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肃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王利 王向东 时间/2013-07-26 12:07:12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狭长的甘肃,一头连接着中原,一头连接着边疆;一边是草原民族,一边是高原民族。由军事而经济,由经济而文化,甘肃曾在军事战场、贸易走廊和文化通道3个角色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是甘肃的光荣之基,这是甘肃的灵魂之本。

嘉峪关外景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欲察甘肃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必看大西部;欲察西部文化的根脉和底蕴,必看大中华;欲察大中华文化的魂魄和精华,必看全天下。

文化通道与开放品格

狭长的甘肃,一头连接着中原,一头连接着边疆;一边是草原民族,一边是高原民族。由军事而经济,由经济而文化,甘肃曾在军事战场、贸易走廊和文化通道3个角色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是甘肃的光荣之基,这是甘肃的灵魂之本。光荣源自历史,灵魂在于开放。

历史上,甘肃长期是各民族历史命运融合交错的战场。秦汉开疆拓土的壮歌,匈羌远徙他乡的呼号,都曾在千里走廊中回荡;前秦苻坚,崛起于斯,烈烈雄风,统一北方。十六国之前凉、后凉、前赵、西秦等,建国于此,争斗百年,终归一统。甘肃,曾是中央政府经略西北、维系新疆的纽带。汉武时期,张骞通西域,冠军侯大败匈奴,河西四郡开始成为西汉王朝联系西域都护府的军事走廊。盛唐以降,西出阳关,虽无中原故人,却有大唐管理西域的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此时此地,不仅有“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豪迈,更是朝廷忧之系之的边塞要地。直至近代,抬着棺材入疆平乱的左宗棠,也曾在苍莽大地上留下一排排柳树,后人称为“左公柳”。纵贯千里的甘肃走廊,就像一个大扁担,一边挑着新疆,一边挑着内地。得甘肃走廊,则西部边疆不失;甘肃安,则新疆安、西北安,这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甘肃,曾是古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西域的良种马和苜蓿通过这里传入中原,中原的先进农耕技术在这里扎根发芽后传入西域。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曾造就过“马踏飞燕”的艺术瑰宝,曾造就过“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经济辉煌,曾造就过“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文化传奇。战场上的冲突阻挡不住民族融合的大势,政治上的较量无意间打开了文化通道的辉煌。

历史上,甘肃长期是中华文明联系欧亚文明的文化通道。延续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是来往贸易的商队,始终如一的是隐藏于商业贸易之中的文明交融。绵延数千里的甘肃走廊,东连深沉厚重的中原文明,西接背靠欧亚腹地的西域边地,一波又一波文明交融的浪潮在这里涌动。印度的佛教、欧洲的基督教都是先传入西域,然后经过漫长的甘肃走廊走向中原庙堂,进入寻常百姓。中原先进的造纸术和农业技术,都是先在甘肃驻留,然后经过西域的接力,走向更为广袤的欧亚大陆,并在那里放射出耀眼光芒。甘肃,是欧亚文明进入中原、影响中华文明的第一站。甘肃,也是中华文明走出中原,影响西方世界的第一站。

地理凝聚了历史,历史塑造着文化。多元地理单元的过渡连接、多民族冲突融合的历史,共同塑造了甘肃开放的文化品格。开放是甘肃的文化之魂,是西部的精神之魄,是大中华的生命之源。

但是,近代以降,随着甘肃文化通道所赖以存在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冲突的历史条件悄然变化,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传统的陆路交通运输为支持的丝绸之路逐渐失去活力,特别是随着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枢中的地位跌落,甘肃文化走廊的重要性随之衰落。

文化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

如今,中国发展格局和世界整体格局的新变化,中国工业化和世界现代化的新趋势,中华文明复兴和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动力,都在悄然塑造着甘肃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促发着欧亚大陆格局的新变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工业文明的发展,在过去曾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曾深刻影响了中国及其腹地甘肃的命运。今天,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生着新变化,形成了世界政治经济的新形势,带来了欧亚大陆格局的新变动。其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重新使得欧亚大陆通过陆路交通深化交往成为可能。目前,这一可能已经通过两条欧亚大陆桥变为现实,其中的第二欧亚大陆桥横穿甘肃,对甘肃的战略意义尤为重要。其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面临资本过剩、利润率下降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压力,急需新的消费市场,欧亚大陆众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之提供了新选择。甘肃濒临欧亚大陆腹地边缘,是东部海洋资本进入欧亚大陆腹地的必经之地。其三,世界能源地图正在发生新变化,欧亚大陆腹地的中西亚作为世界能源输出地的地位正在日渐凸显。甘肃作为中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能源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着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实施以来,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国内的经济格局,新形势下的东西部互动将成为这个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互动之一,西部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腹地,消化东部地区的过剩资本和商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以此为契机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互动之二,面临西北部多变的国际形势,东西部地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需要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互动之三,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复兴,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中西部共同努力必不可少。在这三方面的互动中,甘肃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经历,在建设产业走廊,复兴文化通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已越走越自信,而中华民族的文明自信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则需要追根寻宗、正本清源。甘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这正是中华文明复兴所必不可少的战略内容。

历史机遇激活文化品格,甘肃发展亟须顺势而为。所顺之势,有欧亚大格局变动之势,有西部大开发之势,有中华文明复兴之势。顺三者之势,集全省之力,振上下之气,甘肃一定能够开辟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双向多面大开放的文化格局

纵观甘肃文化历史,成于开放,衰自保守。现如今,必须借鉴历史,汲取教训,摒弃保守,再图开放。我们认为,新时期,以双向多面大开放为先导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格局,将成为甘肃文化复兴的关键。

“双向”指的是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同时进行,互相促进。所谓向东开放,指的是要向中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放,要向环太平洋的发达地区开放。所谓向西开放,指的是要向中国的西北地区开放,要向欧亚大陆腹地开放。向东开放,主要是学习和借鉴;向西开放,主要是融合和输出。对于甘肃的开放而言,学习和融合要互相促进,借鉴和输出要互相促进,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也要互相促进。只有这样,甘肃的开放品格才能激活,甘肃的文化发展才会有广阔空间。

“多面”指的是经济文化以及各个地区的开放同时进行,互为依托。经济开放,关键在于吸引投资,增加贸易。文化开放,关键在于学习先进,融合互通。地区开放,关键在于发挥特色,区域平衡。经济开放和文化开放互为促进,经济文化开放融于地区开放之中,地区开放应在向东向西开放中各有侧重。甘肃的开放,甘肃文化的发展才能既有基础,又有提升;才能既各具特色,又能共同进步。

以双向多面大开放为先导的文化发展战略,必须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做保证。当前,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上下合作,建设文化新区,是甘肃文化发展的三大方向。

促进解放思想、树立发展自信心,是为“甘陇之魂”。解放思想,就是要摒弃保守思维,重拾历史辉煌,再塑开放品格,树立发展自信心,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解放思想,要在全社会对甘肃文化通道的光辉历史进行宣传和教育,激发全省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的历史自信心、文化自信心和发展自信心。要将甘肃文化面向古今中西寻找结合点,面向大众化建立生长点,从单向度的自省转向全方位的自觉,确立甘肃文化在西部、中华乃至世界的文化历史意义。

推动上下合作,创造发展新模式,是为“甘陇之气”。上下合作,就是要摒弃行政主导的文化发展模式,发挥民间自主性,激发市场创造力,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大平台。首先,文化发展要以行政体制改革为支撑,通过文化管理职能转变推动文化发展。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敢于自我革新,实现由单纯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重的转变。其次,文化发展要走好群众路线,要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入点,积极培育社会文化组织,发挥民间自主性。通过发挥群众力量,把甘肃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和最终受益人。最后,文化发展还要积极支持文化企业,激发市场创造力。要把民间资本激发出来,把外部资本引入进来,利用资本和市场积极壮大文化产业。

建设文化新区,激活发展内动力,是为“甘陇之基”。文化新区,就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激活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甘肃已确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整体布局,正在积极实施“1313”工程,这对甘肃的文化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对建设创新区和实施“1313”工程而言,至少要处理好两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三大文化区之间的关系,确立好各自的发展重点。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应该成为向西开放,进入新疆,开发欧亚大陆腹地的基地;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应该成为向东开放,吸引东部资本和技术,输出华夏始祖文化的基地;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应该成为连接二者、指挥二者的心脏和大脑。其次,要处理好文化新区建设和经济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河西、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兰州中心城市圈建设是未来甘肃经济发展的3个重点,经济建设的3个重点和文化新区的3个区域,二者要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应成为甘肃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共同指导原则。

甘陇有魂、有气、有基,则可重启地理、历史、文化的新棋局。甘肃文化复兴的希望和机遇,蕴藏于世界大势和文明格局的大转型,蕴藏于文化激荡与文明融合的中国梦。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