线制作香包。

  在西峰区锦绣坊文化一条街,不足千米的街道,类似的香包公司不下10家。资料显示,目前庆阳市有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78家,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量9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包产业喜中存忧

  可产业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尴尬的现实。

  “现在乡下从事手工刺绣的人才越来越少,庆阳香包绣制正面临着手工产品被现代复制品取代的局面,刺绣工艺逐渐失传,研究人才更是奇缺。”谈起庆阳香包的发展和公司的壮大,岐黄文化公司张仁民忧心忡忡。

  张的另一身份是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协会会长,他并非在杞人忧天。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模式下,香包同质化现象日益加剧,市场上很难找出具有特色的、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据当地老人讲,以前的“庆阳香包”都是一针一线手绣出来的,每件作品都不雷同,每件作品都蕴含了制作者的真情实感。但香包市场化运作后,开始被一些专业化的香包公司复制加工,越来越缺少地域特色和个性。

  留不住人才是香包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为了解决刺绣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现实,当地政府经常选送民间美术工作者到中央美院、苏州刺绣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以加强对庆阳香包刺绣品的挖掘、整理、提高。同时,还在一些职业中学开设刺绣专业,吸纳一些初中毕业生学刺绣。

  “但是这些人才一旦"学业有成",便会"远走高飞"。”庆阳市文化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从学校出来的这些高级技术人才,到外地讲学一个月工资可达4000元-5000元,所以本地企业一般很难留住他们。

  人才匮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香包产量低下,一些香包经销公司经常会因缺货而“断炊”,这也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香包生产至今难以实现强势突围。

  张仁民说,目前庆阳香包多以个体生产为主,无法形成大规模批量生产,所以产品经常供不应求,尤其是纯手工制作的香包更是难找,甚至有些企业老板将苏绣进来贴上庆阳香包的商标后进行外销。

  此外,不少企业负责人也提出,流通渠道太窄,规模太小,产销脱节,销路不畅等因素,也是目前制约庆阳香包产业化强势突围的原因。

  文化品牌如何借势突围?

  “庆阳香包在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中算是比较成功的,目前我省好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变成好的产品,好景点并没有取得好收入。”对于我省民俗文化商品开发的现状,省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分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全省文化旅游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如天水麦积山的“东方微笑”石刻、武威的“马踏飞燕”塑像、兰州的“雕刻葫芦”工艺等很多文化品牌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这一观点有相关数据佐证: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0%—30%。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一些文化大省甚至超过5%。但我省文化产业GDP增加值大体为50多亿元,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仅1.2%左右,居全国后列,没有发挥出文化资源大省应有的优势。

  不久前,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将把建设文化大省、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但是,如何让文化品牌创造出经济效益,成了各级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

  “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才是果实,文化品牌如何创造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庆阳香包无疑为全省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将商品赋予文化色彩予以包装,从而以商品实现经济效益的转化。”张仁民说,香包既然是一种高品位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人性文化,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如何使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借助市场,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需要各级部门共同努力。

  “与传统产业、产品相比,文化创意产品极易被侵犯,这种高风险特征决定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必须加大保护力度,实施全方位的保护措施。”一份由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王亦凡、刘铁巍主笔的《做大做强甘肃特色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指出,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文化产品的初级开发,而缺乏文化品牌的保护。所以,在打造文化品牌过程中,我们既要在文化品牌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大力开发相关文化衍生品,又要进行版权交易,向外输出文化品牌版权。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